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析
建设成就斐然 结构持续优化——“十二五”时期广东投资回顾与“十三五”展望
内容摘要:“十二五”时期,广东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在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点上精准发力,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投资的关键作用,积极优化投资结构,着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设,努力拓宽民间投资领域,成绩斐然。
关键词:十二五 固定资产投资 分析
“十二五”时期,广东通过实施扩大有效投资一系列重大举措,实现了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稳定较快增长,夯实了广东经济健康稳定增长的基础。“十二五”时期,广东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48万亿元,比“十一五”多5.65万亿,年均增长16.6%。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为36.6%,比“十一五”提高4.3个百分点,其中2015年投资占GDP比重首次突破40%,达到41.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2013年突破2万亿元大关(2.29万亿元)、2015年突破3万亿元大关,有力拉动广东经济稳定、持续、较快增长。
一、“十二五”投资成就斐然
“十二五”时期,广东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做好项目立项、备案等储备工作,落实投资项目特别是重点项目的建设资金和用地需求;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放宽准入门槛、拓宽民间投资领域;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夯实经济腾飞基础;转型谋出路、改革惠民生。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在稳定较快的发展轨道上。
(一)项目先行和建设资金落实到位是保障。
项目和资金是投资的两个先行指标,足够的项目储备和充裕的到位资金,是固定资产投资长期稳定增长的保障。
1.本年新开工项目大幅增加,一批重大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并形成生产能力。
(1)新开工项目明显增加。“十二五”时期,广东在建500万元以上的施工项目累计155643个,2015年为38740个,年均增加3445个;本年新开工项目累计达106393个,2015年为28314个,年均增加3164个;本年投产项目累计101457个,2015年为27410个,年均增加2946个。
(2)大型项目逐年增加。2011至2015年在建计划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分别有 536个、564个、627个、674个和 720个,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项目平均建设规模为41.79亿元、46.43亿元、46.05亿元、45.40亿元和43.53亿元。
(3)一批重大项目投产并形成生产能力。“十二五”时期,广东投产了一批重大项目并形成生产能力。新增发电装机容量4263.59万千瓦,新增输电线路长度(110千伏及以上)20189.25公里,新增轿车生产能力101万辆,新建高速铁路里程508公里,新建高速公路2179公里,新(扩)建港口码头65个、年吞吐量7708.4万吨,飞机购置171架等。
表1 “十二五”时期广东投产的主要项目
(4)多渠道筹备投资项目。“十二五”时期,广东累计引进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2万个,珠三角6个帮扶市引进项目692个,截至2015年底实施备案的投资项目占全部投资项目的比例达到90%。
2.到位资金充足,支撑投资项目建设进程顺利开展。
“十二五”时期,广东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36317.72亿元,年均增速比完成投资高0.9个百分点,投资资金来源比(完成投资与到位资金的比例)由“十一五”时期的1:1.16提高到“十二五”时期的1:1.19。
从总量看,自筹资金最大,利用外资最小(由于资金来源中债券很小,忽略不计)。企业自筹资金占比在一半以上,而利用外资占比由“十一五”时期的6.3%下降至“十二五”时期的1.8%。从增速看,国家预算资金、自筹资金、其他资金增长较快,国内贷款保持稳定的小幅增长,而利用外资则出现明显的负增长。
图1 “十二五”时期广东投资到位资金构成
图2 “十二五”时期广东投资到位资金增速
(二)产业结构优化和民间投资领域拓宽是亮点。
随着广东经济产业转型升级、主攻中高端发展以及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的措施落实,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民间资金积极进入各建设领域,支柱产业房地产开发投资蓬勃发展。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十二五”时期,广东第一产业投资快速增长,比例上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保持平稳较高增长,代表转型升级的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与民生关系密切的文化产业等投资保持较高增长。三次产业累计投资比例由“十一五”时期的0.9:34.9:64.2调整为“十二五”时期的1.4:33.2:65.4。
第一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600.19亿元,年均增长19.5%,增幅比整体投资高2.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累计投资38127.00亿元,年均增长17.5%,增幅比整体投资高0.9个百分点,比“十一五”年均增幅高2.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37895.13亿元,占二产比重为99.4%,年均增长与第二产业持平。2015年,先进制造业完成投资3898.73亿元,比2014年增长25.4%,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38.4%;高技术制造业完成投资1366.55亿元,比2014年增长35.8%,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13.5%。第三产业累计投资75119.51亿元,年均增长16.0%。其中,文化产业完成投资5219.81亿元,年均增长19.5%;信息产业完成投资5907.89亿元,年均增长10.7%;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2859.09亿元,年均增长16.2%。
