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

 

解读中国企业入围世界500强 


    2004年,中国大陆共有14家企业进入世界 500 强(由财富杂志排名)。它们分别是:国家电网、中国石油天然气、中国石化、中国人寿、中国移动通信、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电信、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农业银行、中粮集团、上海汽车。这一数字比10年前增加了11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宝钢集团和上海汽车集团首次进军世界500 强,这也是中国的制造业公司第一次进入世界 500 强。应该说,这是一个进步和飞跃。  
    所谓世界500强,从表面上看,它是按企业营业收入或资产总额排名的,按理说,我们应该称之为“世界500大”。但由于进入世界500强的绝大多数企业都是来自市场经济历史悠久的、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这种“大”不是单纯的大,它们是在市场经济的残酷竞争环境中,通过一个漫长的优胜劣汰的过程而逐渐变大、变强的,有不少的企业甚至是基业长青的百年老牌企业,因此,这些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大多是世界级的、跨国公司型的,它们是真正意义的“既大又强”。
    相比之下,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则属于另外的一个特殊群体,它们也有着相当庞大的总量规模,例如,在营业收入、总资产及职工人数等总量指标上,它们不可谓不大,然而,它们的国际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却与其世界500强的身份地位还不太相称。因此,它们是“世界500大”,但未必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500强”。那么,中国的企业是凭借什么进入世界500强的?他们到底离真正的500强还有多远?中国企业究竟应该如何走向既大又强?这一系列的问题,正是我们所关注的,也是我们正在思考的。
    入围500强中国企业“大而不强”
    进入世界 500 强的企业,首先要具备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企业的规模足够大。应该说,我国入围的14 家企业在规模上都是无可挑剔的。但与世界一流的大企业相比,它们的总资产和营业收入并不占优势,但在职工人数上却占有显著的优势。
    首先,从总资产和营业收入上比较,我们的企业规模虽大,但与同行业世界级大企业相比,却悬殊仍较大。例如,同属金融业的花旗集团差不多在资产总额上等于我国三大国有银行(工行、中行和建行)的总和;而在营业收入上,花旗集团则是我国四大国有银行营业收入总和的1.5倍。同样,同属石化行业的埃克森美孚的总资产则远超我国中石化与中石油之和;其营业收入则是我国两大石油巨头营业收入总和的2倍。这就是说,从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来看,我们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原本也算大的了,但与这些世界一流的大公司相比,它们却并不大。
从职工人数来看,我们的企业职工人数则占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例如,世界两大金融巨头——花旗集团与摩根大通的职工人数总和仍不及中国农业银行的职工人数多。
    与世界500强的国外企业相比,不难发现: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实际上只是具备了世界“500大”的外壳,除了“块头大”外,它们与世界500强的国外企业还有相当大的一段差距。也就是说,中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本质上是“大而不强”的。
    其次,中国企业入围世界500强比例小,与经济大国地位极不相符。
从入围世界500强企业家数来看,中国处于第7位。但目前中国GDP在世界上已处于第5位,进出口处于第3位。我们拥有13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我们是一个经济大国。
    但需特别注意,中国入围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并多集中在资源垄断型行业,中国企业同世界企业500强在赢利能力上的差距还体现在行业上。2002年世界企业500强赢利能力好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汽车、计算机应用与服务、贸易、金融、制药等行业,中国企业500强则更多地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开采与石化业、电力、邮电通信等传统垄断性行业。我们在一些传统垄断性行业,诸如电信、石油、电力等的优势会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很快失去现有的赢利水平。我们的差距恰恰就在于我们一直不能在一些代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世界产业发展趋势的行业上占有一席之地。
    其三,国际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与世界500强差距悬殊。
    1.企业国际化程度比较低下
    目前世界上约有6.4万个跨国公司(母公司)和28万个在国外的子公司和附属企业,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这些跨国公司控制了全世界1/3的生产,掌握了全世界70%的对外直接投资、66.7%的世界贸易、70%以上的专利和其它技术转让。
