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

  
——十六大以来我党的重大理论创新  
  
  

    话题缘起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面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思路,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理论成果和理论创新,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同时,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新境界。这些理论创新成果紧紧围绕着时代主题而展开,紧紧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而展开,紧紧围绕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而展开,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特刊发专家的学习体会和研究心得,供读者参考。

  科学发展观:党的理论创新的核心内容  
  
  【理论精华】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理论背景】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课题。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中国国情,对发展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这些理论指导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和世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国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发展理论与发展模式受到了挑战:一是粗放的发展模式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凸显,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弊端日渐明显,经济结构失衡加剧;二是区域发展不协调,特别是城乡差距过大,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增多;三是社会发展滞后。
  
  【理论思考】

  这些发展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引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考:为什么在经济较快增长的前提下,还会出现诸多发展问题?怎样才能在今后的发展中避免出现这些问题?在全党思考的基础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集中全党的智慧,提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

  2003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最早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7月28日,他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好地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10月中旬,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至此,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基本内涵已经明晰。
  
  【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使各方面的发展相适应,各个发展环节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要求总揽发展全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注重实现良性互动,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理论意义】

  科学发展观系统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理论创新的核心内容。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一切理论创新,主要是围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基本要求展开的。  
  
  构建和谐社会:升华了执政治国理念  
  
  【理论精华】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理论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各项社会建设得到了充分发展,各种社会关系进一步协调、理顺。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利益分配机制的调整,传统的不和谐因素凸显,新的不和谐因素增多。
  
  【理论思考】

  社会和谐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与条件,更重要的是,社会和谐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因此,化解利益矛盾,推进社会协调的历史任务,无可选择地摆到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潮流,及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付诸实践。

  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第一次全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主要任务等。他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标志着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成熟。
  
  【理论成果】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能够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一个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人们能够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相处、民主协商、自由发展的社会;一个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既然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一种属性,它就必然渗透或体现在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以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科学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发展与和谐是一对矛盾,没有发展,社会陷入贫困化,不可能走向和谐,贫困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甚至社会冲突最根本、最普遍的原因;而发展是一个打破平衡的过程,将引发诸多社会矛盾、社会问题。追求和谐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也有赖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科学发展观也是和谐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都是为了和谐。社会要和谐,必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制度创新是和谐社会的保障。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要靠制度来保障。当前,我们要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保障社会和谐的各项制度,推进户籍、就业、人事、社会保障等方面体制的改革,确保所有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支撑。和谐文化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理念来引导,需要和谐文化精神来浸润,需要和谐文化力量来凝聚,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理论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它表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党的执政理念、治国理念和治理社会理念发展和升华的表征。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指南  
  
  【理论精华】

  党的执政能力的主要方面: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理论背景】

  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之一。建党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党的自身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形成和积累了系统的党的建设理论。

  十六大以来,党自身组织结构、思想状态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党的执政环境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给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认真总结了党执政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经验,站在历史和时代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两大战略任务。
  
  【理论思考】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充分利用所面临的难得机遇、正确应对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从而完成所担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课题。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方面: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决定》强调,新时期党的自身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始终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既要一以贯之,又要与时俱进。这就决定了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就是基于对这个重大课题的深刻认识,也是基于对解决这个重大课题的战略思考。
  
  【理论成果】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涵十分丰富。具体包括:党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先进性建设,在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党在治国理政方面的先进性建设,在促进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党在奋斗纲领方面的先进性建设,在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党的组织和党的队伍方面的先进性建设,在夯实组织基础和培训领导骨干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在党风廉政方面的先进性建设,在作风和形象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党内制度体系方面的先进性建设,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是统一的。胡锦涛深刻论述了保持党的先进性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之间的关系,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要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之中,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
  
  【理论意义】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战略思想的提出,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新时期党的自身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与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行动指南。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跳出“三农”思考“三农”  
  
  【理论精华】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理论背景】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城乡关系历来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核心问题。随着中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中国农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保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增加等,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正因为如此,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想。
  
  【理论思考】

  早在200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就提出了对农业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指出我国从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发展阶段,这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摆在“十一五”时期主要任务之首。2006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系统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意见》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针。至此,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基本形成。
  
  【理论成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意味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在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选择合理的路径。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新农村建设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注意发挥各方面积极性。
  
  【理论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农村工作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它一方面继承了我们党正确处理城乡关系、高度关注“三农”问题的思想;另一方面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强调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政府和农民自己的事情,也是包括城市在内的全社会的事情,从而跳出了就“三农”问题思考“三农”问题的历史局限,拓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视野。
  
  构建和谐世界:对时代主题的新认识  
  
  【理论精华】

  人类应当努力实现和平、安宁、公正、相互尊重和共同繁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达到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睦相处
  
  【理论背景】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提出的国际关系理论,在处理国际关系、推进中国自主外交的进程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智慧光芒,至今仍然照耀着国际社会。人类社会进入新世纪,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快,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因素。如何应对新的国际形势,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是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理论思考】

  2005年4月,在雅加达召开的亚非峰会上,胡锦涛以国家主席的身份首次提出了“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的主张。同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胡锦涛主席系统阐述了“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理念。12月31日,胡锦涛主席又在北京发表了题为《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年贺词,向世界传达了中国追求和谐世界的崇高理念。
  
  【理论成果】

  建设和谐世界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探索。构建和谐世界表达了人类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坚持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核心理念,实现不同文明和谐发展,实现全人类和谐进步。在这个充满风险、冲突的全球化时代,人类应当努力实现和平、安宁、公正、相互尊重和共同繁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达到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睦相处。

  建设和谐世界是对时代主题的新认识。胡锦涛指出:“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这一科学判断在传统“和平与发展”主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合作”的内涵,使和谐世界的理念获得了时代主题的支撑。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实现各国和谐共处,才有构建和谐世界的可能。

  建设和谐世界体现了内政与外交的统一。中国政府关于和谐世界的构想,是其关于和谐社会构想的延伸和拓展,两者之间在价值目标与政治逻辑方面的一致性,我们可以通过中国政府关于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构想中清楚地看到。
  
  【理论意义】

  “和谐世界”新理念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它继承了新中国外交的传统,又适应了国际形势与我国国际地位、国际影响的深刻变化。这一理论不仅对中国的外交思路与政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必然在国际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  
  
  【理论精华】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理论背景】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在艰苦条件下克敌制胜的有力武器。从毛泽东提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到邓小平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再到江泽民主张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体现了我们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注和重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的思想文化状况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这就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给传统的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观点与实践措施: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理论思考】

  2006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发表讲话,深刻阐述了新时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并具体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标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有机地统一起来,为各民族、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

  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之后,经过逐渐发展完善,形成了更加系统、更具前瞻性、全局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
  
  【理论成果】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主次分明,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在这一整体中,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也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指明了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方向和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理论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之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提出,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创新和升华。  

  本专题作者:

  谢迪斌(广东工业大学教授)、陈金龙(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