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统计科研 >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2000年以来珠三角地区城镇化发展浅析

 

冯文鹏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通常以城镇常住人口占该地区常住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根据Northam(1979)年研究城镇化时发现,城镇化发展进后期阶段,即城镇化水平超过70%时,城镇化水平较高且发展速度趋缓。2000年,珠三角地区城镇化水平71.6%,但发展步伐并没有放慢,2016年提高到84.9%,年均提高0.8个百分点,这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甚至世界范围内也属少见。在此,试对近2000年以来珠三角地区城镇化发展情况作个简要分析。

      一、2000年以来珠三角地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珠三角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中山、惠州、东莞、珠海、江门、肇庆等九市,土地面积54763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0.5%。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珠三角地区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2000年后,珠三角地区更是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人口集聚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综合实力最强、经济最发达、城镇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群。

     (一)人口聚集规模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一直是全国人口的重要聚集地之一。2000年底,珠三角地区常住人口为4289.8万人, 占全省的49.6%,占全国的3.4%,人口密度为766.0人/平方公里。经过16年的发展,2016年珠三角地区常住人口上升为5998.5万人,增长39.8%,占全省的比重提升4.9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提升0.9个百分点,人口密度提高了39.8%,达到1071.2人/平方公里。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深受各地高校毕业生的青睐,2016年珠三角9市共吸纳37.3万高校毕业生就业。从户籍人口看,2016年珠三角地区达到3350.5万人,净迁入41.2万人。

     (二)城镇化程度稳步提升。2016年,珠三角地区城镇人口为5089.7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2018.7万人,年均增长126.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4.9%,比2000年上升13.3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8个百分点。根据2014年全国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珠三角9市均达到了大城市以上级别,其中超大城市2个,分别是广州和深圳市;特大城市2个,分别为东莞和佛山市;Ⅰ型大城市1个,Ⅱ型大城市4个。2015年1月,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珠江三角洲地区超越日本东京,成为世界人口和面积最大的城市群。

     (三)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2016年,珠三角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841.9亿元,是2000年的8.1倍,年均增速14.0%,占全省的79.3%;人均GDP达11.4万元,为2000年的5.6倍,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7205美元,参照经合组织2016年最新划分标准,已达到高等收入水平标准。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23.98亿元,占全省的87.5%。

     (四)创新能力逐步提升。2016年,珠三角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到1931.7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85%,高出全省0.29个百分点,高出全国0.74个百分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7.73件,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一半。技术自给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提达到了71%和58%,基本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水平。

     (五)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多年来,珠三角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3.5%以内,全部县区、乡镇和92.7 %社区就业服务平台实现信息联网。2016年珠三角地区常住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为40109.1元,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为6053美元,是全省的1.3倍,全国的1.7倍,珠三角地区已经成为全国居民收入水平较高的地区。

      二、当前珠三角地区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珠三角地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因素。

     (一)产业结构亟需深层次优化。2016年,珠三角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8040.2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56.1%;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为1689.5万人,占总就业人员的43.0%,占常住人口的28.2%。城镇化发展一般规律显示,当城镇化发展达到或超过70%水平以上时,第三产业创造价值和吸纳就业能力将远远高于第二产业。从目前珠三角经济结构发展态势看,第三次产业仍处在创造机会,亟需加快发展阶段。

     (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滞后。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外来人口,特别是各地农村居民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16年底,珠三角地区拥有常住人口5998.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仅为3350.5万人。受城乡户籍制度的影响,大量的非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未能完全享受户籍常住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此外,由于产城融合不紧密,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不同步,城乡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矛盾,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日益凸显,为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带来诸多风险隐患。

     (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发展相对滞后。《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珠江三角洲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颁布实施后,珠三角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整体上有了质的提升。但快速聚焦的大量外来人口还是让现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难以承受。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教育、医疗、住房方面的问题特别突出,已经成为了困扰中国百姓的三大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旧城区基础设施更新,由于前期规划缺少前瞻性,后期的更新难度较大,交通堵塞等城市病也时有发生。

     (四)地区土地资源短缺问题突出。根据珠江三角洲全域规划项目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珠三角建设用地30年来增加了近五倍,2013年国土开发强度已达16.5%,其中深圳开发强度最高,接近50%。深圳、东莞、中山、佛山超过30%的国际警戒线,珠海、广州则已逼近。该研究指出,珠三角部分城市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比例偏低,广州、佛山、中山、肇庆等城市,城市绿地比例均达不到10%的低限,更远远低于国际大都市的水平。与此同时,这些地区低效用地、闲置土地情况较多,用地粗放现象明显,且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五)生态环境问题依然需要关注。近几年,珠三角地区大力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强化节能减排和节约集约用地用海管理,强力推进生态修复工作,治污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得以明显改善,但与以绿色经济引领增长示范区、生态环境对标国际先行区、绿色制度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定位还有明显差距。城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乱拍乱放时有发生,局部城镇地区特别是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依然存在脏乱臭现象,雾霾天气也偶有发生等。土地重金属污染完全修复,生态环境改进完善等依然是当下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三、珠三角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针对目前珠三角地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上存在问题,为更好地促进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建议: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规划,统筹推进珠三角地区一体化建设。推进城镇化,规划是前提。目前,珠三角地区人口密度大,国土开发强度高。要立足这个实际,科学规划,优化产业布局,有效引导人口流动,规划建成多极多层次、功能分配合理的城镇体系,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也即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的城镇化格局。以城乡规划为主要手段,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优化城镇空间形态和土地利用结构。统筹推进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配置交通运输资源,强化枢纽和运输通道建设,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紧密衔接,提高交通运输管理水平,构建适应区域一体化要求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进珠三角地区一体化建设建成。

    (二)加快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目前,珠三角地区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速,正处依靠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换的关键时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需要。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切实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提高。要继续加大R&D经费投入力度,鼓励科研成果转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不断增强创新动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加快建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建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三)优先发展现代化服务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是就业的最大容器。据国外经济学家测算,制造业解决就业人口的天花板是23%,要解决好剩余近75%的就业人口,重点需要发展第三产业。珠三角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人口集聚地之一,更要发展好第三产业。一是优先发展现代化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外包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总部经济和旅游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二是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和扶持力度,引导、鼓励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有机融合。三是加快推进服务业领域改革,推进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

    (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根据目前存在大量的非户籍外来常住人口,特别是农业转移人口,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势在必行。一是要逐步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二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保证随迁子女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逐步完善公共就业产业服务体系,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加大拓宽住房保障渠道。三是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合理分担公共成本,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成本共担、协同推进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

    (五)倡导绿色发展,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加快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环境深度融合发展。创造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和污染治理工作,严控PM2.5和臭氧等二次污染物,狠抓节能减排,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构建森林生态安全体系,做好林业生态的修复工作。加强水域生态建设,加快推进河流湖泊污染区域的综合治理工作。继续做好土地重金属污染修复工作,确保土壤环境风险有效管控。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