    衡量企业国际化程度另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该企业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占其总销售额的比重。如果该指标超过30%,就可被视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企业。近几年,我国一些企业在国外的销售额不断增加,但与国际上跨国公司相比,依然是不可同日而语。
    全球最大的100家企业中,海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50%以上的企业多达一半以上。目前沃尔玛在全球十个国家开设了超过4900家商场,员工总数170多万,分布在美国、墨西哥、波多黎各、加拿大、阿根廷、巴西、中国、韩国、德国和英国10个国家。
    截至2004年12月31日,花旗集团名下的花旗银行作为一个跨国银行,其国内、外分支机构分别为388个和324个;其资产总额在国内、外分布的比例为43:57。相比之下,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较低。以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国银行为例,截至2003年12月31日,中国银行境内、外分支机构分别为11,609个和549个,境外机构占境内外总机构个数的比例仅为4.5%;再从中国银行的资产总额来看,其境外资产仅占4.5%。依此类推,中国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国际化程度就更低。
    一个企业国际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它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发言权。因为当企业在国内的发展空间达到饱和的情况时,就会自觉的要求向外扩展其业务范围。
    2.企业盈利能力整体偏低
    盈利能力是综合反映一个企业的经营能力、管理能力、竞争实力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最重要指标。按照国内已有的文献和研究成果结论,比较有说服力的例证是:在中国500强和世界500强的综合指标对比中,不难发现:中国500强的盈利能力远远低于世界500强的水平。以人均营业收入和人均利润额为例,2004年世界500强的人均营业收入为268.27万元,人均利润额为13.17万元;而中国500强的人均营业收入为43.54万元,人均利润额只有1.53万元,分别只相当于世界500强的16.23%和11.62%。
    中国企业“大而不强”
    背景与成因
    基于以上的分析与论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体质是多么虚弱,它们庞大的外表下所隐含的问题又何其多。为此,我们不得不问,中国企业为什么会形成“大而不强”的格局?
    1.产权制度方面的原因
    产权不清、利益不明、权责不清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症结所在。产权制度的问题主要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产权关系如何界定的问题。在法人治理结构问题上,国有企业的实际所有者都是政府,而政府的特殊性质就决定了它的任何决策都属于公共决策。国有所有者对于属于自己的产权管理与经营不像自然人所有者经营自己所拥有的财产,自然人所有者对自己所拥有的财产和决策是简单的,而国有产权则表现为一个复杂的委托代理体系,即产权委托代理结构的不合理,由此导致了国有资产管理的低效率,甚至国有资产流失。
    2.垄断与保护的原因
    政府对企业的垄断的默认与保护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实力弱、底子薄的国家,我们不仅要改革开放,更要保护我们的民族企业和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因此,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政府用庞大的财政资金注入,以及严格准入制下的高额利润支撑着我们的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和特大型国有企业的成长。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培育出了世界级的“大”企业,但它们却是在国家垄断和财政保护下长大,从未经受过国际市场的拼杀和洗礼,因而在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中,它们虽大但很虚弱。
    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中多数是靠垄断与政府保护堆积起来的庞然大物,他们与主要靠打拼成长起来的世界500强的其他企业相比,素质上有明显的差距,从科技力量,经验到竞争力都有明显的缺失,垄断遏制了我们的企业进一步成长。凭借“人多钱多”的优势这14家企业成功挺进500强。但冷静分析后我们不难看出,入围的 14 家企业全部为国有大型企业,而且大多还带有很强的行政垄断色彩。
    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虽然有部分在进行改制,但它们始终离不开国家财政的支撑。1998年中央政府向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一次性注入了2700亿元新增资本金;1999—2000年间国家财政出资1.4万亿元收购工农中建手中的不良贷款;2003年12月31日,中央政府向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一次性注入 450 亿美元外汇资金,作为新增资本金。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也在等待着国家给予它们同样的“援助”条件。由此可见,我们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庞大规模,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财政用钱筑起来的。
