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析
广东“三农”现状简析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统计数据,简要分析了2014年广东省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发展现状,指出存在问题和提出相关改进工作建议。
关键词:三农 现状 简析
2014年,广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7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8%,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美元,由于狠抓“三农”不动摇,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第一产业获得较好成绩。
一、广东“三农”现状
(一)农业生产获得较好收成
2014年,广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5234.2亿元,比上年增加287.3亿元,增长3.0%;增加值达3242.4亿元,比上年增长3.3%,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4.7%,较上年略有下降,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排在第8位。农业生产形势总体向好,农、林、牧、渔业均获得较好收成。2014年水产品为832.61万吨,占全国产量的12.9%,在全国排位仅次于山东省,位列第二名。木材产量为841.47万立方米,占全国产量的10.2%,在全国排位仅次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位列第二名。甘蔗产量为1504.7万吨,占全国产量的12.0%,在全国排位低于广西和云南,位列第三名。水果产量为1560.7万吨,占全国产量的6.0%,在全国排位低于山东、河南、河北和陕西四省,位列第五名;其中,热带和亚热带水果(包括香蕉、菠萝、荔枝、龙眼)和柑桔类水果产量分别达到741.7万吨和472.3万吨,分别占全国产量的37.1%和13.5%,均名列全国第一。肉类总产量为429.4万吨,占全国产量的4.9%,在全国排位低于山东、河南、四川、湖南、河北和湖北六省,位列第七名。
表1 2014年部分省主要农业指标在全国位次
地区 |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
粮食 总产量 |
油料 总产量 |
肉类 总产量 |
水果 总产量 |
水产品产量 |
木材产量 |
辽宁 |
12 |
14 |
16 |
8 |
12 |
5 |
14 |
江苏 |
3 |
5 |
9 |
11 |
13 |
6 |
17 |
浙江 |
15 |
23 |
22 |
20 |
16 |
4 |
18 |
安徽 |
10 |
6 |
6 |
10 |
9 |
11 |
5 |
福建 |
13 |
24 |
23 |
18 |
14 |
3 |
3 |
山东 |
1 |
3 |
3 |
1 |
1 |
1 |
6 |
河南 |
2 |
2 |
1 |
2 |
2 |
15 |
10 |
湖北 |
7 |
11 |
2 |
6 |
8 |
7 |
11 |
湖南 |
6 |
9 |
5 |
4 |
10 |
10 |
4 |
广东 |
8 |
17 |
11 |
7 |
5 |
2 |
2 |
四川 |
4 |
7 |
4 |
3 |
11 |
13 |
13 |
(二)农民生活有较大改善
2014年,广东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245.56元,同比名义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比全国平均水平(10488.9元)高1756.7元,居全国31个省(区、市)第七位,除京、津、沪外,仍低于浙江、江苏和福建省。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为10043.21元,比上年增长12.4%。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主要还是用于食品和居住,2014年广东农村居民食品消费为3968.92元,占农村居民消费的39.5%;其次消费较多的就是居住方面,占农村居民消费的22.3%;值得一提的是广东农民的交通与通讯消费增长较快,比上年增长17.7%,2014年达到人均1068.68元,占农村居民消费的10.6%。
农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耐用消费品数量增长,质量提高。2014年广东农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热水器71.52台,比2010年增长23.5%;拥有彩色电视机115.42台,比2010年下降3.2%;拥有空调机49.01台,比2010年增长35.5%;拥有洗衣机56.84台,比2010年增长24.2%;摩托车112.85辆,比2010年增长5.4%;电冰箱70.73台,比2010年增长44.1%;移动电话253.09部,比2010年增长24.2%;家用电脑31.46台,比2010年增长61.1%;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014年达39.32平方米,比2013年增加4.4平方米,增长12.6%。农民生活档次有较大提升。
广东城乡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2014年达2520.00万人,比2013年增加32万人,增长1.3%;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014年为6157.1万人,比2013年增加447.6万人,增长7.8%;广东全省农村2010年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84.00万人,到2014年减少为158.83万,下降了13.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从2010年的74.48万户减少到2014年的71.87万户,下降3.5%。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水准有较大提高。
(三)农村宏观生态环境趋向好转
2014年,广东省营造林总面积达15.15万公顷,比2010年增加5.64万公顷,增长59.3%,年均增长12.3%;活立木蓄积量达54679万立方米,比2010年增加10743万立方米,增长24.5%,年均增长5.6%;2014年年末拥有森林面积达1082.79万公顷,比2010年增加46.51万公顷,增长4.5%,年均增长1.1%;全省森林覆盖率为58.69%,比2010年上升1.7个百分点,高出全国森林覆盖率的37.06个百分点。
2014年年末,广东省实有自然保护区达369个,占全国总数的13.5%,排名全国第一,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71.9万公顷,占全省辖区面积的9.6%。
2014年广东省农村改水受益率达99.2%,接近农村全覆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9.5%,比2010年提高5.6个百分点;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91.1%;比2010年提高5.3个百分点;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4.9%,比2010年提高7.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8个百分点。广东农村大环境逐渐好转。
