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

 

我国存款准备金调整的效应分析


  

    [摘要]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根据规定将其有关存款和负债按照一定比例交存到中央银行的部分。为了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在2007年多次使用存款准备金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进行调整,由此存款准备金已由货币政策调控工具转变为调控基础,成为我国控制货币信贷数量,减少货币市场流动性,限制货币替代和资本流出入的重要手段。

  (中经评论·北京)2007年12月25中国人民银行为贯彻中央12月5日经济会议精神,防止2008年宏观经济的过快增长,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决定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达到了14.5%。这是人民银行2007年内第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创下了我国自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的最高点。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一国中央银行调整宏观经济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一般被视为货币调控的“猛药”,很少被各国中央银行经常动用。面对中国当前严重的流动性过剩这一难题,从2004年开始不断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就成为我国央行动用的最频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于此次准备金调整能否起到宏观调控的效果已成为我国经济各个层面关注的焦点,也为金融理论界选择货币政策的方向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目前我国总体经济状况来看,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健康发展的最大威胁主要是流动性过剩问题。流动性过剩问题是造成我国信贷规模失控、通胀加剧的根源所在。提高存款准备金的主要作用是减少银行的可用资金,控制贷款增速,减少全社会的流动性。据测算,上调1个百分点后,可一次性回收流动性近4000亿元。
  
  一、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降低央行的外汇风险
  
  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2007年全年人民币已累计升值达7%,已远远超出市场预期。根据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专家预计2008年全年将升值达10%。人民币汇率上升加大了我国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外汇储备实际资产大大缩水。为此央行在2007年7月30日在加大存款准备金调整的同时首次要求总部驻京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必须用外汇交付央行存款准备金,对于交纳准备金所需的外汇,商业银行可以用人民币向央行购买。经过近一个月的试点后,2007年9月份,央行又颁布文件,宣布今后上调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必须用外汇支付,对象包括所有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也就是说,从9月25日第7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开始,大型商业银行已经开始用外汇支付。通过这样一种操作,央行不仅达到了回笼基本货币的目的,而且减少了等值的外汇储备。商业银行购汇后,购汇部分的本属于央行资产项下的外汇储备变为等值的人民币资产,而商业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账上则多了一笔外汇资产。由此央行通过存款准备金的缴存制度的调整,减少了外汇储备资产缩水的风险,转嫁了汇率风险。
  
  二、增加商业银行资金运用成本,促进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
  
  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主要依赖于存贷款利差收入,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意味着银行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这将直接导致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因此商业银行实际减少的可以用来创造利润的资金将比增加的准备金数额成倍放大。现在半年存款利率已经达到3.78,一年期达到4.14。商业银行以这么高的利率吸收来的存款,却以仅有1.89%的准备金利率被冻结到央行,对商业银行来说存款和准备金利差严重倒挂,加大了商业银行的成本支出。商业银行一方面要交纳更多的存款准备金,另一方面又必须向央行借入再贷款或回购央行票据弥补信贷资金缺口,增加了再贷款或票据的利息支出。甚至一些资金实力较弱的商业银行为了保证支付和临时急需,不惜在银行间资金拆借市场以年息8%的高息拆入资金,进一步增加了成本支出。
  
  随着存款准备金调整给商业银行资金带来的成本不断的增加和资金紧张程度的加剧,促使商业银行在改进金融服务、鼓励直接融资和减轻间接融资方面创新,如发行金融债券、开办代理理财业务等多种渠道吸纳社会资金,以此来缓解资金紧张局面,提高资金调拨和使用的效率,促进资金的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促进商业银行优化资产结构,有效地降低不良贷款
  
  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直接决定乘数大小,货币乘数就成为推动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派生存款和货币供应量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弹性系数很大,准备金率的微小变化将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创造货币信用主要靠贷款的发放进行的,此次政策调整将使商业银行更加审慎地发放贷款,在同业拆借市场更加审慎地运作,首先保证自身的流动性需求。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方式和品种正处于多元化状态,对资金需求就越来越具有趋同性,当一家商业银行资金偏紧时,其他的商业银行也随之偏紧。所以,全社会的流动性抽紧,其结果将会是,在随后的几个月商业银行将更加谨慎地发放贷款,从而导致贷款增幅出现明显回落。同时,部分银行出售债券,还将改变商业银行现有的资产结构。从长期看,随着新增贷款的逐渐减少,各商业银行贷款投向的选择将更加审慎,新增不良贷款也将有减少趋势。
  
  四、抑制房地产投资过热的局面,减少房地产的信贷投放
  
  房地产建筑行业由于其投资规模大,一直以来依赖银行贷款资金的支持,贷款依赖程度较高。为了抑制资金流动性和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房地产行业也是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流动性过剩是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而银行过去宽松的流动性带来的对房地产贷款的放款冲动,是房价持续过快上涨的主要推动力。通过上调准备金率,收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遏制其放贷冲动,对控制房地产扩张和房价上涨将起到重要作用。前一段时期,一些银行表面上停止个人住房贷款是由于央行房贷新政的原因,其实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流动性严重不足,银行可贷资金减少,足以看出央行调整准备金率的效果。经过2007年的货币政策的紧缩,比如存款准备金率上调11次,存贷款上调6次,其紧缩的累积效应已经开始在房地产市场显示出来,将使房贷信贷资金来源更加缺乏。因此,货币政策的紧缩及对中央下定决心对房地产的投资进行严格的遏制,那么房地产市场投资比重会出现快速下降,而且随着房地产市场投资者减少,不仅能够通过二手房增加供给,而且也会减少投资者对住房的需求,房地产的价格将逐渐回落到理性状态。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使用在对我国经济带来积极作用同时,它的消极作用,也会由于频繁使用而更加显现。这种政策操作只能锁住部分流动性,而无法真正减少流动性的潜在规模。提高存款准备金的做法实际上是在限制储蓄向投资的转化,降低资金的利用效率,会造成宏观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的巨大损失,从而压制经济的实际增长能力。因此我国在使用存款准备金这一工具时,为了减少其消极作用对经济的冲击,应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运用货币政策和行政手段多管齐下,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发展。
 

( 理论前沿, 河北金融学院, 刘文艳,田晓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