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资料 >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

 

持续快速发展的住宿餐饮业

广东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分析报告之十一

 

 




  
  内容摘要:近年来,住宿餐饮业快速发展,并在繁荣市场、拉动消费增长、增加就业以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住宿餐饮业  分析


  随着广东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对外公务、商务和会展业的兴起,广东住宿餐饮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规模持续扩大,形成了以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多元化经营格局,为城乡居民、外来旅游者和商务活动提供休闲、就餐、娱乐为一体的服务环境,成为拉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的最活跃力量,对第三产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
  一、住宿餐饮业发展快速,成为拉动全省消费的重要力量
  (一)企业数量增加,经营规模扩大,经济效益提高。
  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8年末,全省共有住宿和餐饮法人企业13309个,拥有资产1375.63亿元,吸收从业人员80.83万人,比第一次经济普查的2004年分别增长62.2%、54.6%和41.0%,其中住宿企业5228个,增长46.6%,资产1056.64亿元,增长60.3%,从业人员25.66万人,增长46.0%;餐饮企业8081个,增长62.2%,资产318.99亿元,增长38.1%,从业人员31.68万人,增长36.9%。
  2008年,全省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额863.79亿元,比2004年增长85.5%,年均增长16.7%;其中住宿业营业额620.63亿元,餐饮业营业额243.16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71.2%和98.6%。
  第一次经济普查全省住宿餐饮法人企业亏损4.48亿元,2008年扭亏为盈,实现盈利30.33亿元;其中住宿法人企业1.79亿元,餐饮法人企业28.54亿元。
  (二)以私营企业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内资企业在网点、吸收就业人员、市场经营份额等方面仍起主导作用,与第一次经济普查相比(见表一),法人单位、从业人员、营业额分别增长66.0%、45.8%和94.1%,其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快速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其他企业的法人单位、营业额均成倍增长,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和联营企业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保持平稳发展,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营业额分别增长15.3%、16.1%和34.4%,外商投资企业分别增长13.2%、34.3%和103.9%。

表1:  住宿餐饮业按登记注册类型分法人企业基本情况

指标名称

法人单位

从业人数

营业额

数量
(个)

2004年增长(%

数量
(人)

2004年增长(%

数量
(万元)

2004年增长(%

   

13309

62.2

808251

41.0

8637904.7

85.5

内资企业

12603

66.0

644306

45.8

6311384.4

94.1

 国有企业

614

-25.1

50968

-17.5

602017.3

35.7

 集体企业

516

-54.6

22666

-43.4

210090.7

-23.2

 股份合作企业

235

-43.4

6672

-27.6

72059.1

1.2

 联营企业

59

-35.2

4563

-40.8

48953.9

-24.2

 有限责任公司

1242

113.8

138079

100.6

1408435.9

127.8

 股份有限公司

145

98.6

10228

11.1

116727.4

37.7

 私营企业

9168

113.3

388464

63.3

3636853.1

120.6

 其他企业

624

258.6

22666

227.7

216247.0

380.7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423

15.3

82253

16.1

1042227.0

34.4

外商投资企业

283

13.2

81692

34.3

1284293.3

103.9


    从住宿行业看,内资企业4921家,比2004年增加1629家,占住宿业的94.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96家,比2004年减少24家,占3.7%;外商投资企业111家,占2.2%。从餐饮行业看,内资企业8081家,比2004年增加3440家,占餐饮行业的95.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227家,占2.8%;外商投资企业172家,占2.1%。
  (三)私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2004年-2008年,私营企业法人单位数量由4298家,发展到2008年的9168家,年均增长20.9%,占全省的比重为68.9%,比2004年提高16.5个百分点;从业人员、营业额分别为38.85万人、363.69亿元,占全省的48.1%、42.1%,比2004年分别提高6.6个、6.7个百分点。2008年住宿业私营企业法人单位3078家,占内资企业的62.5%,比2004年增长1.2倍,餐饮业私营企业法人单位6090家,比2004年增加3210家,占内资企业的75.3%,比2004年增长11.4%(见图1)。

 


