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析
对当前广东物价走势的几点看法
受国内经济增长加快、节日消费刺激、禽流感爆发以及粮油供求变化和国际原油剧烈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一季度,广东市场物价承接去年下半年的升势,出现了持续上升的运行态势,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高于上年。特别是作为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粮食价格大幅上升,影响广泛,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如何看待当前广东市场价格走势?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未来价格运行将发生怎样变化?我们根据调查和分析,就此提出如下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一、一季度物价基本概况
一季度,广东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1.7%。从8大分类看,上升的有食品、烟酒、医疗保健个人用品和居住,分别上升5.6 %、2.2%、1.2%和0.7%;下降的是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及通讯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分别下降0.4%、1.4%、2.2%和1.5%。
从分区域看,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1.4%,农村上涨2.4%。在21个地级市中有20个市的价格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
从全国来看,广东物价指数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沿海与周边的省份。据统计,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升2.8%,同期的江苏上涨3.1%、浙江上涨3.3%、山东上涨3%、安徽上涨4.4%、福建上涨2.9%、江西上涨2.9%、湖南上涨3.7%、广西上涨2.7%、海南上涨4%。
二、运行特点
(一)食品类价格大幅攀升。受国内粮油市场供求变化、农产品生产淡季以及世界性粮油价格上升等因素影响,一季度广东食品类价格上升了5.6%。其中,粮油价格的升幅最大,分别上涨了13.4%和19.8%。其次是蛋和肉禽类,分别上涨14.2%和8.3%,其他食品如干豆类及豆制品、水产品以及干鲜果类,分别上升6.8%、5.7%和4.4%。据测算,食品类价格拉动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升了2个百分点。
(二)烟酒类价格持续上涨。一季度,随着全省各地加大对烟酒市场无证经营、制售假冒伪劣烟酒清理整顿、原料价格上升和节日消费需求增加的影响,广东烟酒类价格一直保持上升的走势,一季度上升2.2%。其中,烟类价格上升2.3%;酒类价格上升2.6%,特别是白酒上升最明显,升幅达5.2%。
(三)居住类价格稳中有升。一季度全省居住类价格上升0.7%。其中升幅较大的是建材类,水泥、木材、砖、玻璃和钢材等,升幅都在5-20%之间。由于居民用液化石油气价格去年基数较高,因此,尽管价格累计比下降,但每罐的价格仍维持在较高的价位。其它燃料价格也有4.1%的升幅。
(四)医疗保健个人用品类价格表现坚挺。去年广东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升0.4%。今年以来,随着春节假期的到来以及非典、禽流感疫情的影响,人们加强了卫生保健意识和提高了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市场活跃,该类价格表现坚挺,一季度广东该类价格上升1.2%。其中升幅较大的是中药材和医疗器具,分别上升10.2%和7.3%。
(五)工业消费品价格依然低迷。由于市场供求状况总体上仍保持供过于求的格局,一季度大部分的工业消费品如衣着、家庭设备用品、交通及通讯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等各类价格仍然低迷。其中,交通工具中的摩托车和汽车分别下跌6.2%和3.6%,衣着、文娱耐用品和家庭设备用品下跌0.4%、6.7%和3.6%,通讯工具中的手机跌幅最大,跌幅达13.4百分点。
(六)服务项目价格基本稳定。一季度广东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2%。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上升0.5%;美容理发服务上升0.9%;其他各类服务项目价格大部分有所走低,如车辆使用与维修服务和文娱费均下跌0.7%;旅游和宾馆等服务业收费下跌较大,跌幅达5.2个百分点。不过,个别服务项目价格也出现较大升幅,如家庭服务升3.7%。
三、基本判断
自去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增长期,广东作为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经济扩张的特征明显,居民消费价格止跌回升是整体经济快速增长的表现。从宏观的角度看,适度的低通胀有利于国民经济稳步协调持续快速发展。同时,当前市场价格持续上升的主要起因,是以粮食价格为首的食品类价格大幅上升所引发的,是市场对粮食供求关系失衡的正常反映,是市场对过去长期“谷贱伤农”做法的一种修正。其次,广东是外向度极高的省份,去年以来受世界性经济复苏的影响,全省出口强劲,推动了价格的上行。另外,近年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剧烈波动,也对这次价格走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国际上看,消费者价格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胀或通缩最主要的指标,在欧美一些国家还需计算“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即在计算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基础上剔除能源和食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以反映工业消费品、服务和居住类消费价格实际变动的程度,据此来判别实质的通胀或通缩程度。如果按此剔除食品类价格波动对价格总指数的影响,一季度广东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实际为99.6%,即下降0.4%。从这个角度看,目前广东仍没有完全走出通缩的阴影。
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经济运行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通胀的苗头:如粮食价格的大幅上升,已达9个月之久。由于粮食是人们的基本生活必需品,社会需求呈刚性,对市场消费有很强的示范效应。粮食价格走高带动了食品业和饲养业等其他相关产品的价格走高,波及度有逐步扩大的趋向。作为粮食生产的基本要素,农业生产资料市场销售价格也大幅上涨,加大了粮食价格持续上涨的成本动力。能源、原材料等上游生产资料价格的涨幅也开始有传递到消费领域的迹象。如抽油烟机、风扇、热水器等部分家电产品就因钢材和其他原材料持续大幅上涨的影响,3月份环比价格上浮了近1个百分点。
因此,如何判断广东市场价格未来走势?应着重关注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粮油食品市场供求矛盾是否得到缓解。这次价格上涨的主要起因是粮食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年初,中央针对当前农业和粮食生产的薄弱环节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政策落实的成效开始显现,根据广东3、4月价格旬报监测资料显示,3月下旬粮食价格曾再度走高,但升幅已较近几个月的情况有所减缓。尽管目前新粮尚未上市,但各地粮食市场供应情况尚好,加上受粮食种植区春耕播种面积增加、粮食供应预期趋好的影响,4月上旬各监测网点录得的粮油价格基本保持平稳。预计在夏粮收获前,全省的粮食供应正常,粮食价格将保持平稳,并影响油、蛋、肉禽、干豆类及豆制品和水产品等食品类价格走稳。
二是投资高速增长的状况是否有所改善。目前,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高速超常增长,加剧了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供应紧张的矛盾。上游产品生产价格的不断攀升,为下游产品埋下了价格上浮的隐忧。一季度广东原材料购进价格大幅上升,高出工业品出厂价7、8个百分点,这种现象值得高度关注。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认真清理在建项目;加强金融调控和信贷管理,适度控制货币信贷增长;严格土地管理,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等等。这些调控措施将有利于宏观经济平稳快速增长。预计经过全面落实调控措施,我省的投资增长速度将会有所放缓,基础生产资料紧张的状况也将得到缓和,使上游产品价格回稳。
三是前期投资是否能够转化为有效的社会需求。去年,广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88.90亿元,比上年增长26.5%,今年一季度投资增幅达40.2%。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将巨大的投资尽快地转化为有效的社会需求,在投资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就业率、提高居民收入和拉动居民消费上实现良性的循环。
综合考虑,随着广东经济稳定协调快速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保持平稳增长甚至加快增长的可能性较大,加上投资需求有一定的惯性,初步预计,今年上半年我省的物价水平仍将温和上升。下半年,随着粮食供应紧张状况的改善,投资需求得以有效抑制,在大部分消费品市场继续供大于求以及进口关税进一步下调的情况下,物价水平回调的压力将有所加大。全年我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将保持在低通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