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

 

从国际经验看CEPA框架下香港与内地经济整合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区域经济整合的现状

  经济整合(Economic integration)是不同经济体为加强经济与贸易合作而进行的跨境法规与制度建设。在过去30年,世界已有多个经济区如西欧、北美、拉美、东南亚等在进行经济整合,但迄今为止并没有哪个区域取得了完全整合的状态,最成功的整合区域可说是欧盟,而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如东盟、拉丁美洲 等则未能取得显着成效。

  经济整合在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大致上可分成以下5个层次(Rugman & Hodgetts, 2000) :

  1.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自由贸易区的安排主要是将区内贸易往来的主要障碍(如关税)排除或大部分排除,目的与作用是为了促进区内的经贸往来,推动区内成员开展专业化分工。现时最有代表性的自由贸易区可数“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AFTA)。其他类似区域包括: 澳新自由贸易区;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区以及东南亚七国联盟(ASEAN)。

  2.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关税同盟安排要求成员国之间取消所有关税,并建立统一的外贸政策,包括统一关税结构及税率。成员国需要放弃部份对外经济政策的控制权,以服从大局。现实中最接近关税同盟的地区可数欧盟前身的欧洲经济共同体(EC)及加勒比海地区经济共同体(Caribbean EC)。

  3.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此经济整合形式的特点是:(1)成员国之间消除任何贸易障碍;(2)形成共同的对外贸易政策;(3)成员国之间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市场力量将迫使成员国之间放弃缺乏比较优势的产业,专注于从事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济活动。现实中最成功的例子是统一货币之前的欧盟(European Union,EU)。

  4.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为一种较深层次的经济整合形式。主要特征是成员国之间的货物、服务及生产要素完全自由流动,并且经济政策也达致完全统一,具体包括:(1)货币与财政政策统一;(2)货币统一(或者是各成员国的汇率永久性挂钩);(3)税率及税制统一;(4)成员国放弃绝大部份经济政策的独立性,以服从统一的经济政策。

  5.政治同盟(Political Union)。这是超出经济领域之外的一种可以说是区域整合的最高形式。是一个区域在所有经济政策已完全统一,并建立了一个共同政府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整合。各成员国在政治整合过程中将把政权交给共同建立的政府。目前世界上成功进行这一整合的地区只是美国。该国在独立战争之后,将50个不同的州整合成一个政治联盟。而1991年东西德的合并也大致上是属于这类整合。相比之下,加拿大的宪法仍赋与各省(provinces)拥有实质的经济权利,因此属于联邦制而非政治同盟。前苏联则已解体为一个松散的邦联,亦不属于政治同盟。

  由此可见,经济整合大致上是一个从自由贸易区做起,最后可以整合成像美国这样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形态的过程。经济整合的内容大致上包括:降低关税、消除贸易障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统一关税税率,形成共同的对外贸易政策→统一货币、财政、税率、汇率等,形成共同的经济政策→组建共同政府,形成政治同盟等。

  过去50年经济体之间开展区域经济整合得出的主要经验是:各种层次的经济整合结果通常是双赢的,即各成员均可以得到比原来更多的发展机会。主要是经济整合可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生产要素流动及专业化分工,改善区内资源配置效益,从而促进区域的经济增长。

  二、香港与内地经济整合的发展趋势

  过去二十年香港与内地,尤其是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往来一直停留在企业和民间层面,而且是在有关税障碍、边境障碍、绝大部分生产要素不能双向自由流动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可以说两地并未展开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整合。这一局面直至去年6月29日中央人民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CEPA协议后才打破。在CEPA框架下,内地将分阶段取消对港产品征收关税,对香港提前开放18个服务行业,并且对内地人员访港做出了制度性安排。CEPA是一个开放的框架,自协议签署后,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已展开及完成第一轮谈判,并于去年9月29日达成增加电讯业开放,明确“香港公司”及“港产品”定义等多项内容。CEPA要达到的长远目标是促进内地市场全面对港澳地区开放;使港澳地区与内地之间的生产要素可以最终实现完全自由流动。

  CEPA安排虽然具有双赢的效果,但并非以讲究平等或对等做为构建基础,是中央政府根据港澳经济长远发展需要,在一国框架下,度身订造的产物。因此它的内容既不同于现时北美自由贸易区,也有别于西欧经济同盟。总体上看,CEPA 涉及的市场整合内容已超过了现时北美或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区,但不如欧盟。值得重视的是在CEPA框架下,现阶段正在或正待推动的若干措施对香港与内地、尤其是与珠江三角洲的关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 放宽人员往来。内地居民可个人来港旅行措施实施范围的不断扩大,对两地人流及资金流的发展将产生极大的带动,促进生产要素在两地之间的流动更加便利、自由。

  2. 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进行。香港与珠三角地区已在进行或者即将进行的三项大型跨境设施(西部通道、港珠澳大桥以及粤港澳高速铁路)建设完成后将大大改善三地往来的便利,为深化区域整合提供重要的基础条件。

  3. 开放人民币离岸业务。香港可以经营人民币存款、兑换、汇款、及接受人民币信用卡消费的措施,虽然远未满足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条件,却是朝这个中心发展的重要起步。