  
  (四)住宿餐饮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不断提升。
  近几年,国家不断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相关政策,优化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力。同时,居民的消费理念也逐步更新,消费层次明显提高,推动全省住宿餐饮的不断发展,对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逐步提高。1978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86亿元,其中住宿餐饮业零售额5.39亿元,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7%,1990年比重提高到10.6%,2007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2008年达到12772.21亿元,其中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882.45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提升到14.7%。
  (五)住宿业中的旅游饭店规模优势明显,正餐服务为餐饮业主要服务形式。
  外出旅游、就餐增加,极大地推动住宿餐饮业的发展。2008年,全省拥有旅游饭店1821家,比2004年增长45.0%;从业人员28.99万人,增长54.2%,实现营业额305.30亿元,增长76.6%,占住宿业的营业额总额的八成,平均每家企业吸收从业人员159人,实现营业额1677万元;拥有客房数22.50万间,床位37.70万张。一般旅馆3091家,从业人员7.42万人,营业收入67.25亿元,客房数19.92万间,床位数32.21万个,平均每家企业吸收从业人员24人,实现营业额仅为218万元。全省共有星级宾馆1148家,其中五星级98家,四星级225家,三星级566家,二星级230家,一星级29家。
  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广东餐饮市场以大众消费为主,整体市场格局为中低层次的理智型大众消费,正餐服务成为支撑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2008年,全省拥有正餐服务企业6292家,比2004年增加2917家,占全省餐饮企业的77.9%,比2004年提高5.2个百分点,吸收从业人员33.06万人,实现营业收入355.66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24.9%和84.0%。另外,快餐业以价位低、品种多、速度快等特点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2008年快餐服务企业828家,从业人员8.13万人,营业额100.89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93.4%、115.0%和145.2%。
  (六)连锁住宿、餐饮企业快速增长,带动行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近几年,随着经营结构的调整,连锁经营、网络营销等现代方式的兴起,广东特色店和老字号连锁企业纷纷涌现,在传统市场中快速占据一定市场空间,并表现强大的生命力。如七天连锁酒店2005年注册成立公司,同年3月在广州北京路开设第一家分店,到2008年底,经过短短四年的奋斗,拥有分店突破了260家,并成功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酒店集团。绿茵阁西餐厅在1989年开办初期仅为一间普通咖啡厅,现在已发展成初具规模的连锁西餐公司,在全国拥有近80家分店,并建立了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和西餐培训基地。截至到2008年底,全省住宿业拥有连锁总店5家,门店总数84间,实现营业额4.87亿元;餐饮业共有连锁总店77家,门店总数1820间,实现营业额109.19.亿元。
  (七)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稳步发展,规模日益扩大。
  随着国家扩大开放政策的逐步推进,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和旅游业的发展,进入广东住宿餐饮行业的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数量稳步增加。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到2008年底,全省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住宿餐饮企业706家,拥有资产合计478.94亿元,负债合计160.0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6.6%,其中住宿业68.1%,餐饮业59.9%。从资产占有情况看,全省住宿餐饮企业平均资产规模为1063万元,其中内资企业732万元,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6961万元,是内资企业的9.5倍;从营业收入看,全省住宿餐饮企业平均营业收入667万元,其中内资企业511万元,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3447万元,是内资企业的6.7倍;从营业利润看,全省住宿餐饮企业平均营业利润为23万元,其中内资企业22万元,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42万元;从吸收从业人员情况看,全省住宿餐饮企业平均吸收从业人员61人,其中内资企业61人,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232人。
  (八)餐饮企业总体盈利好于住宿企业。
  普查资料显示,2008年,全省住宿业法人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6.28亿元,主营业务成本126.61亿元,缴纳税费22.39亿元,实现利润1.06亿元,利润率仅为0.2%;餐饮业法人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477.33亿元,主营业务成本230.45亿元,缴纳税费25.66亿元,实现利润27.28亿元,利润率为5.7%。

    二、住宿餐饮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广东住宿餐饮业从小变大,由少到多,快速发展,但同时存在企业规模小、经营周期短、利润率低、综合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8年住宿餐饮法人企业仍然有2823家亏损,亏损率为21.1%%,其中住宿业26.5%,餐饮业17.7%。
  (一)小规模经营格局尚未完全改变。
  广东住宿餐饮企业虽然有一定数量,但普遍规模偏小,仍以中小企业为主。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8年全省限额以下住宿餐饮业9253家,占全省住宿餐饮业的近七成,实现营业收入142.91亿元,占全省住宿餐饮业16.5%,其中私营企业6918个,营业收入101.04亿元,分别占全省住宿餐饮业的53.4%和11.6%。在限额以下企业中:住宿业3614家,占全省住宿业的70.8%,营业收入47.01亿元,仅占全省住宿业的12.1%;餐饮业5639家,占全省餐饮企业的71.9%,营业收入94.39亿元,占全省餐饮企业的19.7%。限额以下企业占全省住宿餐饮业的七成,但营业收入占全省的比重不到两成,行业规模小、零散度较高,抗风险能力低,单打独斗,缺乏必要的扩张条件和手段。
  (二)资产负债率维持在高水平。
  普查资料显示,2008年末全省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资产总额为1375.6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6.5%,比2004年末增加5.7个百分点,其中住宿业资产总额1056.6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8.6%,比2004年增加6.7个百分点;餐饮业资产总额318.99亿元,资产负债率59.8%,比2004年降低1.1个百分点。
  从经济类型看,2008年底,住宿业内资法人企业资产总额666.08亿元,负债458.91亿元,资产负债率68.8%,其中私营企业高达72.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资产总额390.57亿元,负债总额266.00亿元,资产负债率68.1%。餐饮业内资法人企业资产总额230.61亿元,负债总额137.8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9.8%,其中有限责任公司为69.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资产总额88.38亿元,负债总额52.9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9.8%。
  (三)区域性差异明显。
  普查资料显示(见表2),住宿餐饮企业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2008年,珠江三角洲住宿餐饮法人企业10469家,吸收从业人员80.83万人,分别占全省的78.6%和83.7%,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法人企业分别占5.6%、7.0%和8.8%,从业人员分别占4.1%、5.9%和6.3%。其中广州、深圳聚集了全省的五成住宿餐饮企业。全省81家企业营业额超亿元,80家集中在珠江三角洲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和中山。从实现企业营业额看,2008年,珠江三角洲平均每家法人企业实现营业额720.10万元,比粤北山区多一倍以上,比东、西两翼高七成多。

