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资料 >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

 

广东文盲人口状况简析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分析广东15岁以上文盲人口状况及变化趋势,并对新形势下进一步搞好扫盲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 文盲 分析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扫盲工作持续开展,2010年广东常住人口的文化素质有了较大提高,15岁以上文盲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

  一、文盲人口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一)常住人口文盲率较低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广东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下同)为208.77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334.31万人相比,10年间文盲人口减少125.54万人,减幅为37.55%,比同期全国的减幅(37.71%)略低0.16个百分点。粗文盲率(文盲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3.92%下降为2.00%,下降1.92个百分点。

  在人口分析中较常采用一般文盲率,即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下称文盲率)分析文盲人口状况。2010年广东常住人口文盲率为2.41%,比全国平均水平(4.88%)低2.47个百分点。文盲率由低到高排列,居全国第6位,仅次于北京(1.86%)、辽宁(2.18%)、吉林(2.18%)、天津(2.33%)和黑龙江(2.34%),是全国文盲率较低的省份之一。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低年龄组的文盲人口不断减少,高年龄组的文盲人口脱盲取得明显成效,以及大量年轻跨省流动人口进入广东工作是促使全省常住人口文盲率处于较低水平的主要原因。

  1 全国与广东文盲人口及文盲率

  

指标

  全国

  广东

2010

2010

2000

1990

 文盲人口(万人)

5419.09

208.77

334.31

663.23

粗文盲率(%)

4.07

2.00

3.92

10.56

一般文盲率(%)

4.88

2.41

5.17

15.06

  

    (二)人口文盲率性别差异明显减小

  2000年人口普查,全省常住人口中女性人口的文盲率为8.60%,比男性人口文盲率(1.72%)高6.88个百分点;2010年广东女性人口文盲率下降为4.03%,比男性人口文盲率(0.88%)高3.15个百分点。10年来,尽管女性人口文盲率高于男性人口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但男、女性人口文盲率的差异明显缩小。这表明随着广东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男女平等的思想在家庭与教育等领域有了更广泛的共识,男女受教育不平等的现象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广东男、女性人口文盲率在全国排位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男性人口文盲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4个百分点,女性人口文盲率则低3.26个百分点。按文盲率从低到高排列,男性人口文盲率仅次于北京(0.79%)居全国第二位;女性人口文盲率则居第八位,分别高于北京(3.00%)、吉林(3.03%)、辽宁(3.27%)、黑龙江(3.31%)、山西(3.72%)、新疆(3.85%)和天津(3.86%)。

  全省常住人口分性别文盲率的差异主要是历史原因形成的。表2数据反映,广东15-49岁各年龄段文盲人口占同年龄段人口比重相对较低,并且男、女性人口文盲比例差异不大;从50岁开始,随着年龄增长,男、女性人口文盲比例差异迅速扩大;至85岁及以上人口,男、女性人口文盲比例差异达到36.40个百分点。可见,高龄组女性人口文盲比例大是导致女性人口文盲率明显高于男性人口的主要原因。

  2   2010年广东分年龄、性别的文盲率

                                                                              单位:%

  

年龄

  文盲人口占同年龄段人口比重

  

  

   

  0.88

  4.03

  15-19

  0.16

  0.15

  20-24

  0.12

  0.11

  25-29

  0.12

  0.16

  30-34

  0.16

  0.29

  35-39

  0.21

  0.53

  40-44

  0.33

  1.03

  45-49

  0.41

  1.59

  50-54

  0.71

  3.44

  55-59

  1.05

  5.45

  60-64

  1.88

  9.05

  65-69

  3.23

  15.91

  70-74

  6.15

  26.56

  75-79

  9.48

  37.87

  80-84

  14.44

  48.99

  85岁及以上

  18.51

  54.91

  

    (三)文盲人口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口

  2010年广东6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为145.88万人,占全省文盲人口的69.88%,即广东近七成的文盲人口为老年人口。2000年人口普查,全省老年文盲人口占比为61.40%,10年间老年文盲人口占比提高了8.48个百分点。从老年文盲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看, 2010年老年文盲人口比2000年减少58.94万人,减幅为28.78%,比同期全省文盲人口减幅(37.55%)低8.77个百分点。2000-2010年,全省老年文盲人口数量明显减少,占全部文盲人口比例显著上升。这说明一方面老年人口的扫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老年文盲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老年文盲人口的扫盲工作仍十分艰巨。

  3数据反映,广东分年龄文盲率状况具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不同年龄段文盲率的差异明显缩小。2000年文盲率最低的年龄组为15-19岁,文盲率0.21%,65岁以上人口文盲率最高,达38.94%,两者相差38.73个百分点;2010年文盲率最低的年龄组是20-24岁,仅为0.11%,65岁以上年龄组的文盲率仍然最高,为20.59%。两个年龄组文盲率相差20.48个百分点,与2000年比较差异值明显缩小。二是与2000年比较,全省各年龄组文盲率的降幅随年龄的增大而显著加大,其中15-19岁年龄组文盲率降幅最小,为0.06个百分点;65岁以上老年人口文盲率降幅最大,达18.35个百分点。三是各年龄组文盲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差异值随年龄增大而增大。

  3 全国、广东15岁以上人口分年龄组的文盲率

                                                                              单位:%

  

