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统计科研 >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服务业普查突出难点与解决路径选择

杨少浪  张建梅

      当前,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正式登记已顺利结束,进入了数据审核、验收、开发等后续阶段。从这次普查过程看,无论是普查组织管理,还是专业报表难度,服务业面临的难点、挑战均前所未有。笔者从实践工作出发,剖析服务业经济普查存在的难点症结,为探索今后服务业普查新路径、进一步做好服务业统计工作提供参考。

    一、重要作用

   服务业在建立现代经济体系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做好服务业统计将为研究服务业经济发展变化提供重要基础资料。
   (一)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稳步提升。改革开放四十年,广东服务业获得长足发展,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作用。1979-2018年,广东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3%,高于全省GDP增幅0.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随之演变推进,2013年
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升级为“三二一”,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4%成为第一大产业,2015年提升到50.2%,首次占到半壁江山,到2018年比重上升到54.2%。然而在常规统计中,由于服务业统计调查起步晚,底子薄,季度、年度可用于GDP核算的资料不健全,通过经济普查可以有效补齐服务业常规统计资料不齐的短板,摸清全省服务业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的规模、布局,对健全服务业统计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服务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广东经济迈进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旧动能转换迫在眉睫。2018年,广东人均GDP突破1.3万美元,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服务业发展迎来广阔空间,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不高的背景下,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可以缓解资源环境硬约束问题,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通过经济普查,摸清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布局结构、创造的就业岗位、能源消耗及企业研发投入等情况,为有效研判服务业发展效率和后劲提供重要依据。

   (三)服务业是提升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选择。服务业发展与人的生活需要密切相关,以“互联网+”、数字经济、移动互联网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动能新产业新商业模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一个地区的行业生态、产品创新、生活习惯、社会转型等都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深入研究服务发展状况有利于从需求端提升高质量发展内在动力。经济普查为研究新经济发展变化提供重要基础资料。

    二、突出难点

    做好当前服务业普查将面临着以下几个主要难点,需要认真研究和分析。
    (一)单位数量多且面广。服务业普查一个突出的特点是面广、量多,普查行业范围包括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住宿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共14个门类、44个大类,涉及到的普查单位数量庞大。2018年单位清查结果显示,广东核查的服务业法人单位达到234万家,占全部法人单位数的77.4%,远超第二产业单位数量。

   (二)涉及专业、部门多。服务业普查范围广,涉及的专业有服务业(含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社会科技等,普查内容也与其他专业不同,除了普查通用表和各行业生产经营情况及财务报表外,还根据机构类型和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不同设置了行政事业单位主要经济指标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主要经济指标两张报表,使得规模以下服务业单位普查报表分工愈加复杂,出现一张普查表由多个专业负责、非一套表企业法人和行政事业单位及民间非营利组织表分表容易混淆的局面。由于省级各专业分工与国家局专业分工不完全相同,导致部分工作分工明确但报表分不到底,“条和块”难以组织等问题出现。需要补充成立部门协调组,专门用来解决省、国家专业间不对等,政府和部门不协调的问题。

   (三)组织管理渠道复杂。服务业普查涉及专业、部门多,加上国家、省、市、县各级普查分工不同,使得服务业普查组织管理渠道显得尤为复杂。往上看,由于国家层面各专业司力量配备比较完善,分工相对明确,除批零住餐业和房地产业外的规下服务业单位基本是由服务业司、社科文司按负责行业分别承担。往下看则不同,由于省级及以下服务业力量相对薄弱,由服务业、社科文专业承担的普查任务一部分分摊到了核算专业、临时设立的部门协调组。再往下看,则又出现不同情况,市尤其是到区县服务业统计机构不甚健全,这些报表的分工往往又回归到某一个部门全部负责,这就导致服务业普查的组织管理渠道出现“两头窄、中间宽”的奇特现象,使得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出现了阻碍,如果没有清晰的工作指引和有效的组织落实,必然增加上下左右沟通的时间与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作效率。
   (四)新行业、新业态多,行业界定困难。准确划分行业是组织实施普查的关键。行业赋码是否正确,直接决定了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及新经济结构等,决定着普查分表的对象和经济指标表的填报内容,直接决定着普查数据质量。服务业涉及行业多,且新行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多,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得服务业行业准确赋码难度较大。虽然各级普查机构加大对服务业行业赋码的指导,制定了《服务业单位行业划分界定工作指引 》,但实际经济活动仍然十分复杂,编制6位经济活动代码更是给基层统计带来了许多困扰。在正式普查登记阶段,还出现了不少为减少强制性错误而对清查阶段编制的行业代码随意跨专业转移修改等情况。
   (五)统筹协调组织难度大。由于服务业普查牵涉专业和部门多,上下沟通渠道不畅,专业间能否按照方案分工树立“一盘棋”思想,不推诿、不扯皮,做到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形成合力,确保数据审核不重不漏,这些都给统筹协调带来较大难度。组织者既需要全盘充分考虑,以工作目的、效率最大化为目标,要站在全局的角度,结合专业实际情况合理调配力量,又要充分考虑专业无缝衔接,确保国家专业司各项任务都能贯彻落实,同时还要兼顾基层落实各项任务的可行性与操作性,尽量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普查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

   三、路径选择

   搞好服务业普查必须认真谋划,做到分工明确,统筹安排,才能有序推进。

   (一)强化单位清查的组织领导,确保单位清查任务的落实。各级经普办是统一组织落实整个单位清查工作的组织者,具有组织协调落实各项工作的责任和义务。经普办综合组(普查中心)为开展单位清查的牵头单位,必须具体执行各项任务,统一安排好各阶段工作。服务业专业为单位清查的专业负责部门,单位清查结果齐全不齐全,数据质量好不好,查疑补漏如何查,服务业专业组要说了算。建立上下对口,必要的情况汇报和反馈机制,以便层层部署跟踪落实。