    3.科技研发与创新不足
    中国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有自主知识产权,而这种能力的具备是来自社会与企业自身两方面。从社会方面来说,它没能为中国企业的科技研发做好充足的基础与准备,社会的科研成果没有和企业挂钩,加上科研经费与科研点的不足,科研成果的质量不高,而企业方面它的研发投入偏低,过度的对外技术依赖,因此,科研成果开发、输送、运用链条严重脱节,造成了中国企业的科研能力不强。
作为500强中的企业,必须凭借某种其特有的属性去占领市场,获取消费者,其产品科技含量的高低,更新的速度就是强有力的武器。科研开发投入是反映企业创新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国际惯例是,企业要保持生存,其研究开发费用必须占到企业销售收入的2%左右;要保证领先优势,研究开发费用必须达到销售收入的5%以上。就这方面的指标看,中国大企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更大。
    4.企业家素质有待提升
    中国没有真正的企业家,中国国有企业中,无论对国有企业家的称呼、权利范围如何改变,始终不能动摇他们类似公务员的使命,而创造英雄主义神话的民营企业家们,则光凭着悟性和天资,在没有受过世界级的系统管理训练的情况下很难有大的发展。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企业家应具备决策、创新、应变、公关、塑造企业文化等五大基本素质,中国需要一大批这样的企业家去承担中国企业走上世界的任务。中国企业家的能力与素质的缺陷直接带来的是一系列企业管理上的问题。
  首先,管理机制落后。从中国的国企到发展迅速的民营企业,中国的企业管理不是由制度与经济系统来完成的,而是由人来控制的。从企业的信息化、知识、人才、品牌管理到具有全球化战略性质的风险,跨文化管理,中国企业离这种世界性管理水平相差还很远,而由此到来的人才资源利用、品牌开发、风险保证等一系列缺失则带来了企业的致命伤。
  其次,企业文化缺失。企业文化是凝聚人心的重要标志,它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世界级的企业用企业文化中的远景、核心价值观与战略目标当然还有人性化管理来联系企业、员工与社会。企业文化严重缺失,用短期利益业绩维持三者关系,非诚信与非人性手段的运用比比皆是,使企业缺少做大做强的本钱。
  第三,品牌意识薄弱。一个优秀的品牌,是一个企业做大做强的标志,是一个企业强大的无形资产。而导致中国企业品牌意识薄弱的主要是企业自身的品牌意识差,又不注重此方面的培养。中国绝大多数企业不注重创新,这里指产品的创新而且是高品位的产品创新。同时,企业进行的贴牌生产方式也不利于产品品牌。
  第四,企业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不强。企业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更要关注人文指标和社会指标,这是企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而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行为的缺失,无疑对企业做大做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失衡,得不到有力支持。
  5.国际竞争力不强
  国际竞争力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与其他企业比较,能够更有效的向市场提供服务或产品,并且能够持续的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
  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企业之间开展竞争,通过竞争提高经济效益,通过竞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如果说过去还可以把竞争区分为国内竞争和国际竞争的话,现在就很难这样来区分了。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外经济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是竞争无国界,任何产业都不再是在一个稳定的国内竞争市场中运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所有企业都面对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竞争格局。对国内市场来讲,即使我们的产品不出去,外国的产品也会进来,国内市场的竞争实际上也是国际竞争。虽然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是维护产业安全的有效手段,但这一保护手段是有限的,从长远看,没有竞争力的产业即使受到保护,也不可能长久。因此,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所有企业都将直接或间接参与全球竞争。
  面对着这种竞争冲击,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市场份额少。究其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产品的质量不高,名牌实力弱。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名牌, 一个优秀的品牌,是一个企业做大做强的标志,是一个企业强大的无形资产。中国企业自身的品牌意识差,绝大多数企业不注重创新(这里指产品的创新而且是高品位的产品创新)。同时,企业进行的贴牌生产方式也不利于产品品牌的发展。
