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十一五成就专栏

十一五成就专栏

 

“十一五”时期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发展情况

  内容摘要:本文回顾了“十一五”时期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发展情况,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  分析


  “十一五”时期,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广东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认真贯彻执行扩大内需政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效益稳步提高,基础设施和城乡建设投资不断加快,有力保证了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投资主要特点
  (一)总量迈上新台阶。
  “十一五”时期,广东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360.72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27倍,年均增长17.6%,超过“十五”时期年均增长0.4个百分点。2006年,国家严把土地闸门、严防投资过热,广东投资增速有所放缓(增长13.5%),增幅比2005年回落了5.4个百分点;2007年,国家宏观经济持续向好、人民币大幅升值,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高位运行,商品房价格明显上升,诸多有利因素拉动全社会完成投资9596.95亿元,增长18.0%,增速比上年回升4.5个百分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国家及时出台投资刺激经济措施,广东也及时贯彻落实“新十项工程”投资计划,全年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共完成投资11165.06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6.3%;2009年,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实行扩大内需政策,特别是2008年底国家实行的“四万亿”投资计划效果开始显现,国有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大幅增长,共完成投资13353.15亿元,同比增长19.6%;2010年,广州举办亚运会,城市建设跨越式发展,对珠三角乃至全省投资辐射作用明显,共完成投资16113.19亿元,同比增长20.7%,是自2004年以来的最快增速。

图1 “十一五”期间广东全社会及民间投资总量和增速

  (二)结构不断优化。
  1、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第一产业投资有所加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则相对稳定,投向三次产业的比重,由“十五”时期的0.4:33.0:66.6调整为“十一五”时期的1.0:34.9:64.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年均增长44.5%,增速比二、三产业分别高31.7和24.3个百分点,农业基础薄弱的情况有所改善;第二产业累计投资20395.91亿元,年均增长12.8%,其中制造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2009年分别增长9.9%和1.7%,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在2009年受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大幅增长63.1%;第三产业受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带动,累计完成37424.08亿元,年均增长20.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13915.99亿元,年均增长43.5%。

图2 “十一五”期间广东三大产业增长速度

  
  2、优化内部结构,工业投资走出低谷。“十一五”期间,工业投资呈现明显的前低后高走势。2007年增长8.5%,2010年回升到17.1%,年均增长13.3%(见图3)。其中:制造业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明显,增速在2009年大幅回落至1.1%,2010年有明显回暖,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等投资呈现高增长,石化产业投资降幅明显收窄(见表1),装备制造业投资保持高增速,投资增速回升至21.9%。期间制造业共完成投资15186.86亿元,年均增长12.8%,低于整体工业投资0.5个百分点;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经历了“十一五”初期的负增长后,2009年在扩大内需政策的带动下出现迅猛增长,增幅高达63.1%。

图3  广东“十一五”期间工业投资增长情

  
  表1  “十一五”期间广东工业九大产业投资情况

行业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投资额

(亿元)

增速(%

投资额(亿元)

增速(%

投资额(亿元)

增速(%

投资额(亿元)

增速(%

投资额(亿元)

