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资料 >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

 

“十二五”以来广东能源结构状况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十二五”以来广东能源结构变化情况,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广东能源结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广东 能源结构 分析

 

  能源结构是一个地区能源利用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反映。广东能源自给率低,能源结构约束大,能源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是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增强能源持续供给能力,推动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障。多年来,广东致力于能源结构调整,已发生一些积极变化。但是,能源结构调整进展缓慢,仍然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亟待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一、近年广东能源结构的积极变化

  (一)非化石能源比重有所提高

  化石能源是不可能再生能源,在利用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较大污染。提高非化石能源的比重,有利于改善环境,促进能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2012年,广东非化石能源消费量达5119.39万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7.6%,比2010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水电、核电、风电等非化石能源发电量796.79亿千瓦时,替代原煤约32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500万吨,广东能源消费结构有所改善。

  (二)电力结构有所优化

  “十二五”以来,广东非传统类型发电装机容量、大容量机组比重提高,新建装机结构进一步优化。2012年,广东发电装机容量7810.1万千瓦,比2010年增长 9.8%。其中,传统发电类型的火电比重73.6%,比2010年下降0.7个百分点;水电比重为16.7%,下降1.0个百分点。新型发电类型风电占1.8%,2010年上升1.0个百分点;核电占7.8%,上升0.8个百分点;太阳能等发电占0.01%,提高0.01个百分点。这些非传统发电类型均属于清洁能源,电源结构趋于优化。见表1

 

  1 广东发电装机容量结构

  

发电类型

  装机容量(万千瓦)

  比重(%)

2010

2012

2010

2012

2012年比2010年增减(百分点)

 合计

 7113.0

 7810.1

  100

  100.0

   

 其中:火电

 5287.4

 5751.6

  74.3

  73.6

 -0.7

  水电

 1260.0

1306.1

  17.7

  16.7

  -1.0

  风电

 62.2

  139.2

  0.9

  1.8

  0.9

  核电

  503.4

  612.0

  7.1

  7.8

  0.8

   太阳能电等

   

  1.1

  0

  0.01

  0.01

  

    新增机组大型化明显。2012年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年末装机容量2522万千瓦,比2010年增长24.2%,比全部年末装机容量增长速度快14.4个百分点。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年末装机容量的比重达32.3%,比2010年提高3.8个百分点。

  (三)终端能源消费有所优化

  煤炭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下降。2012年,广东煤炭在终端消费中的比重为14.2%,2010年下降0.37个百分点,煤炭消费量比2010年增长5%

  清洁能源比重上升。2012年,广东清洁能源的比重为13%,比2010年提高1.1个百分点。一次电力(除火电)、天然气等在终端消费中的比重提高。

  (四)能源资源利用渠道增加

  为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状态,广东在充分利用国内能源资源的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利用国外能源资源,煤炭、天然气进口量逐年增加。2012年,广东进口煤炭达6771.79万吨,占煤炭消费量38.4%,比2010年提高了8.4个百分点。天然气净进口量40.1亿立方米,占天然气的34.4%,比2010年提高了18.1个百分点。天然气除水路运达广东外,连接境外的天然气渠道也已建成投入使用。广东外购电也不断增加。2012年,广东外购电达1145.9亿千瓦时,比2010年增长8.6%

  (五)能源生产能力提高

  经过近年能源快速发展,广东能源生产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自给率提高。2012年本省发电量占供电量的76.1%,2010年提高1.2个百分点。2012年炼油生产能力达5675万吨,比2010年提高21.4%。目前,广东炼油能力排山东、辽宁之后,居全国的第三位,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广东成品油不但能满足本身需要,还可以部分供应省外。2012年,广东天然气生产量达83.52亿立方米,比2010年增长了6.6%

  二、当前广东能源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能源供应对外依赖程度大

  广东是能源资源禀赋较差的省份之一,是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短缺的大省。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和生活所需要的能源大部分依赖省外购进或进口,对外依存度很高。2012年,广东能源供给对外依存度达82.5%,其中煤炭100%,石油77.8%(其中:原油73.4%),电力21.3%2012年,对外依存度比2010年提高1.9个百分点。

  (二)高耗能产业比重趋大

  随着适度重型化的发展,广东高耗能行业比重有所上升。2012年,高耗能行业产值比重为22.7%,比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高耗行业分布不平衡的情况尚未改变,主要集中于韶关、清远、茂名、云浮,梅州和潮州等市,即集中于水泥、陶瓷和石油加工等高耗行业集中的地区。2012年,高耗能行业产值比重比全省高20个百分点的市分别有韶关、清远、潮州、清远、云浮和梅州等6市。珠三角地区是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但广州、珠海、佛山、惠州、江门、肇庆等市的高耗能行业的比重仍偏高。值得注意的是,“十二五”以来,除佛山、东莞、湛江和茂名等4市外,其他各市的高耗能行业产值比重都有所提高。