   (二)理顺普查组织管理渠道,减少多头管理出现的矛盾。一是经普办综合组(普查中心)在组织单位清查和普查登记中,必须把好基本单位总开关,从制度、方法、指标解释和数据审核、验收等方面负责,研究处理行业类别和经济活动代码的认定问题;处理单位交叉重名重码问题;处理法产关系关联审核,查疑补漏问题;要主动推动部门协调组协调编制、民政、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数据的审核、评估工作。二是服务业组,必须以平台和非平台工作为界线,分清规模以上重点服务业和规模以下服务业的职责;以日常统计工作为主责,分清日常与非日常工作(普查期间)任务;以落实部门常规统计工作为主页,分清非常规由其他相关专业负责问题,如文化体育、金融业的普查工作任务;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依据,确保非常规和非平台普查对象的行业全面落实。三是部门协调组,必须全面协调与部门相关联的各项工作,包括组织落实部门普查、部门数据比对、部门数据质量评估分析等。

   (三)处理好专业、部门多头参与产生的问题。一是处理好普查中心牵头、服务业专业负责、社会科技专业承担文化体育行业、核算负责金融业的责任,必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能相互不闻不问;二是处理好谁组织谁负责,谁牵头谁承担,专业、部门各自一推了之,国家查询难以与上面对接,工作落实与下面脱节,上下沟通渠道不畅,延误战机问题;三是处理好专业只管理专业的事,不考虑全局全行业的事,专业只负责对接国家,部门只负责对接部门,核算不对接专业部门,部门不对接市县,造成基层不知如何对接或多头请示问题;四是处理好服务业专业只管企业,不过问行政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发现非企业问题,采取排除法,简单一脚踢开的做法;五是处理好部门协调组与专业工作安排不一致,但部门协调组与专业工作又存在行业、表种交叉、渗透问题,需要在工作落实中相互沟通、及时由部门协调组牵头处理;六是处理好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普查关系,尤其是核算与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证券、金融局,铁路、文化和旅游、体育部门单独组织普查,以及保密单位的普查问题,确保普查单位的不重不漏,普查内容的完整准确。

   (四)集中深入研究,准确界定服务业行业归属。

   1.明确好服务业单位界定的基本原则。一是做到“三看”。看产品形态,看发票,看会计账户体系和营业收入构成。二是注意混业经营情况。当一个单位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时,应重点询问营业收入构成,采取自上而下的原则确定企业的行业性质,再依次判断行业大类、中类、小类。三是分析因果关系。服务行业归属与企业是否存在研发没有因果关系;税务及其他部门的行业代码,企业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不能作为行业甄别的唯一依据。

   2.辨析好服务业专业易混淆行业。一是辨析服务业与金融业易混淆的情况。部分服务业(专业)行业易与金融业特别是“类金融”业混淆。如:某网络科技公司,业务经营符合“互联网数据服务”行业特征,同时具有“网络借贷信息中介”特征。二是辨析服务业与建筑业易混淆的情况。建筑业单位必须有土建工程,按单项工程计算工程收入。工程设计成果为设计方案或图纸,收入为设计费。企业单位如果只有工程设计,没有建筑施工,应归入服务业;如果既有设计,又有施工,又有土建工程,且施工产值大于设计费用,应归入建筑业。三是辨析服务业与商业易混淆的情况,主要有供应链管理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往往是一体化整合的服务,只从事供应链服务某一个环节活动的企业单位,应视其业务活动归入相应行业。从事供应链服务多个环节(物流、商流、信息流等)活动的企业单位,可通过确认企业营业收入是否包括货物价值然后再进行归类。四是辨析服务业与工业、商业易混淆的情况。既有产品开发,又有生产外包、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的企业的行业归属判断,应以产品形态特征、企业会计账特征等作为依据。

   (五)准确把握好各个阶段要求,突出重点工作事项。组织一项大型普查,必须历经一个时期,分几个阶段进行,每一个阶段都有工作的重点,必须全面准确把握。普查登记前期,抓好规模以上服务业入库,事前做好准“四上企业”单位监测,准确界定服务业行业是重点;普查登记阶段抓好金融服务业、投资服务业和行政事业是重点。在普查准备阶段,必须制定好服务业专业普查实施方案和细则,明确服务业工作任务与进度安排。在普查登记阶段,必须明确开网时间及填报方式,及时监测报送进度,做好智能赋码工作,坚持随报随审。在普查数据检查、审核与验收阶段,必须定制好查询模板,注意数据检查,注意数据集中审核、评估,注意数据核实、修改,注意基层数据验收。在普查数据汇总阶段,必须根据需求提前设计汇总表式,进行简易快速汇总,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全面汇总分析。

   (六)强化业务培训,加强业务检查指导。强化业务培训和指导是实施好服务业普查的必要前提。一要根据需要和具体实际情况设计服务业普查培训方案和培训工作细则;二要分层级分类型明确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三要分阶段分时间节点组织业务培训和检查指导;四要根据实际问题制发工作指引和问题解答;五要通过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如广东智能普查微信公众号,针对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进行资讯性指导;六要针对难点和重点直接行文去函,点对点处理问题;七是直接上门面向企业(单位)进行辅导和指导,以解决问题。(广东省统计局)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