增速(%

工业

3217.26

15.2

3491.98

8.5

3914.56

12.1

4445.82

13.6

5204.29

17.1

九大产业

1758.77

19.8

1971.72

12.1

2100.71

6.5

2137.23

1.7

2694.56

26.1

  电子信息业

392.75

35.5

441.77

12.5

466.16

5.5

385.85

-17.2

526.74

36.5

  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

302.5

35.7

299.46

-1.0

349.92

16.9

365.09

4.3

503.44

37.9

  石油及化学

266.12

-4.3

312.88

17.6

323.81

3.5

293.09

-9.5

280.11

-4.4

  纺织及服装

220.48

27.9

227.47

3.2

247.61

8.9

249.84

0.9

293.98

17.7

  食品饮料

76.36

14.0

99.38

30.1

132.49

33.3

154.12

16.3

187.74

21.8

  建筑材料

215.11

12.2

282.18

31.2

270.02

-4.3

380.17

40.8

524.55

38.0

  森工造纸

73.92

3.6

140.79

90.5

109.02

-22.6

99.21

-9.0

152.33

53.5

  医药

33.22

-8.1

39.27

18.2

39.44

0.4

43.1

9.3

50.56

17.3

  汽车

178.33

28.4

128.51

-27.9

162.24

26.2

166.76

2.8

175.11

5.0

  
  3、200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随着各项配套措施的落实,广东民间投资被进一步激活。总量上,全省民间投资共完成30657.10亿元,比“十五”时期的全社会投资还大;速度上,民间投资年均增长21.1%,高于全社会投资增幅3.6个百分点;比重上,“十一五”期末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53.5%,比“十五”期末高7.5个百分点,特别在制造业和房地产开发两大竞争性行业中,2010年民间投资所占比重高达65.3%和72.5%,在电力、交通运输、电信、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等其他领域,民间投资也已进入并逐步拓展,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的局面。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缩小。 “十一五”期间,广东充分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全面推进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07年省政府颁布实施《广东省东西北振兴计划(2006-2010年)》,2008年实施了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政策。东西两翼和山区发展的内生动力逐步激发,借助于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和投资成本相对低廉等区域优势,投资力度明显加大,投资增速大幅领先于珠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受土地过度开发、能源资源紧缺、综合商务成本上升、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等因素影响,投资进入平稳增长期。
  2010年,珠三角完成投资突破万亿,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70.5%,比2005年下降了3.9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6.3%;东翼完成投资1475.51亿元,占全省投资的9.2%,比2005年提高2.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25.8%;西翼完成1100.32亿元,占全省投资的6.8%,比2005年提高1.3个百分点,年均增长22.6%;山区完成2181.56亿元,占全省投资的13.5%,比2005年提高4.1个百分点,年均增长26.5%,为全省最快。
  (三)投资效益稳步提高。
  1、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十一五”期间,广东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7685.81亿元,年均增长20.2%,比“十五”时期加快6.1个百分点,高于整体投资平均增速2.6个百分点。2009年,基础设施投资4488.32亿元,同比增长52.9%;2010年,基础设施投资5408.30亿元,在上年高增长的基础上又增长20.5%,占全社会投资总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30.1%提高到33.6%。
  从行业分布看,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累计完成投资5432.07亿元,年均增长25.0%,占基础设施投资的30.7%,比重比“十五”时期提高7.3个百分点;交通运输、邮政业累计完成6392.10亿元,年均增长21.0%,增速比“十五”时期大幅加快9.2个百分点;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因2006-2008年大型电源项目处于施工后期或是收尾阶段的影响,完成投资4655.61亿元,年均增长17.2%,增速比“十五”时期低10.3个百分点;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在2007年和2010年出现了负增长,完成投资1192.40亿元,总量比“十五”时期少70.65亿元。
  2、建成投产一批重点项目,扩大企业生产能力。汽车、石化、高速公路、城际轨道、地铁、高速铁路等成为“十一五”期间广东的投资热点。广州丰田、广州本田、东风日产、广汽日野、广汽自主品牌等汽车制造项目相继新建、扩建投产,广州成为汽车产能全国第一的城市;惠州中海油1200万吨炼油项目、100万吨PX项目相继投产,大亚湾成为世界级石化工业区;交通方面建成了武广客运专线(广东段)、广深四线、广梧高速河口至平台段、韶赣高速、广珠西线等重大工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核电站及大型火电项目、跨地区电网等在“十一五”期间加快建设力度,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五年累计完成投资4658.37亿元,年均增长16.9%,期间主要建成了华润惠来关山风电、江门上下川岛风电工程、海南联网等重大项目,阳江核电、深圳岭澳核电二期、台山核电一期等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民生工程建设也突飞猛进,亚运会前投产的广州西江引水工程取水规模达350万立方米/日,新建珠三角省立绿道2372公里。
 

表2  “十一五”期间广东投产的重大项目投资及新增能力情况

        

投产时间

完成投资

(亿元)

新增生产能力

武广客运专线(广东段)

200912

300

298.456公里

韶赣高速(广东段)

201012

72.97

125公里

广梧高速河口至平台段

201006

79.98

98.49公里

广深四线

200704

50

147公里

惠东平海电厂一期

201003

75.7

100万千瓦/

江门上川岛风电场

201009

9.36

8.5万千瓦/

中海油1200万吨炼油项目

200903

168.30

1200万吨/

广汽丰田整车扩建

200912

33.82

120000/

东风日产汽车扩建项目

201012

3402

360000/

  二、投资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广东虽然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但投资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消费、外贸萎缩,投资充分发挥了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十一五”期间,广东投资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平均贡献率为42.5%,比“十五”期间提高了4.7个百分点。特别是在2009年,从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来看,广东以37.9%的资本形成率,实现了对经济增长80.1%的贡献率,拉动GDP增长7.7个百分点。