二、广东“三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基础地位不够稳固,粮食安全仍需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社会迅猛发展,连续位居全国经济发展前列,然而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相对于第二、三产业而言,有所弱化,特别是粮食生产更加应当引起重视。广东粮食生产面积近年有所减少,产量也逐步下滑,全省粮食播种面积2014年为250.7万公顷,比2000年减少59.29万公顷,下降19.1%,粮食总产量2014年为1357.34万吨,比2000年1822.33万吨减少464.99万吨,下降25.5%;相反,全省户籍总人口却从2000年的7498.54万人,增加到2014年末的8886.88万人,增加了1388.34万人,增长18.5%,按常住人口计算,2014年广东人均粮食占有量为127公斤。远低于同期全国444公斤水平。因此,作为社会稳定的基础,粮食生产切不可放松。
(二)农民收入水平增长仍然较慢。广东国内生产总值自1989年以来就一直在全国独占鳌头,连续26年位列全国第一。但由于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逐步下降,农民收入虽然每年都在增长,但增长速度跟不上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而且渐渐落后于东部沿海的一些省份。2000年广东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654.5元,在全国的排位处于北京、上海市和浙江省之后的第四位,此后,2005年天津和江苏超过广东,使广东排位落在了第六位,并保持到2013年,2014年福建超过广东,广东又落后一名,在全国排为第七位。因此,为加快广东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提高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
(三)农村生态建设欠账较多。通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广东的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改革初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加上利益驱动等诸多原因,环境治理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积累的问题愈来愈严重,根据环保部门的统计,2014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为90.51亿吨,比2005年增长41.8%,年均增长达4.0%;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达72.68亿吨,比2005年增长78.7%,年均增长达6.7%。虽然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但仍有接近一成的污水流向了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广东全省2014年达29793亿标立米,比2005年增长121.6%,年均增长达9.2%;全省水和空气大多数地方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再加上城乡垃圾的处理仍未有较为妥善的措施,因而影响到大中城市周边地区乃至偏远的农村环境,要建设美丽的乡村,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三、对广东“三农”工作的建议
(一)认真贯彻落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夯实农业基础。做强广东农业,必须尽快从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要加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度,培育家庭农场,探索新的集体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农户间合作经营。以专业大户或家庭农场为龙头,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载体,扶持成立一批农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要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抓好精准扶贫和连片开发,产业引导。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在生物育种、智能农业、农机装备、生态环保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建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依托各种农业科技园区,搭建农业科技融资、信息、品牌服务平台。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
(二)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要千方百计增加广东农民收入,必须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要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在继续保持务工收入的基础上,引导农民积极开展自主性经营,扩大家庭经营收入的份额,鼓励农民开发农村二三产业增收空间,特别是一些涉农的加工业、仓储业、运输业和营销业,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加大政策助农增收力度,努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加大对乡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积极开发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产业。因地制宜,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要加大对农村的教育和科技投入,大力推动农村从业人员的文化知识学习,科技知识普及,专业技能培训,使之逐步了解和掌握一些互联网和电商经营等前沿性的知识。各级政府要在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大胆创业,持续创业,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农民增收新路子。
(三)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强化规划引领作用,根据广东不同的地形地貌和历史渊源,彰显岭南风格风貌,落实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规划。支持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开展农村垃圾专项整治,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和改厕力度,继续改善村庄卫生状况。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开展美丽乡村创建示范。要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推进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重点支持村内公益事业建设与管护。搞好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把农村的医疗、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各项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农村真正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供稿单位:农村处
撰 稿:陈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