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
创建“金数工程” 推进统计数据管理现代化
编者按 为了提高决策、监管和统计服务社会经济的水平,加强统计数据管理、提高统计数据应用效率显得尤为重要;而构建集数据直报、监督、分析、评价于一体的统计数据交换平台和管理系统,对于加强统计数据管理、提高统计数据应用效率又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也是统计数据管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本文作者从理论上分析了加快中国统计数据交换平台和管理系统即“金数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工程建设的初步构想。
数据交换平台,即全面的统计数据平台,建立在数据库基础上,通过存储和操纵文本、数字,必须能够处理所有类型的数据,包括文本、XML2、对象、文档、文件、来自传感器网络的流数据,以及任何用户自定义数据;必须具备计算机体系结构、网络、数据挖掘技术、XML、搜索、可视化、Web3规模计算功能,等等。同时它必须能为每种数据类型提供更适合、更广范围的服务,不仅包括存储、索引、查询,还包括缓存、同步、分析、挖掘、集成、报表、可视化、安全、审计、归档等,它必须能服务于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即从产生到归档。它还必须为跨越这些层次的数据和应用提供无缝的互操作性。
中国统计数据库管理与运行现状
目前,我国较具规模的国家统计数据库主要有两个:
一是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它是由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凭借与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各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政府部门的良好合作关系,经过长期数据积累并依托自身技术、资源优势,通过专业化加工处理组织而成的一个综合、有序的庞大经济统计数据库群。内容涵盖宏观经济、行业经济、区域经济以及世界经济等各个领域,是一个面向社会各界用户提供全面、权威、及时、准确的经济类统计数据信息的基础资料库。
二是国家统计数据库。它是一个经过科学处理、面向应用的在线统计数据资料库和网上数据图书馆。它归属于国家统计局,目前拥有数百万个序列的统计数据,可以时间序列和图表方式为数据用户提供一个权威、全面、及时、方便的在线数据资料库,包括两个数据库:《中国统计数据应用支持系统》和《中国统计年鉴服务系统》。
尽管这两大数据库数据齐全、功能多样,但却没有建成国家统一的集数据报送、信息交流、质量监督、统计分析等于一体的统计数据交换平台。《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提出,为了提高决策、监管和服务水平,逐步规范政府业务流程,维护社会稳定,要加快12个重要业务系统建设:继续完善已取得初步成效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金关、金税和金融监管(含金卡)4个工程,促进业务协同、资源整合;启动和加快建设宏观经济管理、金财、金盾、金审、社会保障、金农、金质、金水等8个业务系统工程建设。业务系统建设要统一规划,分工负责,分阶段推进。其中,就是没有与统计系统有关的“金数工程”。
全国各地在数据平台建设方面进行了不少的探索,成效各有不同。有条件的地方花数百万元购买或研制数据平台,实行“一套表”制度,没有条件的地方只好采用落后的办法分专业层层收集数据。广州市统计局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建设典范,已经完成了宏观经济数据库数据交换平台的系统功能开发和部署,按照国家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的要求,遵循市信息办《政府数据中心前置机交换桥接开发实施规范》,实现了该局统计业务应用系统与市数据中心交换平台的对接。目前该局通过宏观经济数据库数据交换平台,可以即时从市数据中心基本单位信息库下载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地税局、市国税局实时更新的基本单位信息,也可以按要求将该局拥有的基本单位数据上传到市数据中心基本单位信息库,真正实现了与有关政务部门之间的基本单位数据资源共享,这对该市正在开展的经济普查单位清查部门数据比对工作提供了实时的部门基本单位数据资源,保障了部门比对工作的顺利进行。
创建“金数工程”的理论意义
首先,实施“金数工程”是我国统计工作高效运行的必然要求。
信息化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与必然要求。“金数工程”的建立与实施适应了这一要求和时代发展趋势,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各地方、各部门之间的统计数据交换平台,实现电子信息的传输和所有信息的共享,将大大提高整个统计工作的效率,从而大大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
其次,实施“金数工程”,有利于规范数据质量管理。
统计数据是社会经济运行情况的客观反映,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准确、及时、全面的统计数据,对正确判断经济运行情况、制定相应政策措施、保障经济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律和建立大统计体系的要求,上报的统计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准确。建立与实施“金数工程”,将详细记录每个上报单位或个人的具体信息及报送数据的渠道,大大减少了数据报送的随意性,转变传统意义上的事后统计概念,建成带有控制机制的统计管理系统。它的建设可以从源头上保障统计数据的质量,既能对统计工作进行规范,又能对统计行为进行有效监督,有效预防统计腐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统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不断提高,统计数据总体上反映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但个别地方、部门和单位在统计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违法违纪行为,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削弱了宏观调控和宏观管理的信息基础,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为加强统计工作的纪律性,及时有效地对统计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监控,更要加快建设“金数工程”。
