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

 

就业:考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中国的就业压力可能会在今明两年达到最大值,此后将逐步缓解”,这是国家发改委与世界银行近日完成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与政策研究”项目研究得出的结论。“十一五”开局之年,就业问题首当其冲地摆在了各级政府的面前。
    就业问题早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除将就业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目标外,今年还专门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就今年的宏观政策对就业的影响而言,尽管进一步控制投资过热,客观上对增加就业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由于宏观政策的连续性,保证了经济的平稳增长。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2%,比去年同期加快了0.3个百分点,处在经济潜在增长区间的上限,保证了就业总量的增加。如果这一势头继续保持下去,今年将可净增就业岗位800万个。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6%,增长速度与上年同期持平;第二产业增长12.5%,增长速度同比加快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8.7%,同比加快0.7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宏观调控优化了产业结构,将有利于就业的增长。
    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5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8%;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1%;帮助“4050”人员再就业2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8%;3月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与上年底持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称,从当前的发展趋势看,通过各地、各部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提高就业再就业资金使用效益,到6月底,新增就业人数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有望做到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
    但是在这些积极的努力背后,今年的就业再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劳动力供给量的迅猛增长已使就业再就业工作难以“负重”。今年我国新成长劳动力的供给升至峰值,预计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将达到2500多万人。与迅猛增长的供给量相比,就业岗位的增加却显得严重“入不敷出”。估计今年可提供1100万人就业,供求缺口将达到1400多万人。
    高校毕业生总量加大,也使本来就“僧多粥少”的就业岗位压力大增。据统计,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13万人,比上年增加了75万人,增长22%。
    汹涌澎湃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军,更使今年的就业工作“雪上加霜”。有关部门预测,今年全国劳动力供给增量中,约有60%是农村新增劳动力。119个城市劳动力市场提供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外来务工人员占了失业求职人员比重的33.2%,排在首位。与去年四季度相比,外来务工人员的比重上升了4.9个百分点。来自统计部门的数字也显示,一季度农村常住户中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1%。
    在劳动力市场总体供给仍大于需求的情况下,我国劳动力结构性矛盾日显突出。一方面是适应当今知识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和技术工人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是低素质的劳动力供给却又绝对过剩。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上海市机械加工技术人员招聘人数0.92万人,求职人数仅0.53万人。用人单位共招聘数控机床工近4000人,开出的月薪最高达6000元,但前来应聘的工人不到1000人,高技能人才呈“供不应求”之势。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很重视就业。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和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人数大量增加,不少国家就业形势极为严峻。2001年底,国际劳工组织专门召开“全球就业论坛”,并通过了“使经济增长和繁荣的潜力得以发挥的基本条件是,生产性就业被置于经济和社会政策的核心位置,使充分的、生产性的和自由选择的就业成为宏观经济战略和国家政策的总目标”的《全球就业议程》。可见,就业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就业问题均已被各国政府列入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之一。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正逐步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中,由于资本、技术对劳动的替代,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已明显减弱。据有关部门测算,20世纪8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创造240万个岗位;90年代以来,只能创造70万个岗位。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将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正在考验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尤其是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物价水平增势平稳、国际收支相对平衡的情况下,促进充分就业应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个“优先指标”。我们要把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放在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放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这样一个高度来考虑,采取一整套积极的就业政策有效解决我国因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转型带来的失业问题,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确保实现就业的增长,逐步建立符合促进就业增长的长效机制。因为在就业的背后,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只有解决好就业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进而达到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是我们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
    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的同时,还有一个机遇摆在我们的面前。目前,我国正处在人口年龄结构的“黄金时代”,即“人口获利期”,其特征是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例高、老年和少年等被抚养人口所占比例低,而且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有专家测算,从2006年开始算起,我国大约还有24年获取“人口红利”的机遇。这一时期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如果我们能抓住“人口红利”的机遇期,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加大对教育、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投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人力资源这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就能把“人口红利”期的机遇,变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反之,如果我们失业率居高不下,“红利”就会变成了“负利”,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关键是政府如何把握住机遇,扬长避短,采取对症下药的积极就业政策,变压力为动力,以保证经济社会发展沿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前行。
 
本报记者 石方川/文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