表3  “十一五”期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单位:%

年份

资本形成率

GDP增长的贡献率

拉动GDP增长

2006

35.0

28.5

4.2

2007

33.7

22.6

3.4

2008

33.3

34.5

3.6

2009

37.9

80.1

7.7

2010

38.5

46.2

5.8

  
  (二)投资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手。
  广东作为工业大省,工业增加值在2010年之前一直处于全国第一位,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十一五”时期,广东工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主导行业呈现高科技化和重工业化的发展趋势。
  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在制造业领域,属于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高端制造业,“十一五”时期,这些领域的投入明显放大。2010年,装备制造业完成投资1261.08亿元,是2005年的2.0倍,年均增长14.6%,高于同期制造业投资1.8个百分点,其中:飞机制造及修理业、航天器制造业投资从无到有,2010年完成投资15.43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121.34亿元,是2005年的2.8倍。投资力度的加大,直接带动了产值的快速增长,2010年,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1513.23亿元,为2005年的2.4倍,其中专业设备制造业产值是2005年的2.7倍。
  在高科技含量的产业投资比重上升较快的同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投资比重明显下降,其中2010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制造业投资的比重分别比2005年下降了2.4个和0.3个百分点,对降低全省能耗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投资成为改善人民居住条件、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手段。
  “十一五”期间,广东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13915.99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3.8%,年均增长19.6%,高出整体投资增幅2.0个百分点。截止2010年底,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4.13平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13平方米,居住在三居室以上住宅户数的比重由2005年的56.2%提高到2010年的64.7%,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显著改善。
  房地产开发对城市化最明显的加速作用是推进了小城镇、卫星城的建设和城中村的“三旧”改造。房地产企业依托大城市和新城区,不断开发土地资源,活跃区域经济,对城乡结合地区的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都起到了提升、优化的作用。以广州市猎德村改造为例,猎德西区项目位处珠江新城临江的黄金地段,占地11.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6.8万平方米,总投资额高达100亿, 由三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联手打造,是广州城中村改造项目的第一例成功典范,是珠江新城最大规模的都市综合体,快速提升了珠江新城作为广州金融核心区的地位。
  三、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广东对固定资产的投入相对滞后。
  1、整体投资规模不及山东、江苏和河南。 “十一五”期间,广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在全国的排名由2006年的第3位下降到2009年及2010年的第4位,占全国的比重从“十五”时期的8.7%下降到6.3%。从总量看,与山东、江苏等沿海省份相比,广东整体投资规模偏小,与排名第5、6位的辽宁、四川也仅有不到200亿的差距。从速度看,“十一五”期间,广东投资年均增长17.6%,比全国低8.1个百分点,比山东略高0.4个百分点,比江苏低3.9个百分点,与河南、辽宁等其他中东部省份相比增速差距在10个百分点以上。从投资率看,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份额基本稳定在30%左右,是全国最低水平;而江苏、山东的投资率均在50%左右,河南、辽宁、四川等中西部省份则更高。
  
  

表4 “十一五”期间全国部分省份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单位:亿元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年均增长(%

全 国

109998.2

137323.9

172828.4

224598.8

278139.8

25.7

广 东

8132.37

9596.95

11165.06

13353.15

16113.19

17.6

山 东

11136.06

12537.02

15435.93

19030.97

23279.1

17.2

江 苏

10071.42

12268.07

15060.45

18949.88

23186.8

21.5

浙 江

7593.66

8420.43

9323.00

10742.32

12488

13.3

河 南

5907.74

8010.11

10490.65

13704.65

16585.85

30.5

辽 宁

5689.64

7435.22

10019.07

12292.6

16043

30.5

  广东投资总量在全国的排位有所下降,与广东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加速期、城市化进入形态提升期、资源要素进入瓶颈制约期密不可分,但适度的增长和规模仍然是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因此,广东要紧紧围绕新兴产业培育、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行业优化、要素保障等方面开展工作,确保固定资产投资持续稳定增长。
  2、工业投资长期落后于山东、江苏。2004年之前,广东投资总量长期处于全国首位,但工业投资增速已经明显落后于山东和江苏。尽管“十一五”期间,山东、江苏的工业投资速度有所放缓,但仍比广东高2.8个和10.6个百分点。2010年,广东工业投资规模被山东、江苏远远抛在后面,只有两省的一半左右(见表2)。山东和江苏大规模的工业投资,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2006年与2009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被山东和江苏所超越;2010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比山东i、江苏少1611亿元和1160.18亿元。

表5 “十一五”期间全国部分省份工业投资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年均增长(%

全国

47353.6

59851.5

75405.4

94258.3

98715.9

21.2

广东

3217.26

3491.98

3914.56

4439.5

5204.29

13.3

山东

6214.01

6745.73

7747.19

9226.66

10975.7

16.1

江苏

5347.13

6598.43

8258.0

10015.3

12347.8

23.9

                                  注:2010年全国工业投资为年快报数据。
  
  “十二五”期间,广东要加快推进重大产业基地和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端产业的发展,加快形成新的成熟的工业投资热点,促进工业投资增长和产业换代升级;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占用的土地等各项要素资源。
  (二)投资环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弱化。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广东环境污染问题加剧,土地、水电能源价格大幅攀升,原材料成本急剧增加,企业用工成本也相应提高,投资环境的比较优势明显弱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外资北上步伐加快,广东外源性经济投资占整体投资比重由2006年的25.1%下降到2010年的14.5%。从吸收外资的规模来看,广东也落后于江苏。“十一五”时期,广东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合同金额1389.80亿美元,仅为江苏的一半;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000.05亿美元,比江苏少150.80亿美元。此外,广东部分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在产业升级换代的过程中步伐不快,国际、国内资本和产业,特别是以微电子、光纤通讯、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向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突出的长三角地区聚集。
  广东要软硬件“两条腿”走路,优化投资环境。硬件方面,要加大能源、原材料的供给能力,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均衡发展;软件方面,要营造公平的经营环境,扩大非国有资本的准入范畴,以高层次、高技能为重点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供稿单位:投资处
 

 

i 由于今年山东只公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因此总量是通过计算得来。


W020110919597261877825.GIF
W020110919597261874327.GIF
W020110919597266871999.GIF
W020110919597267346594.GIF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