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

 

值得借鉴的世界城市经济带发展经验

 

    专家称:“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是文明的中心,是社会财富的聚集地。”城市及城市带的加速发展是未来几十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基本趋势。如何构思城市及城市带的进步,必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大中城市向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大幅度提高。在大中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发展的带动下,一些城市经济带或称经济圈正在逐步形成,例如以上海、南京、杭州、无锡、苏州等城市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带、以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青岛、包头、秦皇岛、大连等城市组成的环渤海城市经济带;以广州、深圳、珠海、汕头、福州、厦门等城市组成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带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另外,在这些大的城市经济带之外,各个中小城市在自身的发展中,也形成了本身带动其他小城市或乡镇经济发展的城市经济圈或经济带。
    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很明显特征就是城市群、城市带、都市圈的涌现。目前国外已经形成了五大城市带,加上国际上公认的我国以上海为核心的有16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等六个大城市带构成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和重心。在国内,珠江三角洲城市带、京津冀都市带正在崛起,中国区域经济的加快发展,符合了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我国城市经济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一些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经济发展之路。

    大城市经济带的发展规律
    上世纪50年代,城市带概念是由法国著名地理学家简·戈特曼首先提出,简·戈特曼在对美国东北沿海城市密集地区进行研究时,提出了“城市带”的概念,认为城市带应以2500万人口规模和每平方公里250人的人口密度为下限。城市带是城市群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其规模是国家级甚至国际级的。
    现在,城市带,又称城市群,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现代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展城市之间的联系,共同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目前全球已有美国以纽约为核心的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北美五大湖城市带、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带、欧洲西北部城市带、英国以伦敦为核心的城市带和中国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带等六个对世界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城市经济带。据资料显示六个城市带:
    1.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该城市群从波士顿到华盛顿(即波华城市带),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几个大城市及众多中小城市,面积约13.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500万。这是美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和商贸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
    2.北美五大湖城市带:该城市群分布于五大湖沿岸,从芝加哥向东到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并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这是美国和加拿大工业化程度最高、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该城市群与美国东北沿海城市群共同构成了北美的制造业带。
    3.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带:也称为东海道城市群,一般指从千叶向西,经过东京、横滨、静冈、名古屋,到京都、大阪、神户的范围。面积3.5万平方公里,人口将近7000万。
    4.欧洲西北部城市带:由大巴黎地区城市群、莱茵——鲁尔城市群、荷兰——比利时城市群构成。主要城市有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安特卫普、布鲁塞尔、科隆等。面积14.5万平方公里,人口4600万。
    5.英国以伦敦为核心的城市带:以伦敦
——利物浦为轴线,包括大伦敦地区、伯明翰、谢菲尔德、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大城市以及众多小城镇。面积4.5万平方公里,人口3650万。是英国产业密集带和经济核心区。