年龄

全国

广东

2010年全国与广东比较增减

广东20102000年比较增减

2010

2010

2000

总计

4.88

2.41

5.17

2.47

-2.76

15-19

0.31

0.15

0.21

0.16

-0.06

20-24

0.39

0.11

0.26

0.28

-0.15

25-29

0.60

0.14

0.52

0.46

-0.38

30-34

0.89

0.22

0.89

0.67

-0.67

35-39

1.20

0.37

1.16

0.83

-0.79

40-44

1.68

0.67

2.2

1.01

-1.53

45-49

2.17

0.97

3.33

1.20

-2.36

50-54

4.22

2.02

5.36

2.20

-3.34

55-59

6.96

3.2

10.14

3.76

-6.94

60-64

10.36

5.31

18.12

5.05

-12.81

65岁以上

26.09

20.59

38.94

5.50

-18.35

  
    (四)城乡和地区文盲人口状况差异大

  1.文盲率城乡差异大。2010年广东城市文盲人口为53.15万人,文盲率1.16%;镇文盲人口为36.82万人,文盲率2.71%;乡村文盲人口118.81万人,文盲率为4.37%,显著高于城市和镇。与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比较,城乡文盲率呈普降趋势,城市、镇和乡村分别比2000年下降了1.96个、1.53个和3.23个百分点。与同期全国城市、镇和乡村文盲率平均水平相比,广东城市文盲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74个百分点、镇低1.16个百分点,乡村低2.89个百分点。

  从文盲人口的城乡分布看,分布在城镇的文盲人口为89.97万人,占全省文盲人口总量的43.09%;乡村文盲人口为118.81万人,占56.91%,文盲人口分布与常住人口分布状况相反,说明全省扫盲工作重点应放在乡村。

  2.文盲率地区差异大。从分市情况看,文盲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13个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8个市,其中最低的是深圳,文盲率只有0.54%;最高的为汕尾,文盲率6.37%,两市相差5.83个百分点。

  分区域看,按文盲率从低到高排列,珠三角地区的文盲率最低,为1.33%;其次是粤东地区和山区,分别为3.59%3.76%;最高是粤西地区,为4.15%。不同地区文盲率的差异除了与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和教育状况有关外,还与流动人口数量有关,由于人口流动的主要目的是务工经商,人口结构年轻,文盲人口比例较低,因此流动人口数量大的珠三角地区,流动人口在一定程度上拉低其文盲率。

  4 2010年广东各市分性别15岁及以上人口文盲率

                                                                              单位:%

  

地区

  全部人口

  男性

  女性

  广东

  广州

  韶关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江门

  湛江

  茂名

  肇庆

  惠州

  梅州

  汕尾

  河源

  阳江

  清远

  东莞

  中山

  潮州

  揭阳

  云浮

  2.41

  1.11

  4.67

  0.54

  1.70

  3.47

  1.58

  2.15

  4.31

  4.16

  3.00

  2.35

  2.99

  6.37

  3.70

  3.68

  4.23

  0.70

  1.47

  3.35

  2.44

  3.35

  0.88

  0.33

  1.33

  0.19

  0.62

  1.20

  0.51

  0.69

  2.03

  1.93

  0.76

  0.87

  0.82

  3.21

  1.34

  1.54

  1.50

  0.26

  0.54

  1.14

  0.97

  1.05

  4.03

  1.96

  8.03

  0.95

  2.87

  5.71

  2.81

  3.66

  6.66

  6.37

  5.25

  3.97

  5.06

  9.56

  5.96

  5.94

  7.00

  1.22

  2.51

  5.60

  3.91

  5.63

  

    二、对策与建议

  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为广东从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

  现代意义的扫盲教育,已经不仅仅只局限识字和阅读。扫盲不仅包括教会扫盲对象写作、记账等文化知识,还包括教给他们国家大政方针、民主法制、公民意识、卫生健康等内容,特别是根据文盲学员的需求,讲授有关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生产技术知识。针对妇女文盲的特点和需求,还应增加妇幼卫生、家庭教育和家庭理财等内容。把传授文化知识与传授实用技术结合起来,学会一项或几项技术,改变其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善其生活质量。少数民族地区的扫盲还要增加民族风俗传统文化等内容。

  尽管广东已经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但从剩余文盲人口数量以及扫盲工作的现状看,继续开展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巩固和扩大扫盲成果,仍然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数据显示,广东成人扫盲班人数逐年不断下降,1990年为99396人,2000年为2389人,2010年为1778人。与人口普查得到的文盲人口数据相比,扫盲班对老年文盲人口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目前脱盲的主要标准,仍旧停留在农村居民能识读1500个汉字,城镇居民2000个汉字层次上,对于走向教育强省的广东而言,这一标准已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成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针对上述情况,建议:

  (一)坚持一堵二扫三提高的原则,坚决堵住新文盲,大力扫除剩余文盲,尤其是中老年文盲,深化扫盲课程和教学改革,各地依托农村中小学和成人学校,建立健全扫盲教学实施网络。

  (二)把扫除妇女文盲特别是农村地区妇女文盲作为扫盲工作的重点,积极开展妇女扫盲,努力探索适合妇女特点的多种形式扫盲途径和方法。政府有关部门和妇联共同开展以妇女为对象的“巾帼扫盲行动”。

  (三)改变以单纯识字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扫盲,以文盲的学习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功能性扫盲,提高其生存、生活与发展性技能。将扫除文盲与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这是扫盲工作一条行之有效的基本经验。

  (四)增强扫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文化课教师主要由农村中小学教师义务担任。扫盲验收办法,将以识字为主的结果评估方法转变为考核学员实际能力为主的过程评估。

  (五)加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力度,继续采取“保学控辍”措施,降低和抑制中小学生辍学现象的发生,杜绝新文盲的产生,在贫困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扫盲项目制,扎实有效推进重点地区扫盲工作。

 

 

 

 

 

                                                             供稿单位:人口和就业处

                                                                 稿:李彪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