  4. 宏观经济政策加强沟通与协调。鉴于CEPA对香港与内地经济往来的巨大推动,香港特区政府与中央政府、广东省政府、以及临近的深圳市政府多层面的协调与沟通将需要也正在大大加强,如内地已将主管港澳事务的领导提升至国家副主席的级别,粤港亦把“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的层次升格为双方政府的最高首脑,沪港之间则建立了正式的官方沟通渠道,并达成八项合作协定框架。预计京港之间,香港与内地其他省市之间亦会有类似的合作计划出台。长远看,两地的经济政策即使不会趋向一致,也将变得更加协调与默契。

  5. 加强产业及项目合作。香港在金融服务业的某些产品线及制造业的某些工序方面的经营与管理优势,将给区域合作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香港与深圳、广洲、上海、北京等地均存在很多产业或个别项目的分工与合作机会。潜力较大的领域包括,机场、金融、物流、旅游会展及专业服务等。

  上述措施或合作项目的逐一落实,对香港与内地、尤其是香港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整合将产生深远影响。短期看,在CEPA若干已即时见效的措施影响下,港澳与内地、尤其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往来将发展成类似于自由贸易区的模式,主要是港澳本地产品零关税进入内地市场的按排将消除区内的贸易障碍。长期看,港澳与内地势必朝着“共同市场”的方向整合。

  香港的主要优势早已被广泛认同,那就是具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市场制度(如知识产权保护)、资讯发达、英语水平普及以及国际网络发达等。内地则主要有低成本的优势。

  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粤港与沪港之间将逐渐形成较明显的产业分工。长远看,粤港之间将主要在制造业方面从生产工序的角度开展分工合作。香港将主要在部分产品研发、设计、培训、部分物流、管理以及各类与供应链管理有关的增值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珠三角则在产品制造、部分研发、采购以及部分物流方面发挥作用。

  而沪港之间则主要会在金融业方面从产品线的角度进行分工合作。香港将主要侧重于在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企业资本性融资、以及内地在人民币尚未自由兑换前不适宜开展的一些较高风险的衍生产品等方面发展;上海则侧重于在传统银行业务,包括:贸易融资、消费信贷以及企业放款等方面发展。

  香港与内地经济关系朝“共同市场”的方向整合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从香港的角度看,在CEPA框架下与内地进行的粤港澳之间的经济整合对香港在主权回归后的重新定位具有重大指导作用。香港主权回归祖国后,由于内地与香港的双向往来一直受到较严格的控制,加上香港的法律制度、货币与金融制度以及关税制度等均完全独立及与内地不同;与此同时内地改革开放进程的快速发展对香港传统的桥梁与窗口地位产生了颇大冲击,甚至出现了把香港边缘化的趋势,这些均迫使香港需要为自己的长远发展重新定位。

  香港的选择包括,如果能够打通内地市场,它则可以专注于发展以服务内地为主的国际金融与商贸服务业;如果不能打通,它则需要从一个小型独立经济体的角度来考虑自己的长远策略,推动产业结构朝多元化方向发展。CEPA打通了香港与内地市场双向往来的主要阻碍,使香港经济顿开茅塞,看到了新时期在经济全球化及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角色与方向。

  从内地的角度看,香港与内地进行经济整合的最大战略意义是可以通过促进生产要素在两地自由流动,把香港经济发展纳入内地的经济体系内,使香港能继续在内地的经济发展中扮演国际金融及商贸服务中心的角色。中国的经济体内拥有香港这样一个自由、开放及规范、并享有很高国际地位与信誉的国际金融及商贸中心,这一方面将可以大大加强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分工与合作的优势,加快人民币发展成为主要国际性货币的进程;另一方面,亦可以大大消除现时香港与内地的主要中心城市如上海、广州、深圳等之间已一定程度存在或可能出现的恶性竞争,促进中国主要中心城市之间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及协调发展,减少重复投入,提升整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区域或临近城市之间出现的过渡竞争功能重叠及重复建设的问题,往往源于生产资源或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当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后,市场力量便会发挥调节作用,促使各自专注于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从而把恶性竞争转为分工合作及协调发展,结果是大家都得益。

  三、策略启示

  从政府层面看:关键是能够从整体及长远利益出发,着眼于基础建设,主动配合经济整合的发展趋势与需要。未来的工作重点包括: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跨境基础设施的规划、法律及市场规则的衔接、金融监管的配合、专业资格的互认、治安及环保工作的加强等。

  比如,大珠三角(包括香港、澳门)要形成都市圈,香港与珠三角西部陆路通道一条是不够的,可能需要二条甚至三条、四条,这便需要两地政府进行前瞻性的规划与合作;

  又如,随着内地人员及企业来港数量的增加、人民币离岸业务在香港的发展,香港与内地便需要在金融监管方面紧密配合,缩小市场规则与监管的差距,使这种跨境运作可以健康发展。

  从企业层面看:最关键是要从长远的角度认清香港与内地,尤其是大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各自的优势与弱点,在生产工序的分布上进行最佳组合。在价值链(Value Chain)的九个主要及支援环节(进料、生产、出产、营销、维护服务及采购、技术发展与人事管理)(Michael E. Porter, 1985)中,香港无疑可以为某些工序的发展提供很优越的条件。这次CEPA对“港产品”的定义也主要是从生产工序的角度去界定,有利于推动香港与内地开展产业价值链的分工与合作。相信善于利用香港与内地的比较优势进行投资组合分布的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将占有明显优势。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