    6.中国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带:这个城市群由苏州、无锡、常州、扬州、南京、南通、镇江、杭州、嘉兴、宁波、绍兴、舟山、湖州等城市与上海一起组成。面积1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7200万。
    在世界六大城市带中,西方发达国家占了5个。这些城市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不断治理变迁的历史过程。
    城市的经济主要构成是生产与流通,这是文化的融合、支撑的作用,城市经济发展是流动力、生产力、文化力的共同结果,是力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城市经济带的形成首先取决于领头羊大城市的发展因素。专家指出,大城市作为现代的大都会、城市带的领头羊,西方发达国家大城市最成功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一是金融中心,现代经济中金融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伦敦成为一个大城市带的中心,成为英国甚至欧洲的经济中心。
    二是交流、研发中心,要有一流的大学、一流的研究机构。能够产生一流的人才和有一流的学术交流基地。
    三是发达的工业能力,主要表现为产品的设计、产品的推广、产品的广告等方面。是一种创造性的产业,创造性的产业不同于现在的基础制造业。
    有专家指出,作为城市带联系的城市,在国际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受到不断增长的经济、文化生活全球化的影响。传统的城市体系基于国家的框架,分为首都、区域中心、地区等级别情况;随着经济全球化,将城市融入世界生产、流通、交换系统的机制之中,传统的城市体系的框架也随之改变了;城市作为城市系统的一部分,不是按照传统理论的领土的连续性,而是建构在功能节点(中心城市) 以及节点间的轴(商品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之上,从而确立城市经济化作用地位。城市要想在全球化背景下运作必须建立与其他城市的联系,允许城市在更宽的框架里运作,不断增加城市之间的依赖与互补,逐步形成城市经济带。良好的流通环境也是大城市带发展的必要因素之一。
    城市经济带的形成重要条件之一是建构城市网络。学者认为,建构城市网络是在一个国家内形成更牢固和平衡的空间结构、增加凝聚力的基本要求。自1985年至90年代,城市网络几乎成了大部分中心城市不可避免的战略。城市网络的目标主要考虑以下几点:产生面向第三种力量的通道;团结微小的领土区域、经济、政治和人口空间,以产生和优化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效益,加强通向边缘区的基础设施;在国际系统中定向,以便接近和利用不断增加的信息、交易经验和技术;实现领导职能;通过该网络,为各城市在更大的作用空间定位。总之,城市网络是通过把城市体系的各城市带进更宽广、更密集的关系领域,以提升其地位的工具和机制。专家认为,自70年代早期以来,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城市体系逐渐成为一个与此相关的重要尺度,城市网络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策略。在大城市带中经济、文化、信息、行为方式的全球化与通讯系统的发展与普及密不可分。
    专家指出,“城市带”这一称呼体现了城市间的功能互补,“城市连绵带”强调了各城市之间的逐渐过渡,反映了中心城市范围的延伸和功能的辐射。在世界发达国家发展城市带所取得成功的经验中,他们无不选择了慎重扩大城市规模,而推行功能化分区的办法,强调各个城市间的协调与共同繁荣。
    一些学者认为,美国的兴起,与美国城市带发展密不可分。从以纽约波士顿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来看,从上个世纪上半叶开始,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高度集中,并且形成了政治中心集中在美东地区。从工业化高速发展的社会开始,机动性,劳动力、中心化等功能突出显现。出现了纽约、费城、波士顿、巴尔的摩成为了美国与世界的进出口中心,资金在这里高度积累并且迅速升值;纽约、波士顿、费城等地大量聚集政治精英的现象。
    专家指出,城市带的历史,也是现代化过程中管理观念变迁的过程。以纽约波士顿为中心的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带也经历了三次重大调整。1921年第一次调整主要是向郊区扩散,办公区大量外迁,此次调整带来了城市规划铺张、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1968年的第二次规划,主要是建设区域规划的总原则,包括建立多个城市中心,协调新城市与保持区域总体自然状态的关系,但是此次规划最后被认为是失败的,因为土地利用效率降低,城市“空洞化”现象再现等多种问题此起彼伏。
    据介绍,在日本,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城市带,也在20世纪90年代末经历了政策调整的过程。在1998年3月,日本第五个首都带建设规划方案出台,这个方案的重点是尊重各区域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的选择,提出了“参与与合作”的战略。其中东京都市带集中了全国工业企业和就业人员的2/3;占据了国内工业产值的3/4,国内生产总值的2/3;大阪城市带则有“商业的大阪、文化的京都、港口的神户”之说。中京城市带以名古屋为中心,四季景致优美,服务设施良好,吸引着各国的观光游客。
    有专家分析,通过对国外有关城市带域经济空间扩散的分析和研究表明,城市带域经济的扩散通常遵循三个方面的规律。
    一是蔓延扩散规律,是指城市带域经济以中心城市为核心,逐渐向周围地区延伸、推进,从而不断扩大城市圈域的半径。随着中心城市与大城市带域经济的发展,其城市带势能越来越强,有促进使其辐射的区域更远。如英国伦敦城市带域的发展。
    二是轴向扩散的规律,是指城市带域经济沿着一定方向(通常以交通主干线为主)向外扩散的过程。世界上许多大城市带域经济都是按这种规律扩散的。如日本的大阪——京都城市带域的发展。
