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

 

努力探索构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完善干部考核机制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以绿色GDP为核心指标的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国际上简称为SEEA),它是适应可持续发展观的需要而产生的,综合地反映了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与代价。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转变发展思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重视资源环境问题。省委九届六次会议也明确要求,必须以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广东”。加强资源环境核算,研究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指标的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制度,提供资源环境核算数据,已成为国民经济核算领域一项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一、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也是推进绿色广东建设的重大举措。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这是中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新认识,也是对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完善。科学发展观的确立,适时为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追求以人为本的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和谐统一模式转换提供了重要契机和理论依据。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出:“发展经济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坚决禁止过度放牧、掠夺性采矿、毁灭性采伐等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要研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探索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因此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正是具体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
    最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切实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广东”的要求,张德江书记在全省环保规划汇报会上进一步指出,建设绿色广东是关系广东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对于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设绿色广东,必须将生态环境政策与经济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制定一系列绿色计划、规划和政策以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为建设绿色广东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参考数据,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更好地推进绿色广东的建设。
    2、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是各国共同遵循的发展战略。联合国对可持续发展是这样定义的:“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过去在全球经济发展浪潮中,虽然财富获得大量积累、生产也日益扩大,但自然资源包括许多不可再生资源被极大的消耗,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的破坏,人类已不同程度尝到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恶果,严峻的形势迫使人们寻求更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于是强调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应运而生。
    我省在过去的二十多年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但资源和环境带来的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成为制约我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我省是个资源小省,土地资源有限,能源相对短缺,人均资源拥有量较低。我省土地资源中耕地面积人均不足0.6亩,不及全国人均量的一半,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0;我国煤炭和石油的人均可采储量分别是世界平均值的1/2和1/10,而我省的人均可采储量更低于全国水平,全省人均煤炭保有储量仅为全国人均量的1%。有限的资源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如我省目前有部分地区面临土地资源短缺的情况,甚至无法满足现时的生产需要,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其次,尚未摆脱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不仅带来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而且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表现在资源利用率低、单位能耗高、单位排放强度大等方面。2003年全省能源综合消费量和电力消费量分别增长15%和19.8%,均高于全省GDP的增长速度。与江苏、浙江等沿海省份相比,我省的污染物排放水平明显偏高,我省万元GDP的废水排放量为40.2吨,而江苏为33.5吨,浙江为28.8吨,山东为19.8吨;万元GDP的化学需氧量排放为7.3吨,而江苏为6.1吨,浙江为7.1吨,山东为6.7吨。最后,在重视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今天,健康的生活环境已成为人才选择居住城市的一个重要条件。人力资本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然而由于环境污染而使部分人才流失,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经济发展。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资源环境纳入核算,能够反映资源环境存量状况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潜在支撑力和容纳度,能够分析出资源环境流量变化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及经济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能够描绘国民经济各行业在资源利用、污染物排放方面的情况。因此,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可以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引导管理部门淘汰、限制浪费资源、污染环境、附加值低的落后企业或产业,督促企业向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转变,鼓励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使经济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3、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对政府官员进行考核的指标就像政策的“指挥棒”,当某个指标作为考核指标时,就会出现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绩效而忽视其他方面发展的情况。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提出,不是单纯将原来的GDP指标考核转变为绿色GDP指标考核,而是通过对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探索和研究,营造一种社会氛围,引导人们更多的关注资源环境乃至其他社会问题,引导政府官员认识到反映社会经济的进步不应限制在少量指标上,发展可以是财富的增加,收入的提高,就业的扩大;可以是空气质量的提高,饮用水质的改善,资源的有效利用;也可以是人均寿命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知识水平和学校教育的提高。这样才能逐步消除忽视社会、人文、环境因素而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使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真正的从“GDP政绩”的枷锁中解脱出来。
    二、我省多年来的统计改革为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完善干部考核体制奠定了基础
    1、对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研究与认识
    我省由于经济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相对较早重视资源、环境的问题,近年来,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在我省日益受到关注,每年的“两会”都有有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议案和提案,我省统计部门对这项工作也非常重视,并着手研究和探索。
