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
绿色GDP:概念和执行之间
近期绿色GDP备受关注,据报道,国家统计局正致力于构建绿色GDP的相关考核体系,一些省市也对绿色GDP表示了极大兴趣。实施绿色GDP对于改变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与保护资源和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我们对绿色GDP有必要理性看待,因为其解决的问题有限,要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还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被誉为“经济学良心肩负者”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早就极力反对唯GDP为中心的发展观,认为GDP增长与人民的福利没有必然关系,发展的战略目标不仅仅是追求GDP的增长,其最终目的在于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作为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与价值观念的众多综合过程,发展意味着消除包括贫困、人身束缚、各种歧视性压迫与缺乏法治权利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在内的不利状况,提高“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的能力。
显然改革开放以来GDP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完全实现阿马蒂亚·森所期望的发展应该实现的目标,那么我们可以期望绿色GDP来实现发展目标吗?绿色GDP的核心在于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成本纳入到GDP中,以期通过实施绿色GDP达到保护资源与环境的作用。如果各级政府都将绿色GDP纳入考核指标,对于保护资源与环境无疑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这种保护到底应该如何进行,如何创立新的机制也还有待研究。绿色GDP本身并不包含一种真正保护资源与环境的内在机制,纵然将绿色GDP纳入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中,但在绿色GDP考核指标体系尚不完备、资源考量较为困难以及有较大伸缩余地的情况下,绿色GDP能否真正起到约束地方政府的作用必须认真研究。而且也要预防地方政府借绿色GDP之口实而忽视解决其他重要问题的情况。
更为重要的是,从根本上说,绿色GDP也是一种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观,我们必须警惕绿色GDP使地方政府进入新一轮的GDP崇拜,从而导致不应该出现的不良后果。比如它对经济发展中更需要予以关注的就业、收入、三农与教育等其他重大问题几乎没有涉及,如果地方政府今后更多以绿色GDP为考核指标,即便提高了当地的环境和资源水平,但并不能保证当地的就业更加充分、居民收入和素质能够不断提高、公民的权益能够得到充分保障。
而要达到这些目标,更为现实的是应将绿色GDP纳入到科学发展观的统一框架中,通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解决资源与环境保护问题,同样也解决其他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以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绿色GDP只能作为手段,而不能作为目的。虽然科学发展观也是实现追求人民福祉的手段,但其蕴含的内涵与能达到的成效远较绿色GDP丰富。
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其关键前提之一在于要根本扭转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而且这也是能确保绿色GDP能发挥正常作用的重要前提。只有地方政府改变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才有可能使地方政府集中精力解决经济社会中的重大问题。当然这并非否认经济发展的作用,保持一定速度的经济发展仍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但关键在于这种经济发展并非原来那种政绩观下的经济发展。
中央政府无疑要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央政府更有责任与必要与地方政府一起,全面推进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努力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确保“五个统筹”,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与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路漫漫其修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大势所趋,但也可能会遇到预想不到的困难与阻碍。有必要未雨绸缪,通过更进一步的不懈努力,制定科学详细的规划,切实扭转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绩观,推动粗放型增长模式向低消耗、高利用、低排放的集约模型转变,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建设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绿色GDP也只有纳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才能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