    三是点状融合规律,是指各中心城市相邻城市加速发展,而逐渐从次级中心发展为中心城市,并通过蔓延扩散或点状扩散后与原中心城市融合,形成更大一级的城市经济带。一般而言,由于大城市发展的地域极限,使得某些大城市经济带,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得不大量发展次级中心,或者由于其他多种原因使次级中心迅速发展,最终都会促进城市经济圈之间、城市经济带之间相互融合。如美国东北沿岸城市经济带和英国伦敦——利物浦城市经济带都是若干点状城市经济带按融合规律而形成的。
    专家指出,现代城市带,实际上是在全球化进程中保持科学发展的治管能力的体现。世界城市经济带的发展,一是体现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扩大地区竞争力的视野,二是阐明了共同繁荣的重要性,三是展示了“再连接,再中心化”的总体发展道路。
值得借鉴的城市带发展实例
    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一份考察报告指出,在美国,高度发达的城市群,为美国经济注入了持续的发展动力。该报告是这样描述的:美国是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80%以上的人口住在城市。据美国最新人口普查统计,全美人口已达2.8亿,农业人口不超过2.5%,全国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共有78座,10万到20万人口的城市有131座。这基本是按行政辖区的人口多少而定,并不完全反映各大城市的实际规模。因为美国的许多城市,特别是老城市,行政辖区偏小,只管市区,或只管部分市区。市区的另一部分和郊区市镇,由另外的县市管。例如,波士顿的市辖区只有125平方公里。哈佛大学所在市区与波士顿市中心尽管有地铁相通,联系非常紧密,但行政上却归另一市,因而这些市区和郊区实际上是大城市的组成部分。为此,美国联邦统计机构又使用了“都市区”(又译大都会区或大市区)的概念。即都市区至少有一个5万人以上的城市、或总人口在5万人以上的孪生城市,并包括在社会和经济上与中心城市联成一体的相邻各县。按此定义,美国共有43个100万人口以上的都市区,居住着总人口的54.4%。其中300万人口以上的都市区有13座,即:纽约、洛杉矶、芝加哥、华盛顿、旧金山、费城、波士顿、底特律、达拉斯、休斯敦、迈阿密、亚特兰大和西雅图。
    从城市分布看,美国东北部地区城市最为集中,形成一个城市连绵带,像“城市的海洋”。这个庞大的都市带北起波士顿、南到华盛顿绵延700公里,宽约100公里。
    五大湖南部的工业地带,都市化程度也很高。从密尔沃基开始,经过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到匹兹堡,形成又一个城市连绵带。许多大城市地区已经连成一片,往往这个城市的延伸部分也是另一个城市的发展部分,卫星城镇和工业区相互交错,已难以分辨是哪一个城市的郊区了。
第三个城市连绵带在加利福尼亚州。它北起旧金山湾区,经洛杉矶、圣地亚哥直到墨西哥边境,形状像个哑铃。这三大城市连绵带,规模都在世界前列。其中“波士华氏”是美国也是世界最早最大的城市连绵带,是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加州是美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州,人口3387万,国内生产总值等均居全美第一,它的城市化水平达到90%,高居美国各州之首。如果将加州作为一个国家看待,那么,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可列第七位,与中国难分伯仲。由此可见加州城市带在美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在美国,城市的概念不仅仅是行政区划的界定,实际上还包括着经济区域的内涵。美国西部城镇发展已形成了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主的城市群。
    洛杉矶人称“天使城”、“车轮上的城市”。今天的洛杉矶有多大,很难用我们的城市辖区概念界定它。在行政上有两个洛杉矶概念,狭义的叫洛杉矶市,广义的叫洛杉矶县,也就是说洛杉矶市是洛杉矶县的一部分。仅是洛杉矶市,辖区就有1216平方公里,人口344.9万,面积大过纽约。但仍有大片建成区未包括在该市行政区域内。有好几个市镇被洛杉矶市包围,但他们却不愿放弃独立,因而成为市中市。所以用洛杉矶县,即洛杉矶——长滩都市区来表达市区范围更接近实际。它包括88个市镇,面积达10541平方公里,人口915万。近几年,都市的发展又超出了洛杉矶县的范围,比如迪斯尼乐园就建在毗邻的外县——桔县。今天的都市区,已扩展到5个县,157座市镇的范围,名叫洛杉矶——里佛赛德——奥兰治县大都市区,人口1530万,占加州人口的45%,可以说是加州经济的核心地带。这才是广义的大洛杉矶。就建成区来说,南北宽80公里,东西长140公里。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美国的“硅谷”其本名叫圣克拉拉谷,历史上这个谷地只是一片果园。位于旧金山以南,由16个市镇所组成。斯坦福大学就在其北部小城帕洛阿尔托附近,蜚声世界的“硅谷”的兴起,斯坦福大学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至今仍是硅谷的智力支柱。硅谷中最大的城市是圣何塞,号称硅谷的首府,40年前只是一个不到10万人的果区小城,现人口已达81.7万,超过旧金山,跃居美国第11大城市。都市区包括整个硅谷在内,共155.7万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充满活力的小城市和小城镇群带。圣何塞距旧金山以南70多公里。从斯坦福大学到圣何塞这20多公里的地带,高科技企业最为密集。硅谷每天汇集近万名博士,约占加州博士学位人员的1/5。
    据媒体介绍,城市是工业的载体,现代工业都是依托城市而展开的,美国也是如此。到20世纪初,随着美国工业化繁荣的出现,在西北太平洋沿岸到大湖区,形成了连绵不断的城市群,这些城市群共同集中或依赖于制造业生产活动,并在生产职能上高度分工,形成了巨大的制造业产业带,构成了美国延续到今天的区域结构框架。到1988年,美国共有19252个城市,居住着1.5亿以上的人口,占美国总人口的62%。
