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
2005年广东GDP、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双双突破2万亿元
刚刚过去的2005年是硕果累累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广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活力较强、价格平稳的良好发展态势,“十五”计划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顺利实现。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继续发挥排头兵作用
据省统计局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广东完成生产总值达21701.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74.59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0747.25亿元,增长15.0%;第三产业增加值9579.44亿元,增长10.8%。
从总量上看,广东依然继续领先,高居各省市前列。自2000年广东GDP超过1万亿后,短短的五年间,生产总值再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按现行汇率折算为2648.44亿美元,超过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从比重看,广东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1978年广东经济总量只占全国的5.1%,1992年这一比重提高到9.1%,2000年占10.8%,到2005年上升到11.9 %,呈逐步上升态势。
从速度上看,广东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广东GDP增长12.5%,增幅高于全国总增速2.6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3.0%,增幅高于“九五”时期2.0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十五”时期的平均增长水平。
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 九大支柱产业发展加快
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证实,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第一产业比重将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则不断上升,最终达到“三二一”结构。十五期间,广东第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9.2:46.5:44.3调整到2005年的6.3:49.5:44.2。其中,第一产业在调整中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从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看,三次产业按“二三一”排序,说明广东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仍是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针对这一状况,为全面提升第二产业整体素质,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发展壮大以电子通讯、电气机械、石油化工为代表的三大新兴支柱产业,改造提高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汽车、医药、造纸等潜力产业的战略部署,已经取得积极成效。到2005年,全部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8%,拉动经济增长7.5个百分点。其中,电子通讯、电气机械、石油化工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7970.36亿元,占全省产值比重上升到50.8% ,比2001年上升5.4个百分点;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发展,全年实现产值5137.49亿元,增长16.0%;森工造纸、医药、汽车三大潜力产业实现产值2431.01亿元,占全省比重提高到6.9%,尤其是汽车制造业增势强劲,全年增长38.1%,高于全省产值增速18.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企业产品竞争力日益增强,产业聚集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2005年,全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产品达165个,占全国的17.8%,居全国首位,并拥有17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159个产业镇。
在工业中,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产业结构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不断向现代新兴的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广东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先行一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技术创新和知识经济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愈发凸显。2005年广东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产值为10541.42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增幅高出全省工业增速5.2个百分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29.8%;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835.8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和全国同类产品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35.1%和 38.3%,位居全国首位。“十五”时间以37.5%的平均增速快速发展,远高于同期全省出口总增幅16.5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变动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即是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批发零售、交通、仓储、邮电等行业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以房地产、文化、餐饮、旅游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发展加快。到2005年,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36.9%,拉动经济增长4.6个百分点。其中,其他服务业完成增加值3407.42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5.6 %,比2000年上升6.7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1228.55亿元,占三产比重提高到12.8 % 。
经济增长由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合力驱动
2005年,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共同推动经济增长,尤其是消费需求的持续扩张,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
消费畅旺,物价平稳。2005年广东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882.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增幅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由于近年来国家和省扶持农业发展政策的相继出台,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极大地促进了消费,使城乡市场零售额增幅差距由上年的4.1缩小至0.6个百分点。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趋于稳定,保持温和上涨,全年上涨2.3%,涨幅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调整升级进一步加快。城镇居民除了在旅游、教育、健身、娱乐等方面扩大消费外,还对汽车、房屋等耐用消费品产生了巨大需求。至2005年末,全省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9.7辆,同比增长47.7%;居民家庭人均房屋使用面积达25.71平方米,有18%的居民家庭拥有两套以上住房。
投资增长平稳。2005年广东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57.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工业投资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强。全年完成工业投资2722.82亿元,增长32.1%,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11.1个百分点,所占比重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大幅增长33.1%。民营投资增长加快,全年完成投资2428.88亿元,增长23.6%,高于全省增幅7.3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商品房销售情况良好,平均销售价格持续上升。全年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3693.8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383.87亿元,平均销售价格为3746元/平方米。
外贸出口再创辉煌,利用外资持续增加。跨入新世纪,我省对外贸易不断迈上新台阶,外贸出口实现了“月超百亿、年超千亿”的历史性跨越,“十五”期间以21%的平均速度快速增长。进入2005年,广东对外贸易再奏凯歌,全年出口总额突破2300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达31.3%,连续20年稳居全国首位。在出口额占有绝对优势的同时,出口结构有所改善,一般贸易出口比重上升,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优化。全年机电产品出口1644.2亿美元,增长26.7%,占全省出口额的69.0%,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受全球经济温和增长,入世效应进一步释放、CEPA全面落实实施及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等因素的影响,2005年广东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26.77亿美元,同比增长26.6%,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1 个百分点。服务业引资迅猛,全年服务业合同外资59.31亿美元,占全省合同外资额的25%,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截至到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176家在我省设立了581家企业。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广东的经济总量日益扩大,人均GDP水平逐步提升,地方财政实力得到明显增强。2005年,广东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1806.01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2.1 %,继续蝉联全国第一。全年人均生产总值23616元,比2000年增长84.7%,按现行汇率折算为2882美元。按照现有的增量推算,2006年全省人均GDP即将突破3000美元大关,一举跨过学者们所言的矛盾多发期阶段,这大大有助于全面构建和谐广东的顺利实现。我们翘首以待着!
在全省财富日渐增加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保持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2005 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769.9元,比2000年增长5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690.5元,比2000年增长28.3%。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全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到20267.76亿元,比2000年增长1.34倍。这一串串数字充分表明,广东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市场繁荣昌盛,老百姓从经济社会的飞跃发展中受益,居民生活总体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向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