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

 

网择:解读十八大报告的经济新理念

  

  

 行政干预过多 市场作用待显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成改革核心
    本报记者 罗兰
    众所周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决定着未来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其中,经济体制改革尤为重要。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把“扭结扣”打通理顺好
    专家们普遍认为,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就是政府和市场,十八大报告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于市场经济极其重要。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必须是密切结合起来的,而不是扭着较劲。”《观点中国》评论员王振峰认为,如果不把政府和市场这个“扭结扣”打通理顺好,经济体制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就阻碍重重,很难进行下去。
    海外也对十八大有关“政府和市场”的改革思路予以肯定。苏格兰皇家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高路易认为,作为转型期国家的执政党,中共过去30多年来一直高扛改革大旗。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不断重新审视和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他还说,“更清晰地划分政府和市场的角色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尤为重要的部分,也是最应尽早推进的改革之一,因为在这上面花费的时间越长,改革的难度就越高”。
    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让二者各司其能,对经济发展模式从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型有很大帮助。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认为,能否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使政府的经济职能转向提供良好的经济性公共服务,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上来,有效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对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具有决定性影响。
    微观经济不宜过多干预
    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我国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急需改进。就政府方面而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宇认为,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中既存在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仍然过多的问题,也存在政府宏观调控的科学性、有效性、权威性需要提高的问题。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指出,行政过度干预市场影响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
    有关专家分析说,目前大量资源由政府分配,比如利率管制、土地批租、基础设施建设垄断以及许多行政审批等,这种状况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效率低下、成本过高等问题。
    与“政府”这只手相比,“市场”这只手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充分。高尚全指出,3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是依靠改革开放、依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不断扩大而取得的。而现在我们的经济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又与市场不能充分地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密切相关。目前实体经济困难、收入分配不公、内需消费不足、官员腐败等问题逐渐暴露乃至影响民生、引发民怨。改革必须要尽快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根本在于要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
    专家们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要将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二者有机结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培林说,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不是简单的政府职能削弱、强化市场功能,而是两者职能的重新界定,市场要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政府要在基本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社会性监管方面做到位。
    大家一致认为,政府要从过去重“管制”向重“服务”转型。十八大代表、三亚市委书记姜斯宪说:“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搞公共服务,提供公共产品,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环境,而不是管制。”高尚全表示,凡是市场主体有能力做好的事情都要交给市场主体去做,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除政府实现转型外,还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专家建议,要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要加快改革财税体制,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

  
   出口十亿部手机赚不到百分之一利润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替代“扩大开放”
    本报记者 周小苑
    十八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专家指出,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这一提法替代过去长期沿用的扩大对外开放的提法,凸显了当前国内外复杂经济环境下,我国经济发展将从过去一味追求速度逐步向更注重质量、深度和效益的方向转变。
    不应片面追求扩大开放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走出去步伐,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是十八大报告的亮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骥如认为,开放型经济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质量、减少贸易摩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反映了当前现实要求,也是中国成为大国的必由之路。
    尽管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不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是第二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出口国,也是全世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是,在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片面追求扩大开放带来了透支式发展、污染性合作、贫困式增长,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进出口不平衡的问题,对外投资不协调的问题已经显现,为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挑战。
    “如果不提高经济开放水平,有可能带来大麻烦。”沈骥如说,举个例子,中国的钢产量比美、日、德、法、英、意、加西方七国加起来还多,卖不出去只好降价,以至于出现了‘卖一吨钢利润不如一盘小炒肉’的尴尬。再比如,中国每年出口10亿部手机,出口比重占全球市场接近八成,但巨额利润都归属国外巨头,众多中国企业还赚不到1%的利润,如果没了外国订单,企业就很难维持。因此,要提高经济开放水平,我们不能再只盯着GDP了。
    提升开放水平更要注重质量
    “未来GDP需要有质量的增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GDP既要有速度,更要有质量。欧美国家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给我们改革开放30年来的增长方式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未来我们更多的要从多元化的投资结构、多元化的出口市场以及两轮驱动、外需和内需平行发展的角度来带动经济增长。GDP的增长如果能带来百姓收入的增长,同时收入的增长又让大家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休闲、选择自己的劳动、很好分配自己的闲暇时间,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在物质世界丰富的过程当中,精神也得到了享受,从而形成了互相发展的动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认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早已告别了发展资金短缺的时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需要外部资本。顺应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大局,就要变招商引资为招商引智、招商选优,要重视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要增强外资对我国的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国家也已经有明确的政策,要严格限制高耗能、污染重、水平低、产能过剩的项目,要鼓励外资投向高端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
    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
    “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韩俊表示,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审时度势,认真实施互利共盈的对外开放战略,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的水平。首先,要努力稳定对外贸易增长,加快推动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二,继续坚持引进来,充分发挥外资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作用。第三,以更大的力度推动实施走出去的战略。第四,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结构改革。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中国企业走出去至关重要。”沈骥如建议,欧洲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地。一是欧洲对中国的技术转让、投资领域、海外并购,相比美国和日本,是设限最小的,加上欧债危机带来的机遇,中国企业可以捷足先登。二是欧洲是一个比较先进的大市场,法制环境好,中国企业经受住摔打,就能产生全球影响力。
 