 

表2:  经济区域住宿餐饮法人企业基本情况

指标名称

法人单位
 (
)

从业人数
(
)

营业额
(万元)

平均每个企业
营业额
(万元)

 

13309

808251

8637905

649.03

珠三角

10469

676405

7538703

720.10

 

751

33112

305465

406.74

西 

943

47883

410784

435.61

 

1146

50851

382953

334.16


  (四)限额以上住宿企业整体经营较差,亏损严重。
  2008年,全省限额以上住宿餐饮法人企业亏损1210家,占全省限额以上法人企业的32.8%,其中住宿业法人企业1487,亏损618家,亏损面达41.5%,亏损22.29亿元,亏损金额超千万元的51家,盈亏相抵仍亏损3.74亿元,其中内资企业亏损1.04亿元,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亏损3.09亿元,外商投资企业盈利0.39亿元。限额以下住宿业法人企业亏损1613家,亏损面为17.4%。
  (五)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企业管理人才不足。
  住宿餐饮企业是第三产业中劳动密集的行业,长期以来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尤其是中小型的餐馆、酒店,从业人员多数是文化层次低的群体。普查资料显示,2008年全省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3.6%,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从业人员占43.6%;具有中、高级职称的管理人员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0%,具有初级以上技术工人职称的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也只有3.3%。从业人员素质的偏低,势必造成企业难以跟上现代市场发展的步伐,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住宿餐饮业发展趋势及建议
  随着广东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旅游业经济的蓬勃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将有较大的提高,从而有效带动和刺激全省住宿餐饮市场的活跃。与此同时,会展经济的发展、社会交流活动的增加、商务活动的日趋活跃,也将为全省住宿餐饮业提供良好的契机和广阔空间,为此建议:
  (一)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从企业经营机制看,国有企业负担较重,成本控制不严,资本运作效率较低,而很多私营企业内部管理模式为家族式管理,企业管理人员素质较低,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缺乏科学的经营策略和手段,企业盈利能力不高,为此必须加快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政府应鼓励、引导、扶持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培育大型住宿餐饮集团企业,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企业。
  连锁经营是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经营成本,创立知名品牌、突出企业经营特色、实现规模效应的有利方式。为此,第一要逐步确立连锁经营在住宿餐饮业中的主体地位,完善和规范直销连锁,积极探索加盟连锁;第二要实施品牌战略,发挥企业贴近消费者,了解消费需求的优势,积极开发设计自有品牌产品,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第三是开拓农村市场,积极鼓励大中型或有实力的住宿餐饮企业通过各种连锁经营方式进军农村市场,把大店、名店的良好信誉、优质服务、先进管理带到农村,有效地改变农村住宿餐饮业分散经营、无序竞争的状态。
  (三)大力发展旅游业,有效推动住宿餐饮业发展。
  广东旅游的主要集中在商务旅游上,限制了住宿餐饮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广东的休闲旅游得到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温泉休闲度假、滨海休闲度假、漂流、湖泊(人工水库)休闲度假等休闲旅游发展较快,有效带动和推进当地住宿餐饮业的发展。随着国务院加快发展旅游业政策的出台、广东旅游悠闲计划的进一步实施,将推动广东住宿餐饮业的发展。
  (四)注重住宿餐饮业人才培训,提升住宿餐饮企业的现代管理水平。
  企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住宿餐饮业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为使广东住宿餐饮得到长足的发展,企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加快住宿餐饮业人才的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应通过培训、教育、使用、开发等途径,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培养一批技术创新人才和职业经理人才,造就高素质的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人才,使之与现代化住宿餐饮企业制度相适应;其次应通过实行严格的持证上岗制度,实行在岗学习和离岗培训相结合的原则,保证其胜任本岗位的工作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
  
               

                                                                                供稿单位:贸外处
                                                                 撰    稿:洪秀霞  余盛鸿
  
  
  
  


W020101124579311873709.GIF
W020101124579313122048.GIF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