2.民间投资快速增长。
“十二五”时期,广东积极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加大投入力度,民间投资共完成64381.17亿元,年均增长24.2%,增幅比整体投资高7.6个百分点,占比由“十一五”的36.6%大幅提高到“十二五”的56.0%。在完成投资最大的五个门类行业中,民间投资都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1)房地产业方面,共完成民间投资27672.15亿元,年均增长 23.1%,占全部房地产业投资的75.9%,比全部房地产业增速快2.2个百分点。
(2)制造业方面,共完成民间投资22336.80亿元,年均增长26.2%,占全部制造业投资的76.3%,比全部制造业增速快4.9个百分点。
(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方面,共完成民间投资1497.58亿元,年均增长20.4%,占全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的 13.8%,比全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速快10.7个百分点。
(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方面,共完成民间投资2808.65亿元,年均增长16.5%,占全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的32.2%,比全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速快8.6个百分点。
(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方面,共完成民间投资836.85亿元,年均增长18.2%,占全部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的16.5%,比全部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速快17.6个百分点。
3.房地产开发投资拉动整体投资有效增长。
作为广东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环境中保持平稳较高的增长。结构进一步调整,商品房销售日趋理性。经过“十一五”的高速增长之后,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十二五”时期累计完成投资32859.09亿元,年均增长16.2%。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46415.50万平方米,比“十一五”多15879.7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41364.03亿元,比“十一五”多22258.11亿元;2015年,按销售额除以销售面积计算的全省商品房销售价格为9796元/平方米,比2010年上升2317元/平方米,五年间上涨了31.0%。
“十二五”时期,广东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任务,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含租赁补贴)66.1万套(户),基本建成59.4万套(户),改造棚户区20万套(户)。
(三)基础设施投资再掀新高潮及先进制造业、文化产业投入明显增加是突破。
“十二五”时期,广东着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交通、电力、电信、水利等投资的基础作用;积极投资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信息产业以促进经济转型;努力加大文化产业投入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建设幸福广东。
1.继续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
“十一五”是广东基础设施投资大发展的五年,五年间投资增长了1.5倍、年均增长20.1%。在此基础上,“十二五”时期基础设施投资仍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在期末,又启动了一批高速公路、铁路、地下轨道、城际快线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1)路路通,夯实经济腾飞起跑道。2015年广东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7000公里,居全国第一位。其中出省通道达20条,新增铁路通车里程1430公里,新建成一批机场、港口、能源、环保、水利等项目;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目标,约3万公里新农村公路实现路面硬化,完成3765公里山区中小河流治理。
(2)旧貌换新颜,建设美丽城市。“十二五”时期,城市建设投资跨越万亿元达到10778.67亿元,年均增长速度比整体基础设施投资高2.9个百分点。
(3)项目储备多,发展潜力大。2015年在建的大型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主要有:深茂铁路江门至茂名段、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虎门二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扩建工程、珠海通用机场;2016年计划开工的项目主要有: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项目二期、潮汕环线高速、南沙港铁路等。“十三五”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增长仍然值得期待。
2.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十二五”时期,广东落实《中国制造2025》,实施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十二五”工业投资中属于先进制造业的装备制造业、石油及化学累计分别完成投资10140.81亿元和2980.39亿元,年均增长19.6%和25.3%;高技术产业的医药完成投资619.19亿元,年均增长达到31.6%;优势传统产业的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分别完成投资2611.39亿元、2100.13亿元和3828.03亿元,年均增长23.4%、25.3%和17.6%。上述六大产业累计完成投资占工业投资的58.8%,对工业投资的贡献率达到67.7%。2015年,广东先进制造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到47.9%和25.6%。
3.文化产业投资大幅增长。
