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
2006年一季度广东经济起步稳健 开局良好
一季度,广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的各项决策措施,保持了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据省统计局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一季度全省完成生产总值5206.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7%,增幅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41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2505.54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2485.46亿元,增长13.5%。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农业生产开局平稳。一季度,广东积极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支农政策,加大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生产呈现平稳发展势头。本季全省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380.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春耕生产顺利开展,春收作物长势良好。全省春种作物面积增长0.9%,春收粮食作物产量104.40万吨,同比增长2.0%。渔业发展平稳,但畜牧业生产因市场价格走低,总体效益下降。
二、工业生产增长加快。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177.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2%,增幅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增长17.1%,重工业增长17.3%,增速趋于均衡。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9.7%,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5.4%,股份制企业增长21.5%。民营企业增长26.1%,增幅高出全省工业总增速8.9个百分点。九大产业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一季度全省九大产业完成增加值1583.65亿元,增长20.6%,增幅同比加快3.1个百分点。山区市工业生产步伐加快,一季度山区市工业增加值增长26.6%,增速同比加快14.1个百分点。其中,清远加快59.6个百分点,云浮加快23.1个百分点,河源加快10.8个百分点。珠三角地区工业增长平缓,一季度增长16.7%。工业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全省完成工业品出口交货值3721.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7%,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44.0%,拉动工业产值增长9.2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改善。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8.3,比上年同期提高6.1点;主营业务收入8410.29亿元,增长19.6%;实现利润总额342.4亿元,增长19.9%,增幅同比提高 14.2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平稳。一季度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33.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2%,增幅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其中完成城镇投资1006.67亿元,增长16.1%;农村投资226.99亿元,增长35.1%,农村投资明显加快,增幅高于城镇19.0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一季度全省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4.43亿元、480.61亿元、748.62亿元,增长58.8%、29.8%和13.1%。工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比重有所上升。一季度完成工业投资476.30亿元,增长31.9%,占全社会投资比重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重点有所调整,一季度教育、文化体育娱乐业、居民服务其他服务业分别完成投资29.14亿元、20.18亿元和1.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2%、90.2%和159.8%。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我省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对文化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的需求明显增大,投入日益增加。一季度完成文化产业投资46.70亿元,大幅增长61.4%。
今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增势强劲,增速明显回升。一季度全省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18.64亿元,增长21.3%,增幅同比回升17.2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从上年同期的25.4%上升到25.8%,拉动整体投资增速5.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情况良好,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额453.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6%;商品房销售面积965.66万平方米,增长13.7%。
四、市场销售较旺。一季度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6.26 亿元,增长14.7%,增幅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实现零售额1602.11亿元,增长14.3%;县及县以下实现零售额645.15亿元,增长15.6%,增幅比城市高出1.3个百分点,对全社会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30.2%。由于元旦、春节期间市场需求旺盛,餐饮市场异常活跃。一季度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35.54亿元,增长15.0%,增幅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一季度增长20.4%,增幅高于批发零售业5.5个百分点。一些热点大类消费品增势强劲。一季度限额以上贸易业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32.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1.1%,通讯器材类增长22.1%,服装鞋帽及针纺织品类增长21.0%,汽车类增长20.9%。
五、出口保持快速增长,进口增速显著回升。一季度全省进出口总额1057.7亿美元,同比增长27.4%。其中,出口582.5亿美元,增长28.7%;进口475.2亿美元,增长25.8%,增幅同比提高19.2个百分点,进出口增速差距由上年同期15.2个百分点缩小为2.9个百分点。同期实现贸易顺差107.3亿美元,增长43.8%。
一季度,一般贸易出口增势强劲,增长39.6%,增幅高于全国同期增速15.2个百分点,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量的24.5%,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加工贸易保持较快增幅,增长25.1%。出口商品结构有所优化,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继续提高,一季度机电产品出口406.5亿美元,增长31.5%,占出口总额的69.8%,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服装类产品出口势头良好。一季度纺织品及服装出口54.4亿美元,增长36.7%。从贸易市场看,对欧盟、美国、香港、东盟等四大市场出口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增速分别达30%、24.8%、24.2%和37%,对东盟出口增长最快。对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也加快开拓力度,增势迅猛,一季度分别增长52.4%和41.5%。
利用外资继续增加。前两个月全省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 972宗,合同外资金额23.5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88亿美元,同比增长20%。
六、市场物价小幅上扬。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3%,涨幅同比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0.8%,服务项目价格上升2.6%。分区域看,城市上涨1.2 %,农村上涨1.5%。
分类别看,八大类指数呈现“六升二降”的变动格局。其中,食品类上涨0.1%,涨幅同比回落7.3 个百分点;交通及通信类上涨0.1%,烟酒及用品上涨1.0%,家庭用品及服务上涨1.3%,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上涨2.1%。居住类明显上涨6.2%,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最主要因素。衣着类和医疗保健个人用品类呈现下降态势,分别下降2.9%和0.6%。
受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回落的影响,一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0.7%,涨幅同比回落1.4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4%,涨幅回落3.0个百分点。
七、财政金融平稳运行。一季度广东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9.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9%。其中,完成税收收入444.11亿元,增长25.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35.80亿元,增长22.9%。截止3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39547.43亿元,比年初增加1465.47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4220.40 亿元,增加1023.91亿元。
九、企业家经营信心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据企业景气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广东企业家对本省的宏观经济环境充满信心,全年企业家信心指数145.1,比上年上升0.8点,呈现良好的景气状态。其中,设备制造业、高新技术类行业对宏观经济环境看法最为乐观。
一季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08.9元,同比增长10.0%,增幅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7%。一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609.4元,增长9.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8%。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771.1元,增长18.5%,占现金收入的比重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对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83.4%。
上述情况表明,今年以来,广东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主要体现在:工业增长稳定性提高,消费需求稳中趋活,进出口开局良好,财政收入继续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改善,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增长,物价涨势温和。展望上半年,尽管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但总体上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只要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稳定,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国民经济仍可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
一是国际经济环境总体向好。2006年全球经济仍处于温和增长期,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在《世界经济展望》里的最新预测,全球经济将连续第四年以高于4%的速度增长,通货膨胀有所减弱,利率处于较低水平,全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9%,美国经济增速将达到3.3%左右,亚洲经济的表现远远好于预期,欧洲的表现也有改善。世界经济继续温和增长,对于外向度较高的广东经济是有利的。
二是政策环境较为有利。从国内环境看,经过2002-2005年的加速增长之后,2005年我国经济进入稳定增长期,经济的自主增长动力仍较强。一季度全国GDP增长10.2%,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的发展态势。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中央继续实施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逐步消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不断完善调控方式,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为国民经济的平稳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各种因素,初步判断,上半年广东经济仍将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尽管一季度广东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势头,但同时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需引起重视。如电力、能源等瓶颈制约依然突出,国际市场贸易摩擦日渐增多,出口难度增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影响农民增收等问题值得密切关注。
为保持下一阶段广东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需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加快CEPA的全面落实与实施。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加快发展服务业,优先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改革力度,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植和壮大农村龙头企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信用消费,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加快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优化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