再次,实施“金数工程”,是提高经济决策水平的需要。
统计是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的重要工具,客观准确的统计数据在宏观经济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统计数据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速度的真实反映。目前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形势之下,统计数据的敏感性进一步提高,经济危机形势下,经济形势波动很大,统计数据反映客观实际难度加大,此外,数据的波动引起的关注度也加大,因此,为满足经济决策的需要,建立“金数工程”、加强数据监控更为重要和必要。“金数工程”的建立与实施可以既为决策的科学化提供数据保障,又为各项前瞻性工作提供科学的分析依据。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诺贝尔奖得主托宾指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统计数据,美国以至全世界都依靠它来辨别我们所处的经济周期阶段,并对长期的经济增长作出估计。经济顾问委员会前主席、加利福尼亚大学商学院院长安德里亚·泰森指出,经济决策的质量取决于所掌握信息——信息越多意味着不确定性越小,作出的决策越好。实施“金数工程”,有利于我们掌握全面的信息,以便于更准确地决策。
最后,实施“金数工程”,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节约投资的需要。
加快建设国家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与管理体系,能够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实现网络化数据处理;以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实现信息统一管理;以规范业务协同,避免数据重复报送;以统一数据格式、集中数据上报,节约工作成本;以快速化信息处理与交流,实现高效决策。
创建“金数工程”的可行性
第一,先行实施的“三金工程”、“多金工程”等,为创建“金数工程”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
自1993年以来,国家分别进行了“三金工程”(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和多金工程的建设,从而拉开了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序幕。构成电子信息高速公路、海关信息网络系统、电子货币网络系统的“三金工程”,以及与教育科研、工业生产和流通、政府财政管理、税务信息管理、交通信息管理、审计信息化、农业、图书馆、医疗和卫生保健、公安系统等有关的“多金工程”的建设与实施,为与统计系统有关的“金数工程”的创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基础。
第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金数工程”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技术发展、用户与市场发展与应用需求等发展趋势的强劲融合,使得数据库领域出现了从未有过的重新界定和扩展,这为创建“金数工程”提供了可能性,这是时代需求的必然产物。技术发展趋势体现为以一个惊人的速率产生、存储、处理和发送、接收同步数据,再依靠互联网,使得新型数据应用成为可能。依靠技术支持,新生成数据的总量按指数规模增长,在电子邮件、文档、视频、传感器上生成流数据、图像,用户能够搜索、共享、同步、分析、可视化和操纵这些数据,从而让它变成有用的信息。再通过“金数工程”产生的批处理(Batch Processing)、联机事务处理(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即OLTP)提供多种服务,包括查询、检索、分析、报表、可视化,等等。同时,它们还运行在具有前所未有的全面性、可靠性和准确性的级别上。“金数工程”使“数据库”升级到“全面的统计数据交换与分析平台”成为可能。
第三,统计系统的直报系统为“金数工程”建设提供了数据条件。
目前,统计系统有三套直报系统,分别是:
工业企业联网直报系统——面向全国工业企业的统计数据采集与信息发布系统。本系统设定不同的用户群及其相关属性,提供了严格的用户认证机制以及权限许可机制。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的属性和权限,可以得到不同的服务。目前,全国2.5万家大中型工业企业通过本系统报送统计数据。
3000家房地产企业直报系统——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全国重点房地产企业联网上报制度的通知》(国统字[1999]84号)文件精神创建的全国房地产统计数据直报系统。
农村统计调查直报系统——面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调队、857个国家抽中县农调队以及地方样本县和地方农村统计调查机构而设立的数据采集与信息发布系统。
虽然这三套直报系统覆盖面有限,但是如果把网上直报扩大到“金数工程”,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金数工程”建设构想与理论框架