  2   高耗能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单位:%

  

地区

2010

2012

2012年比2010年增减

(百分点)

全省合计

  21.7

  22.7

  1.0

广州

  27.2

  28.9

  1.7

深圳

  6.4

  7.6

  1.2

珠海

  19.1

  22.9

  3.8

汕头

  19.2

  20.5

  1.2

佛山

  26.4

  24.8

  -1.6

韶关

  57.2

  57.5

  0.3

河源

  29.6

  30.9

  1.3

梅州

  38.4

  42.9

  4.5

惠州

  32.0

  32.6

  0.6

汕尾

  18.1

  19.4

  1.3

东莞

  12.9

  12.2

  -0.7

中山

  12.4

  13.2

  0.9

江门

  20.5

  26.9

  6.4

阳江

  24.1

  30.8

  6.7

湛江

  32.7

  30.2

  -2.5

茂名

  79.2

  77.8

  -1.4

肇庆

  33.2

  36.8

  3.6

清远

  40.5

  46.9

  6.4

潮州

  48.9

  52.3

  3.4

揭阳

  19.8

  20.5

  0.6

云浮

  40.0

  46.9

  6.9

  

    (三)一次能源比重低

  广东一次能源储藏量低,可开发量不多。广东煤炭资源不多,且已退出煤炭开采业。石油、天然气储量也不多,开采量不大。2012年,原油开采量仅1209.29万吨,占全省原油消费量的26.8%2012年,天然气生产量83.52亿立方米。2012年,水电发电生产能力达1306.15万千瓦,发电量达297.99亿千瓦时。据有关研究机构测算,广东陆地和海上可开发风电约3000万千瓦。2012年广东风电生产能力为139.25万千瓦,风电产量24.29亿千瓦时,与理论可开发能力相比,广东风力资源还有开发利用的潜力。

  (四)抗风险能力较低

  广东能源供应的抗风险能力较低主要来源于能源的大量的省外购进,且运输距离长。特别是通过运输的煤炭、原油和天然气,受气候、战争、政治等因素影响较大,加上能源储备量低,抗风险能力低。2012年,广东煤炭的可用天数20天左右,若遇到极端天气,如连续遭遇台风,煤炭供应就会吃紧。

  (五)煤炭在能源消耗中的比重仍然较大

  2012年,广东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原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48.7%,成为一次能源消费量中比重最大的品种。其他能源品种占一次能源消费量比重依次是:原油占26.8%,一次电力占18.2%,天然气占6.3%。煤炭在能源消耗中的比重仍然大,反映了广东能源消费过度依赖煤炭,环境保护压力大。

  (六)清洁能源比重过低

  2012年广东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仅为13.0%(不包外购水电),虽比201011.9%提高了1.1个百分点,但仍然偏低。2012年,原煤在终端消费中的比重为11.6%,比2010年高了0.02个百分点。

  三、优化广东能源结构的对策建议

  优化能源结构,必须在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同时,努力构建多元化、优质化、低碳化、区域结构合理的能源结构体系,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稳定、清洁、高效的能源。

  (一)推动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

  减少传统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在终湍消费中的比重,促进煤炭、石油等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煤炭和其他化石能源一样,其利用对环境都会带来污染问题,且传统化石能源资源枯竭也是为期不远的事情。因此,必须加快推广先进清洁利用技术,促进化石能源的清洁生产和清洁循环利用,提高使用效率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二)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对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缓解能源依赖进口和外省购进的程度、促进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是解决能源供需矛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要营造高效率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宽松环境,积极推进风电、太阳能、海洋能、核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研究开发,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例,逐步降低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促进能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支持广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优化能源发展区域结构

  要重视和加强农村地区能源建设,优化能源发展的区域结构。广大农村地区具有利用生物质能、水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有利条件,把其作为能源安全战略的组成部分,加快其发展,逐步降低对石化能源——石油和煤炭的过度依赖,十分重要。要积极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合理利用农村水能资源,加快推进太阳能、生物质能利用等工作,提高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生物质能炉具等应用普及率,为农村地区提供清洁的生活能源,加快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四)推进能源科技创新

  能源科技创新事关能源结构优化,也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新能源、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都有赖于科技进步。必须加大能源科技创新的投入,突破技术瓶颈,降低新能源开发利用成本。加大能源科技的推广应用力度,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能源领域的科技应用水平。如节能技术,应在较短时间、较大范围推广使用,提高本省能源使用效率。

  (五)扩大能源国际合作

  能源国际合作空间很大,一是要加强能源技术领域的合作,从中吸取国际上能源开发利用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二是通过共同开发等形式,多渠道获取国际能源市场的能源产品,补充省内能源资源不足,减轻从省外购进的压力。

 

 

 

                                                        供稿单位:能源统计处

                                                            稿:黄平光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