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资料 >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

 

2012年广东工业用水情况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对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水消费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业 水消费   分析

 

  2012年,广东工业企业水消费量低位增长,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标继续优化,循环用水率有所提高,但重复用水普及面较小。工业企业在科学合理用水、节约用水上仍然任重道远。

  一、主要特点

  (一)工业取水总量低位增长

  2012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取水总量145.2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0%。其中,地表水109. 81亿立方米,地下水1.27亿立方米,自来水29.19亿立方米,海水和其他水5.00亿立方米。支付水费的取水量133.87亿立方米,占92.1%

  外供水量105.65亿立方米,增长2.8%。扣除取水量中的重复因素和污水处理行业的取水量,净取水总量37.75亿立方米。

  (二)工业用水具有较高的集中度

  2012年全省工业41个行业大类中,工业净取水量超过1.5亿立方米的行业有7个,分别是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总计净取水量达24.06亿立方米,占全省净取水总量的63.7%

 

  1 七大行业净取水量情况表

  

行业名称

  净取水总量    (亿立方米)

  比重(%)

  七大行业合计

  24.06

  63.7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7.76

  20.6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3.76

  10.0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3.28

  8.7

      纺织业

  2.83

  7.5

      造纸及纸制品业

  2.75

  7.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96

  5.2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72

  4.6

  

    (三)地区净取水总量差距悬殊

  经济发达、工业企业密布的珠三角地区净取水总量相对较大。2012年,珠三角地区工业净取水总量29.68亿立方米,占全省取水总量78.6%;东翼地区工业净取水总量2.15亿立方米,占5.7%;西翼地区工业净取水总量2.14亿立方米,占5.7%;山区工业净取水总量3.78亿立方米,占10.0%

  分市看,全省有6市净取水总量超过2亿立方米,其中,东莞、广州和佛山3市净取水总量在全省位居前3位,合计净取水总量17.10亿立方米,占全省取水总量45.3%;汕尾、阳江和潮州3市取水总量全省最低,合计净取水总量0.90亿立方米,占全省取水总量2.3%

  (四)地市工业用水价格参差不齐

  全省工业企业付费水的平均单价为0.70元/立方米,与上年持平。其中,地表水平均单价0.33/立方米,地下水平均单价0.52/立方米,自来水平均单价2.07/立方米,其他水平均单价1.49/立方米。

  分市看,全省工业用付费水的平均单价最高为深圳,单价为1.32元/立方米;最低为阳江,单价为0.33/立方米。

 

  1 2012年各市工业用水平均单价图(单位:元/立方米)

  

  (五)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标继续优化

  按照淡水消费量测算,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用水比上年下降10.5%。在广东七大耗水量较大行业中,纺织业下降13.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2.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14.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15.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9.5%,但造纸及纸制品业增长8.0%,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6%

  全省有6市的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是深圳、揭阳、阳江、潮州、惠州和广州。全省有29个行业的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重复用水普及面小

  2012年,广东工业企业重复用水80.19亿立方米,增长14.2%。循环用水率68.0%,较上年略有提高,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工业重复用水的企业3211家,只占全省工业企业的8.4%,九成多企业无重复用水。数据显示,全省重复用水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企业仅55家,只占重复用水企业数的1.7%,但累计重复用水量为74.85亿立方米,占重复用水量的93.3%,工业重复用水量主要集中在六大高耗能行业和轻工业中的造纸和纸制品业。

  (二)非常规水源的利用程度偏低

  2012年,全省雨水收集利用企业仅79家,雨水收集利用量433.02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4.3%;再生水利用企业75家,再生水利用0.54亿立方米,增长22.2%。雨水收集和再生水利用虽然增幅大,但占净取水量的比重很小(1.5%),利用程度较低。

  (三)存在中小企业用水不付费现象

  2012年,全省在消费地表水的企业中,有651家企业未付费,占地表水企业总数的三成多,总计消费地表水6.10亿立方米,占地表水总消费量的5.6%;在消费地下水的企业中,有1429家企业未付费,占地下水企业总数的五成多,总计消费地下水0.35亿立方米,占地下水总消费量的27.4%。中小企业用水不付费,很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现象。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水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

  广东是全国的水资源大省,但长期以来存在着水质性缺水、水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与浪费性缺水问题,造成近年来全省水资源日益短缺。工业用水目前已占全社会用水的近三成,同时工业用水会产生大量的废水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全省上下必须对此有清醒认识,在全社会加大水资源保护、节约用水的宣传力度,尤其要强化企业的节水意识,积极推进创建节水型企业活动,引导有条件的工业企业直接利用雨水或再生水,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引导扶持企业提高循环用水率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是工业节水的首要途径。2012年全省规上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68.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国家对节水型社会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要求(75%),全省工业重复用水还有很大挖掘空间。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还要从政策上引导,经济上扶持鼓励工业企业开展节水设备、工艺和技术的科技创新,大力促进循环用水系统、冷凝水回收再利用、废水回用技术和“零排放”等节水技术等推广实施,不断扩大工业企业重复用水的普及面,提高工业企业循环用水利用率水平。

  (三)完善企业用水计量和收费机制

  广东的水价及水资源费收取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属偏低,这与广东目前水资源紧张状况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极不相称。应按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要求,适当提高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与价格杠杆的作用,用经济手段保护水源。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用水计量和收费机制,要求企业必须安装水表,准确统计用量,根据用量收取费用,促进企业科学合理用水、节约用水。

 

 

 

                                                                   供稿单位:能源处

                                                                       稿:丁 蓉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