    美国虽然有许多大城市群,但美国城市的特点是,在众多的大城市群中大城市并不多。1988年,全美25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在全部城市人口中所占比重只有28.8%,其中2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只有3个,人口只占9%;100-2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只有4 个,人口只占3.6%;而5万以下人口的城市却有693个,人口占到45.5%。
    与美国相比,日本城市的特点是大城市所占比重要高得多。1985年,日本有城市人口9321万人,只相当于美国的53%,但是却有1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11个,比美国多5个,2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4个,比美国多1个。其中最大的城市东京有840万人,比美国最大的城市纽约还多出100多万人。1985年,日本有1/4以上的城市人口是居住在100 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美国则只有1/8。而日本有近40%的城市人口是居住在人口40万以上的城市,美国却只有23%。
    据专家介绍,从二次大战后到70年代中期,是日本完成工业化的时期。日本以大都市带为特征的区域经济结构并不是过去就存在,而是一个随工业化的完成逐步形成的过程。从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各地的人口不断向三大都市带集中,各大都市带内部的各类产业也在随着日本工业化的推进逐步发展,逐渐整合。从名古屋和阪神都市带,以及都市带外其他地区与东京都市带之间制造业结构的相关度系数看,名古屋都市带的产业结构在不断向东京带靠近,阪神带则保持了比较稳定的接近水平,而都市带以外地区与东京带虽有接近,但与名古屋和阪神都市带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日本区域经济特点是人口和经济高度集中于三大都市带,在日本的工业化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东京、名古屋和阪神三大都市带,1985年,三大都市带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1.7%,却集中了全国63.3%的人口和68.5%的国民生产总值。
    日本都市带经济的最显著特点是,虽然在城市带内各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非常密切,但三大都市带之间的经济联系却并不发达。例如在日本的物流活动中三大都市带之间的货流量只有1.5%。分工是交换和流通的基础,产业结构有差别才有分工和互补的要求,才会产生运输需求。三大都市带之间的货物交流量少并不是因为日本的货运量小,日本是世界上交通运输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都市带之间的经济交流少的原因是日本三大都市带之间产业结构相近,因而经济相对独立,互补性小,运输需求少。

    发展大城市带应注意的问题
    发展大城市带对国家经济注入了持续的发展动力,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国际经验表明大城市经济带的发展中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研究、并加以解决。美国城市经济带发展比较成功,据报道,美国三大都市带的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非三大都市带的一批大都市的人口增长速度。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第一,美国作为大国,大都市带在全国人口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适度。三大都市带人口之和为9000多万,增长余地不是很大。在总人口中比重约占1/3。三大都市带GDP占全国比重为1/3强,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有限。
    第二,重视大都市带的同时,发展许多大都市区,并在全国不同大区相对均衡分布。
    第三,各大都市之间和与非都市区之间相对均衡发展,发展水平相差不大。
    第四,全国八大区总体发展水平相近。
    从去年江苏南通市的大城市带高层论坛我们了解到,21世纪事实上是超大型城市世纪,世界上有23个超大城市,到2005年会增加到36个,到2006年在这些城市的人口会达到3亿。大城市带的形成必然伴随着人口的集中、生产的集中、消费的集中、基础设施的集中等等。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是好事,但同时伴随着大城市带的飞速发展,有时也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过快的发展、过热的投资会导致基础资源、基础能源的短缺,并引起相关消耗类商品价格的攀升,从而加重普通老百姓的负担,并加大对货币贬值的压力,进而引起连锁反应,如就业机会下降等,这是在城市发展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因此,大城市带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一些特定的问题。
    首先,大城市带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环境问题。美国洛杉矶市副市长凯伦·布莱克维指出,大城市圈占土地面积的2%,水资源的60%,释放二氧化碳达到80%,所以对于大城市圈,环境保护非常重要。从1919年到2025年世界人口增加到了50亿,趋势还在继续,所以,应当更好地规划城市和使用土地。
    其二,大城市带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环境问题。英国首相布莱尔的经济顾问汤姆·坎农指出,城市发展中的软因素,是人的因素,城市的未来完全取决于软因素。推动大城市带的发展依靠人的力量,推动大城市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也要依靠人的力量。因此,为人在城市中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十分重要,那么就应当提供便利的交通,健康、环保的城市环境,使城市中的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理想的生活空间。