其一,“金数工程”建设必须符合四大原则,即具体的统计数据交换与共享管理工程建设,必须遵循以“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众服务质量”为目标基础的原则,必须遵循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原则,必须遵循“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数据平台和统一组织管理”的原则,必须遵循先进性、实用性与长远性相结合的原则。
为了统一规划和建设起整个统计体系高效、便捷、安全的共享数据系统和相配套的统计应用管理与服务系统,最重要的是把握好统计数据的质量标准。
其二,关于“金数工程”的建设目标,笔者认为应该是由国家统计局牵头,各部门统计共同承担,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支撑直报系统、数据管理、监测预测、分析应用等核心业务,建成国家统一的统计数据交换平台或数据管理系统,对上报报表、图表的设计、分发、运行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分散数据采集;自动对原始数据汇总统计运算形成汇总统计报表;可以根据用户定义的条件对采集数据、汇总数据进行二次查询分析生成查询汇总表、数据分析图表,为使统计数据更及时、准确、全面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条件。该数据平台可以在所有不同硬件层面上处理所有类型数据,并提供所有与数据相关的服务平台,并逐步实现统计监督的三个“转变”,即由事后统计转变为事后统计与事中统计相结合,由层层上报转变为直接上报,由现场调查控制转变为远程监控。
其三,关于统计数据交换平台与管理系统的框架,应该包括以下4个方面内容:
1. 系统主要内容:包括网络环境、应用集成环境、统计数据库、统计服务决策支持系统、跨部门业务协同机制、统一的系统监督保障环境。
2. 系统建设方案:为确保“金数工程”高效、稳定、可靠运行,需要提供对网络、系统、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监控的手段,实现国家统计网络中心、省级统计网络中心的计算机系统硬件与操作系统、数据库平台的两级集中管理,从而建立一个高度可靠和高度可用的系统平台。具体要采取五项措施:一是创造平台建设需求的畅通网络、安全保障、全程监督等新环境;二是采用在自动化、智能化、专业化的系统平台支持下进行数据收集、汇总计算、统计分析的新办公模式;三是使用能快速分发、收集报表,能自动汇总、分析、校验数据,全面提供领导决策支持的新软件产品;四是利用自动实现采集数据的新“表单工具”;五是进行以此数据交换平台为支撑的数据挖掘、质量控制、监控预测等新开发。
因此,“金数工程”的建设框架共分为三个系统,一是建立统计业务应用系统,包括统计数据直报系统、统计数据汇总与管理系统、统计分析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二是建立纵横向三级网络系统,包括局域网、纵向连接各级统计部门的广域网和横向连接同级各行业部门的城域网;三是建立初级数据与分析汇总数据监控系统,确保“金数工程”应用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3. 系统工作流程为:选取传统报表或定义智能报表→网络分发报表等任务布置→填报数据→系统自动分类与汇总→按用户相关要求生成汇总分析数据及生成图表→深度分析与决策支持→运行监控管理系统进行质量检查与复核→进行趋势预测判断。
4. 安全保障:建立统一的安全体系是“金数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实现数据交换系统的存储安全、应用安全、网络安全和系统安全的统一管理,要重点建设以认证中心、数据加密为核心的安全应用平台——电子安全认证系统,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为“金数工程”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金数工程”建设的初期任务
“金数工程”规划建设分两期进行,按照“直报、安全先行,系统稳步、全面建设”的原则逐步完成。第一期主要依据统计改革与发展及数据质量管理来确定,完成全国各省市地市级与部门统计的数据直报系统、数据应用系统、数据安全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的开发和运营,同时建设系统运营所必需的网络、安全维护等保障环境;第二期完成宏观经济数据交换、分析、管理系统的全部建设内容。
“金数工程”一期建设的主要步骤和任务:一是数据管理规范化建设。为确保系统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制定金数工程需要的维护与应用操作指南、各项系统与子系统中各分类项的标准代码。二是数据直报与应用系统建设。整合统计业务原有的直报系统,初步建成基于应用平台、实现数据共享的办公和数据应用系统。三是网络建设。改建、扩建和提升统计系统原有的网络基础设施,使之更适应应用系统运行的需要;同时与部门统计实施联网,实现在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上的数据直接报送、监管与应用的广域连接。四是安全系统建设。为保证数据交换、共享的安全,在数据传输、数据应用、安全管理等方面采取安全保障措施。
总之,政府用户通过“金数工程”,可以了解社会经济运行的总体规模和发展趋势,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专家用户和研究部门通过“金数工程”,可获取统计实证分析和模型预测的基础数据及分析汇总信息,可以根据理论对经济运转趋势作出判断,从而向决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一般公众用户通过“金数工程”中的可公开窗口,可以了解自己赖以生存的大环境。
我们期待,在国家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在共建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统计数据交换平台”根据建设原则,应该能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提高统计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决策水平的建设目标。
□ 叶青 俞伟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