  

 粗放式增长走到尽头 出口型拉动没了劲头
 创新驱动扩大内需绘出转型路线图
    万千
    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为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勾画了完整而明确的路线图。专家解读认为,遵循该路线图,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以“创新驱动”这一新引擎代替以往的要素驱动,逐步告别传统发展模式,实现我国的经济转型。
    转型是中国经济重生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连续34年经济平均增速达到9.8%以上的经济奇迹,并在2010年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随着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发生变化,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经济界人士一致认为,中国经济已进入重大转型期,转型是中国经济重生的关键。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我国的经济增长正处在由高速向中速转换的历史拐点。2011年以来的经济放缓,既是短期经济波动的表现,更是中长期经济增长趋势的反映。只有释放国内巨大的需求潜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应对国内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经济评论员马光远认为,国际经济不景气使中国外贸条件恶化,折射出中国经济转型的迫切。面临“中等收入陷阱”考验的中国,需要摆脱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消费过低、技术创新不足、服务业落后、市场和政府边界模糊、城镇化步伐缓慢的发展方式,进入真正的现代经济发展阶段。因此,十八大报告对经济转型的部署具有划时代意义。
    “经济转型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指出,实现经济转型需要全面调整增长格局与经济结构。供给上实现创新驱动增长,需求上打开内部市场潜力,无疑是实现经济转型的两条必由之路。
    依靠创新驱动与内需支撑
    “创新驱动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李义平指出,世界经济的发展就是靠创新引领的发展,只有通过创新驱动,中国经济才能实现由大到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也强调,中国经济发展要从规模扩张为主转向提升质量和效益为主,必须依靠创新。
    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马光远分析,这种提法是前所未有的,清晰地表明了和过去的投资驱动告别的勇气和决心。
    在论及扩大内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时,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拉动消费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迟福林指出,未来10年我国仍处于上升通道,关键在于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这个突出优势。只要消费需求能够有效释放出来,就有可能支撑未来10年7%-8%的中速增长。
    如何实现两大路径目标
    如何进一步落实“创新驱动”与“扩大内需”这两大目标呢?
    专家们认为,实现这两大目标需要政府、企业、个人等多主体的合作与努力,需要与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四化”道路同步结合起来。
    李义平认为,创新中制度比人才更重要。市场经济是创新的土壤,企业和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只有政府创造了平等竞争的环境,才有利于企业家脱颖而出。因此,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尊重市场规律,是创造良好竞争环境的关键所在。
    王一鸣认为,创新并不局限于科技创新,还包括体制创新,政府要通过体制创新把新技术商业化、产业化、市场化。他还建议,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大财税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
    对于扩大内需,迟福林建议,首先,应推动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蕴藏着巨大的需求潜力,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平台支撑。第二,通过消除“过度消费”的疑虑和制定国家促进消费战略规划扩大消费。第三,提高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实现人与自然共和谐 竭泽而渔做法要抛弃
  生态文明建设晋级“五位一体”
    本报记者 赵鹏飞
    继十七大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专家认为,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将推动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为推进现代化各项建设创造前提条件。
    凸显中国环境问题严峻性
    专家表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曾指出,中国的环境状况是“局部有所好转,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增大”。
    分析人士认为,在长期的发展中,由于存在现实的脱贫和现代化的赶超压力,很大程度上,我们的发展是以破坏环境和生态为代价的,环境受破坏的严重程度远超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突出表现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这不仅有我国国情、发展阶段的原因,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还有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等发展方式的原因。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槛,不仅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周生贤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杨伟民强调,必须摒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和做法,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离开经济发展讲环保,那是缘木求鱼;离开环保谈发展经济,那是竭泽而渔。”周生贤在论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时指出,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尽快改变目前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增长,以及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来保护环境的倾向,要真正使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发展之中。
    “如果我们富裕强大了,民族复兴了,但听不见春天鸟的喧闹,看不见秋日的繁星,喝不到清洁的水,见不到绿色森林,这能叫富强之国吗?”杨伟民说,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建设既富强又美丽的中国,不仅要增加GDP,也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拥有健康。
    生态文明建设如何着手
    周生贤日前表示,建设美丽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搞好顶层设计,明确方向、目标和任务,又要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加快构建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国民经济体系。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和从严控制“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不放松对生态环保的要求,努力做到不欠生态环保新账、多还旧账。
    杨伟民强调,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要在五个方面着力:必须改变唯GDP的观念,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必须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市场化机制,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
    周生贤说,要构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格局。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

  (责任编辑:马常艳)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