  另一方面,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管理水平低。我国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差,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就是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力。公司应确定自己在价值链中的哪一环独具实力而具有优势,找到这一环,就能有的放矢,去持续它,巩固它。因为我们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利用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培养战略环节上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巩固企业地位,中国企业许多不具备如微软、IBM、麦当劳等大公司那样的核心竞争力,管理上的缺失造成的分散用力如健力宝事件,则使企业自取失败。做大做强的前提是你在一个行业中有足够实力,然后才能拓展其他产业。企业的盲目扩张,误入多元经营的误区是我们的企业看上去很虚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企业“做大做强”根本出路
  随着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不断增加,这似乎在向我们证明我们的企业实力可以与世界一流企业叫板了,也激起更多企业进军世界500强的雄心壮志。当大多数人认为500强不再是幻影,它真切的摆在了我们眼前,我们能用自己感受它的存在,去享受那份喜悦。但我们伸手去够的时候,甚至是跳着去够的时候却总是抓到一手泡沫,美丽而虚幻。
  中国企业的“大”是一种容易让人产生盲目乐观的虚胖,是一种单纯追求规模的扩大略带集约型增长的粗放型增长,因此不论是入围的企业,还是那些正在为了圆世界 500 强梦的企业,都应当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这样会为接下来企业的战略发展计划的制订提供良好的指导,并让企业对自身的问题有一个新的认识。
  1.真正明晰企业产权
  张维迎教授对一些国企股份化的弊病作了个形象的比喻,白马身上画道道:冒充斑马。股份化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一条普通意义上的出路,股份化使原本形式上清晰的国有企业产权,仍旧停留在形式层面上,只是全民委托政府,政府委托厂长、经理经营管理企业,发展为少数人内部控制企业所有权。笔者认为,实行国企的股份化,首先,政府全面撤退领域的国有股上市流通,以绩效为基础融入竞争,产权变为可竞争形式的产权;对于政府必须占据的领域,除少部分为经理人员持有的国有股外,绝大多数国有股则不可流通,这样不会剥夺全体人民的所有权,是公平之举。同时也将政府从无力经营众多国有企业中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使企业属于自己的所有人,让企业在市场中求生存,终将提高效率。其次打破一股独大或一股独占,走股权多元化道路,政企才能泾渭分明。股份制企业中,应该由所有者代表的董事会做出决策,无论是企业发展策略或是人事任免,都有由董事会决定。在国家相对控股的企业,国家的意图可以通过国有资产管理及派出的董事会传达。股份制企业就应该遵循股份制企业的原则,即由董事会掌握决策权,无论国家是否控股都不得参与董事会的决策,同时,要切实保障中小股东的权利,提高股民对国有企业的信任度和拥护感,从而建立严肃周全的监管体系,对股份制改革过程中的各种细微动向,都要进行监督和约束,而前提是要有一支廉洁、严明的监管队伍。
  2.全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使中国成了世界工厂,世界级的生产厂商把生产车间都纷纷迁往中国,贴牌生产成为许多工厂的经营模式,然而这种经营模式恰恰给谋求科技创新的中国企业以很好的契机。目前,国内企业单纯地搞自主研发和创新难度较大,受到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方面的制约。“世界工厂”从事生产加工时,跟随式地模仿创新策略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在跟进中对比已经存在的完整的经营网络,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经济全球化是现今中国企业发展的大背景,中国加入WTO更使中国企业提高创新能力进而形成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显得刻不容缓。知识的外溢效应也要求国内企业应尽快改变过去单方面进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以数量见长为目标的策略,而应根据本企业在不同市场需求和竞争强度下合适的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创新”不是简单从绝对的“无”到“有”的过程,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产品的质量,如细化到产品的健康指数,外观设计,情感含量,性能组合等。值得强调的是,并非面面俱到才能达到创新的成效。国有企业尽管在运行模式上相对自主,即大多不是国外企业的加工厂,但是同样可以模拟优秀企业的方式。紧密围绕市场,将其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实现创新与市场的互动,一方面要敢于出让市场进行技术引进,换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同时适当的进行改进,更新,再去争取新的市场;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放大的资产结构为自主创新奠定了基础,在努力提升传统产品的附加值的同时,积极参与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产业的竞争。做大了的国有企业,因为经营模式上的粗放,更应该大刀阔斧的集中力量,对重点产品和重点设备加大技术改进投入,建立技术开发中心,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跟进基础上的新产品,注重人才的培训和激励,重点发挥技术专家、高级技工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给他们提供施展空间。