    我们认为要完成从国民经济核算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这个过程,需要解决以下一些主要问题:一是社会的认同和政府的重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形成以后才出现的,吃饱才能考虑吃好,“蛋糕”做大了我们才有条件研究“蛋糕”的质量,过去好多事情可能想不到,即使想到了可能由于生产力水平、技术水平等原因可能做不到,需要社会认同,政府的重视,从人员、经费给予落实和保障。广东目前人均GDP已接近2万元的水平(约2400美元),总体来说对环境、资源问题已比较重视,但由于地区差异很大,部分欠发达地区还是经济发展大于环境的问题。二是科学严谨的态度。从国民经济核算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仍然需要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不是绿色GDP一个指标那么简单,实际上它就象GDP是国民经济核算中最重要的指标一样,也涉及整个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要对有关核算指标的含义和口径范围作出明确的规定;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着眼于未来发展,确定绿色GDP的核算范围到底应算到哪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是在国民经济核算几十年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以国民经济核算为基础的,作为一个科学的核算体系,应允许对其有一个科学严谨的研究过程。三是核算基础资料的取得。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要有三个基本的前提,首先,要有较好的国民经济核算基础;其次,要有良好的资源环境实物量核算基础;再次,要有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失的估价基础。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基础还比较薄弱,资源环境统计工作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国际上对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失的估价难以取得可供参考的基础标准,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绿色GDP"这个指标是一个价值量指标,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失的估价是其核算的最大难点,发达国家经济学家与统计学家几十年研究,难以取得"绿色GDP"核算从理论到实践的突破,其根本的难点也在于此,目前,世界上也还没有一个国家政府统计部门计算与公布"绿色GDP"数据。四是多部门的配合。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覆盖范围比国民经济核算更广,核算的基础资料相当大部分要靠各部门提供,需要统计部门与环保、国土资源、林业、海洋等部门乃至社会科研机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十分艰巨、充满探索的工作。有鉴于此,我省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针对我省环境保护问题比较突出等情况,以及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是只有绿色GDP这一指标,它还包括一系列的实物量指标和价值量指标,这些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某些实物量指标具有比绿色GDP更强的决策参考作用。着力研究建立实物量核算体系框架,首先是建立环境实物量核算体系。
    2、收集和公布了我省部分环境资源统计指标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省环保、国土部门加大了环境、土地资源统计的力度,近年来,《广东统计年鉴》增加了“环境保护基本情况”和“各市三废排放及治理情况”、“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划拨情况”和“各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与划拨情况”,向全社会公布我省及各市环境保护、土地使用情况,引导社会和各级部门重视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利用,这在全国各省市中也是比较少见的。
    3、制订了我省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004年,我省发改委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研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探索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的指示,与我局共同探索制订了《广东省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用人口状况、生活水平、公益服务、社会保障四部分共30个指标,加权计算综合评价指数,全面评价社会发展水平。
    4、成为全国十个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和污染损失调查试点省市之一
    由于我省环保、统计部门对这项工作较为重视,环保规划、监测和统计、国民经济核算等基础工作扎实,多次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肯定,2005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文确认我省为全国十个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和污染损失调查试点省市之一。
    三、加快建立我省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工作思路
    (一)搞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和污染损失调查的试点工作。
    现阶段,我省将在国家环保局和国家统计局的统筹安排和指导下,结合我省实际积极稳妥开展试点工作,希望能通过试点,研究出适合我省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框架,为建立我省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打下良好的数据和技术基础。
    此次试点工作仅就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失成本进行核算,暂不考虑资源耗减和生态破坏成本,因此,试点开展的是“浅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不是通常所讲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试点工作的开展思路是:环境污染实物量核算(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实物量核算)——环境污染价值量核算(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价值量核算)——经环境污染成本调整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拟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1、污染实物量核算,包括污染物产生量、处理量和排放量,从环境统计与环境监测资料中获得或推算数据;2、污染价值量核算:通过开展社会环保支出调查计算实际治理成本和虚拟治理成本,通过开展污染损失调查计算环境退化成本;3、经环境污染成本调整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用环境退化成本或虚拟治理成本去调整传统的国民经济指标。
    (二)在试点工作基础上,结合我省资源环境特点,研究和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建立我省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思路是:提出我省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以这个框架为理论基础,确定我省资源环境核算的优先领域,分步骤、分主题、分要素进行资源环境实物量、价值量核算,循序渐进,逐步实现资源环境全要素核算,最终实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
    1、开展工作的基本原则
    (1)考虑我省经济发展特点。根据我省经济发展特点,考虑宏观部门的管理需要设置统计报表进行核算,引导部门制定正确的环境和经济决策。
    (2)考虑资源环境的重要性。当由于某种资源短缺、生态破坏或环境恶化过于严重而需要尽快采取措施治理时,就应该优先对它进行核算,帮助揭示问题关键和提供决策参考,如我省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不足。
    (3)考虑核算技术的实际难度以及数据资料的易得性。在实际进行资源环境核算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方法具有可操作性,数据资料易于收集。因为理论无论怎么严谨、怎么科学,如果不能落实到实际操作中,都不过是空话。
    2、搭建跨学科、跨部门的统一工作平台
    由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是一个跨学科、跨部门的社会系统工程,处于众多学科(环境学、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等)研究的范围,涉及到许多部门(国土资源部门、农林部门、水利部门、海洋部门、卫生部门、建设部门、环保部门、统计部门等),对它的研究和实践有赖于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综合研究、协调配合、分工协作。建议搭建由发改、财政、环保、统计、农林、水利、矿产、国土、建设等有关部门组成的统一工作平台,实现资料共享,发挥所长共同研究和参与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3、鼓励、支持、引导微观层面的环境会计理论研究。
国民经济核算从概念、框架及记账方法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吸收了会计核算的思想,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越来越依赖会计信息,很多资料直接采用会计核算资料,可以说,国民经济核算和会计核算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相互借鉴和协作,有着密切的内在的联系。绿色国民经济核算需要比GDP核算更多的基础资料,因此,建立环境会计制度将有利于促进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同时,企业进行环境会计核算也有利于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益,逐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
    4、探索建立一套新的绩效考核体系。
    最近,建议用绿色GDP代替GDP作为政绩考核指标的呼声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源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并不是用绿色GDP取代了GDP作为考核指标后,一切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是人的指导思想的改变,而不是单个指标的改变,可持续发展是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系统的协调发展,试图用一个或几个综合性指标来反映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不现实的,因此,建立一套政绩考核指标作为管理者决策的“指挥棒”是引导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如可以采用GDP、失业率、物价指数、财政收入等指标来评价经济发展状况,万元GDP耗水、万元GDP能耗、万元GDP建设用地等指标来衡量宏观效益,用空气质量指数、城市河流水质达标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考核环境保护情况,用就业率、最低生活保障率、受教育人口比重、万人医生数等指标反映社会和谐程度。