    加拿大魁北克市市长、北美五大湖城市带市长协会会长让·保罗·拉利耶认为,任何一个大城市带的发展都非常依赖人的因素,而高素质的人员的出现依赖于发达的教育。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尤其是产学研相结合,能够使大城市带人才储备充沛,并可以因此获得长期发展的不竭动力,获得与世界其他大城市竞争或平等对话的资格。
    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认为,发展大城市及大城市带,要注重解决就业问题、健康问题、教育问题及其他基础设施问题。所以,大城市带也要有所提倡有所限制,它的发展要注意与其自身的定位相协调。包含众多大中城市甚至是小城市的大城市带,如果发展不均衡,必将导致贫富分化,而大城市带与外围发展的不协调,也是十分危险的,甚至会引起社会危机。所以政府应采取措施极力避免,让大城市带协调、健康地发展。
    英国大伦敦市首席执行官安东尼·梅尔说,当前,全球的大城市带发展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比如,越来越多的人拥到城市,居住,房价不断上涨,人们买房困难增加;城市设施已经不足以支持城市的迅速发展,公众需要更多的公园、绿地、广场、开放的空间;垃圾的处理成为一项难题;中国、印度等国中产阶层大量出现带动大规模的旅游,也会给欧洲等地的大城市带带来很大压力;最后一个挑战,就是所有大城市带都面临着社会两极分化的趋势,因为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许多贫困人口拥到这里寻找工作,这个问题不会在短期内消失。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指出,研究这些区域一个个“经济神话”的经验,吸取其发展中的教训,从中可看出大城市带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研究大城市带中城市之间的联系,研究“带”如何产生和发挥作用,“带”对整合各种资源,消除城市间贸易壁垒、实现投资便利,以及克服行政区划给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体制性障碍等都将有着现实意义。欧盟已迅速扩展到25个国家,消除贸易壁垒,成为一股强大的经济力量。同样,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经济贸易区也已经或正在形成。而中国受现行的行政区划体制限制,造成了不少城市之间资源、资本的“内讧”。当务之急就是,克服因行政区划形成的障碍,解决各自为政的“诸侯经济”弊端,构建没有行政干预、地方保护主义的自由经济区和城市带,使得全球生产供应链在中国得到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转。否则,产业转移就无法顺利进行,转到一个城市就会停止了,转不动了。
    对于在大城市带发展过程中应该把握的方向问题,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研究员牛文元指出,在城市系统的功能中,应该把能量流、人口流、资金流作为统一体考虑,在城市和大城市带中得以充分的表现。应该把世界顶级的技术应用到各行各业中,以提高城市本身的活力。城市化进程必须努力创造就业机会,以人为本,把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人的住房环境、素质的提高放在城市功能的首位。还要做好城市的规划,尤其是大城市带的规划,这将对未来城市的发展起到指导性作用。
    对于这些问题,各个大城市带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解决,对此应该抓住两个原则:(1)在大城市带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让市场和有计划的规划相互补充;(2)中心地区的容纳能力有限,从长远角度看,大城市带应该开发出多个次区域中心。
    用拉莫斯的话说,当今时代,大城市带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展示舞台,而且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每个城市带都必须研究和发现自己的发展模式,同时必须找到共同分享的经验与方法。


背景知识
大城市群(带)
    大城市群(megalopolis,又译大都市连绵带,大都市经济圈)是现代经济中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首创。1961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他出版的《大城市群》中首先使用了大城市群这一概念。当时他把美国东海岸5个大城市圈连接成了一个有3000万人口的地区,总称为大城市群或大城市带。今天,大城市群的基本概念可以认为是多个大城市圈(带)聚合而成的一个高密度、关联紧密的城市空间。
    按照戈特曼的理解,美国东部北至波士顿南至华盛顿的这个城市带便被称为“波华城市带”,为世界大城市带之首。以日本东京为中心的“三湾一海”5万多平方公里工业带为世界第二大城市带。中国的长三角沪宁杭地区被列为世界第三大城市带。
    国内学者是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推广都市经济圈或带的理论。大多数学者将都市经济圈或带定义为:以一个或多个经济较发达并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包括与其有经济内在联系的若干周边城镇,经济吸引和经济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相应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地域范围。都市经济圈或带的基本特征是高聚集、高能级、开放型。
 

作者:山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