  3.勇于投身国际化竞争
  国际化竞争是国内企业必然要面对的形势。经济全球化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向外扩张寻找海外市场的机会,也带来了同行业强势竞争对手的冲击,企业唯一的出路是打造坚实的国际竞争力。
  (1)企业打造国际化竞争力的内部途径:
  首先将企业国际化竞争力的提升落实到每一个员工,使基层充分认识提高国际竞争力是大势所趋。积极调动员工的生产能动性,注重国际竞争力所需人力的培养。
  其次,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求企业必须致力于从事专业化经营,寻求竞争战略上颇具共性的两个支点——低成本和差异性。低成本可集中在生产资料的配给和回收,专业化人才的各得其所,经营管理形式上的简约化等差异化,可以落实到经营管理和回收技术、产品、销售、服务等方面,发展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本企业的特色。
  (2)企业打造国际竞争力的外部途径:
  首先,国际竞争的激烈迫使企业不能单独的应对各种各样的冲击和排斥,建立必要的战略联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即可以实现知识技术的共享,也可以优势互补,创造新的交叉知识,构铸双方企业合作经营的绩效平台。由于各合作方关系紧密、参与者广泛、具有巨大的潜能等,战略联盟的合理施展定会给各方不菲的收益。
  其次,可以通过企业兼并获得竞争力。企业兼并可以扩大企业规模,实现更大程度的规模经济,当然不是单纯的职工人数资产总体规模的进一步膨胀,而是为了达到产品结构的多元化,在企业内部从事专业化经营前提下分散企业的竞争领域,构建新的企业经营体制,从而使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
  最后,利用市场调研,尽可能培育年龄多元化更忠诚的顾客群,即善于把握终端让顾客追随的企业才是真正能在任何形式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的企业。具体可从产品销售中的价格、售后服务、促销、广告宣传等营销的各个方面挖掘,通过客户价值最大化来实现企业自身价值最大化,而不是相反。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希望做大做强的中国企业必须具有国际化经营战略,然而,当今的中国企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低,规模小,缺乏国际竞争力,同时,缺乏对国际市场的全面了解,我们缺少那种对国际市场经营熟悉的专门人才,缺乏对国际市场的标准、规则的了解等各类知识,我们的企业也缺乏把自己当世界性公司的心态,缺少进军世界的欲望和魄力。
  我国海外企业投资规模过小、经营分散, 海外业在组建形式、管理模式、经营方式方面仍带有旧体制的烙印和痕迹,对国内市场与企业货源过分依赖,也有海外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经营低的原因。我国企业缺乏国际经营的战略,投资决策问题多。企业对外投资之前必须进行投资环境考察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其结论和建议是否客观、公正地反映实际情况,是获准立项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考察研究工作必须深入、细致和扎实。我国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得也不够,未能建立有效的、可靠的投资咨询机构,为企业跨国投资和经营提供快捷的咨询和信息服务。
  4.升华企业家人格魅力
  市场竞争已经被定位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中,对企业家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历计划经济的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最根本的是改革经营理念,清楚地认识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和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以后的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都为企业家个人魅力的升华提供了可能。中国的“入世 ”客观上要求企业家勇于参与世界市场的瓜分。通过市场分析,熟悉国际市场经营环境、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选准国际目标市场,掌握和运用选择国际市场的标准、贸易费用、竞争的相对优势等。掌握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如国外生产、产品出口还是补偿加工贸易;运用好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如考虑到关税、运输和保险费、汇率变动等;在国际贸易中遵守国际惯例。当然,走出国门,前提是企业自身的能力。
  企业家是延伸社会的企业家,有其必须履行的社会职责,应当把对财富的追求提高到社会的驱动下,尽己所能为社会福利献力。同时企业家必须将“绿色GDP”渗透到企业从事生产活动和科学发展观的每一个层面,使企业发展具有人道主义,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反过来,商业道德、社会责任为企业提高竞争力和信任度的重要因素,能使企业得到强有力的外界支持。
(本文得到了武汉科技大学董登新教授的指导)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