    附件(背景材料):1、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沿革及其主要内容
    2、国内外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情况。


附件1: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沿革及其主要内容

    1、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出的背景
    以绿色GDP为核心指标的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国际上简称为SEEA,也称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适应可持续发展观的需要而产生的。
    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空前的挑战。7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后,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渐被世界各国政府广泛认同,人们开始意识到使用GDP这一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存在明显的缺陷,这主要是GDP没有反映自然资源耗减的成本和环境污染的代价。一些国际专家和学者强烈呼吁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弥补GDP核算中的不足,在GDP的基础上建立绿色GDP核算制度,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真实、科学的数据依据。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90年代初联合国统计司和环境规划署组织了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及一些国家开展了SEEA的研究与实施工作。
    2、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内容
    SEEA主要是在联合国的主持下形成和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已经有了1993-SEEA、 2000-SEEA和 2003-SEEA共3个出版物,它们分别标志着SEEA发展的不同阶段:
    1993-SEEA对以往资源环境核算领域不同学派的观点进行了综合归纳,整合了以前讨论和应用中的不同概念,首次提出了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的基本理论与框架,阐述了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核算内容,确定了SEEA的基础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SEEA是一个临时版本,实践操作性相对较差。
    2000-SEEA把SEEA理论框架推向实际操作,提供了具体核算的方法,介绍了一些实验证明可行的模块,强调各国可以根据本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和自身的数据基础条件有选择地、分步骤地实施SEEA。2000-SEEA已成为各国实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操作指南。
    2003-SEEA在对各国的实践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各种资源环境核算方法的具体指导,对SEEA的内容做了进一步的归纳和扩展,将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内容归并为四组帐户:经济与资源环境间流量的实物与混合帐户;环境保护支出帐户;资源环境资产存量及变化帐户;对传统的经济总量调整的帐户。2003-SEEA更加明确指出,该体系的最大价值和功能在于它可以用于很宽范围的指标开发,为经济领域和环境领域的决策者提供政策分析选择。
    从SEEA的三个版本的建立和发展进程可以看出,1993-SEEA提供的是理论框架,2000-SEEA提供的是操作指南,2003-SEEA则是实践经验的总结,SEEA已从理论走向实践。但就目前来看,SEEA仍然还是一个处于研究过程中、不成熟的“临时版本”,其中一些内容至今还存在争论,有待于今后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附件2:

                                   国内外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情况

    1、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在国外的实践。
    (1)挪威、芬兰、法国等国家开展了资源环境实物核算,逐步建立了自然资源核算账户。
    挪威1978年开始建立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渔业资源以及空气污染、水污染的核算,并建立了详尽的统计制度,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芬兰继挪威之后,也建立起了自然资源核算框架体系,其资源环境核算的内容有三项:森林资源核算、环境保护支出费用统计和空气排放调查,森林资源和空气排放的核算采用实物量核算法,环境保护支出费用核算则采用了价值量核算法。
    法国建立了针对空气污染、废物、废水的环境保护账户、生物多样性账户、核废料管理账户,以及一个独特的账户——遗产账户,主要是指代际遗传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但目前尚未得到一个全面的遗产数据。
    (2)日本、美国、墨西哥等国在联合国等组织研究的综合经济环境核算体系(SEEA)的框架基础上,进行了环境经济核算的探索和实践。
    日本由国家环境研究院主要负责环境核算工作,从1991年起开始研究和建立环境核算体系和相关指标。目前,日本已建立了一个包括实物量和价值量核算的、比较全面综合的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又称国民环境经济核算矩阵。日本对1985-1990年绿色GDP进行了估算,主要是考虑和扣除了地下矿产资源耗减成本、土地使用成本、废水和空气污染成本以及固定资本的消耗。
    美国的资源环境核算的时间虽短,但也有了重要的基础。美国环保局从事污染控制、有毒化学物的排放等环境统计工作,美国世界资源所负责自然资源实物量的资产统计数据,如森林、矿产、渔业、野生生物等,目前已经建立了国家自然资源流量账户。此外在SEEA的框架基础上开展了环境经济核算,包括环境保护支出、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核算。
    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取得突出成果的国家。1990年在联合国的支持下,建立了石油、土地、水、空气、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实物量和价值量的账户,测算出石油、木材、地下水的耗减成本,另外还进行了环境退化成本的核算,由此测算出扣除了这两类成本的绿色GDP。
    由于资源环境核算在估价方法和资料来源方面的巨大困难,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就全部资源耗减成本和全部环境损失代价计算出一个完整的绿色GDP,在各国研究案例中,大都限于局部的、特定的资源环境领域,而且多是集中在实物量核算方面,一些国家测算得到的绿色GDP数据,也只是扣除了部分资源环境成本,并且仅作为分析参考,未作为各国政府正式数据使用。
    2、国内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近年来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保局、林业局在有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国家统计局已经组织开展的项目有:(1)在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新设置了附属账户——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制定了核算方案,试编了2000年全国土地、森林、矿产、水资源实物量表; (2)与挪威统计局合作,编制了1987、1995、1997年中国能源生产与使用账户,测算了中国八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并利用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并预测未来二十年中国能源使用、大气排放趋势;(3)在黑龙江省、重庆市、海南省分别进行了森林、水、工业污染、环境保护支出等项目的核算试点;(4)目前国家统计局与国家环保局合作,在经过近一年的共同研究后,现已提出了初步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并在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就框架的一部分在十个省市进行试点。
    各省市对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研究。黑龙江、海南、重庆作为国家试点进行了森林资源、水资源、工业污染损失等项目的核算,如重庆市进行了工业企业内部环保支出调查、污染物治理成本测算、环境降级成本测算,并进行了仅考虑工业污染的绿色GDP核算。浙江、海南、安徽、吉林、黑龙江、福建、山东以本省建设“生态省”为契机,开展了一些与资源环境核算相关的课题研究,探索建立地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广东省统计局课题组
组长:卜新民
成员:幸晓维、刘智华、何  婷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