2010年,广东制定《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明确要把握大势,与时俱进,肩负起建设文化强省的历史使命。“十二五”时期,广东文化产业投资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投资项目明显增加,投资资金特别是民间资本到位理想,投资结构优化提升,有效夯实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十二五”时期,广东文化产业累计完成投资5219.81亿元,年均增长19.5%,增幅比整体投资高2.9个百分点,比“十一五”高3.6个百分点,占整体投资的比重由“十一五”的3.9%提高到“十二五”的4.5%。一批有影响的文化产业投资项目已经建成或即将建成投产。
表2 “十二五”时期广东投产的大型文化产业投资项目
项目名称 |
计划总投资(亿元) |
投产年份 |
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二期项目 |
48.57 |
2015年12月 |
十字门国际展览中心工程 |
15.15 |
2015年10月 |
珠影文化创意产业园 |
20.00 |
2014年12月 |
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一期 |
24.28 |
2014年12月 |
东部华侨城(盐田)旅游项目 |
57.80 |
2013年02月 |
广州新图书馆 |
11.91 |
2013年11月 |
二、“十二五”广东投资存在的隐忧
广东投资虽然保持稳定较快的增长态势,结构进一步优化,但仍存在经济下行压力制约、区域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投资日趋饱和、技术改造投资规模偏小和高耗能行业投入较大等诸多问题,投资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隐忧。
(一)经济下行压力对投资增速有所影响。
1.投资率突破长期运行区间。
“九五”以来,广东投资率(固定资产投资和GDP的比率)一直运行在30%-40%的合理区间,投资增速围绕GDP上下波动。“十二五”时期,广东投资率呈明显逐年上升的态势,并在2015年突破20年以来的运行区间,达到41.2%的新高。
图3 1995-2015年广东投资率
现阶段,广东经济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大关,投资率稳定在35%左右是比较合理的。研究资料表明,亚洲的日本和韩国,在与广东经济水平相仿的阶段,投资率基本是围绕33%上下波动。而广东近几年投资率明显上升并突破长期以来的运行区间,主因是外贸增长乏力、消费增长放缓,“三驾马车”中投资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但对于投资与GDP的增幅差逐渐扩大的实际情况,逐年上升的投资率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房地产开发投资出现增长乏力迹象。
房地产开发投资经过“十一五”的高速增长之后,“十二五”中前期仍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在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进入2015年之后,房地产开发投资开始进入调整。
“十二五”时期,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32859.09亿元,年均增长16.7%,增幅比“十一五”低2.2个百分点。2015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538.47亿元,同比增长11.8%,增幅比2014年下降5.4个百分点,占整体投资的比重由2014年的29.5%下降到2015年的28.4%。
2015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新增项目有所减少,待开发土地面积、当年土地购置面积均出现负增长,房屋新开工面积特别是竣工面积大幅下降。空置面积(待售面积)则有所增加,空置面积与销售面积比由2010年的0.27提高到2015年的0.48,在没有增量的条件下,消库存由99天增加到176天。很明显,房地产开发因为宏观调控,项目建设资金趋紧,投资进入调整期将不可避免。
表3 2015年广东房地产开发主要指标完成
指标 |
2015年 |
比上年增长(%) |
本年完成投资(亿元) |
8538.47 |
11.8 |
待开发土地面积(万平方米) |
4115.09 |
-13.1 |
本年土地购置面积(万平方米) |
1478.80 |
-24.1 |
利用外资(亿元) |
26.65 |
-58.1 |
房屋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 |
12676.74 |
-5.3 |
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
6044.43 |
-17.5 |
待售面积(万平方米) |
5637.94 |
3.1 |
(二)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仍然突出。
广东的固定资产投资区域发展很不平衡。珠三角地区投资规模大、比重高,粤东西北地区投资规模小、比重低,虽然在区域协调发展具体措施落实的强力拉动下,粤东西北投资有较高增长,但区域不协调问题仍然突出。
“十二五”时期,广东珠三角9市累计完成投资80070.18亿元,占全省投资的69.6%,年均增长14.2%;粤东西北12市累计完成投资34988.27亿元,占全省投资的30.4%、比“十一五”提高3.0个百分点,年均增长25.2%、比“十一五”小幅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东翼完成投资12369.57亿元,年均增长27.1%;西翼完成投资 10304.55亿元,年均增长32.0%;粤北山区完成投资12314.16亿元,年均增长18.3%。
图4 “十二五”时期广东区域投资构成
(三)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存在短板。
一直以来,广东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总体上存在总量偏少、速度偏慢、比例偏小等问题,与鲁苏浙等省相比,工业技术改造投入明显不足,与广东工业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
近几年,广东陆续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快速增长。2014年,广东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867.59亿元,同比增长19.9%;2015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2931.50亿元,同比增长56.5%。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与东部主要省份相比,2015年广东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仍比山东少11142.50亿元、比江苏少9414.10亿元、比浙江少3768.50亿元。
(四)高耗能行业投资增加明显。
“十二五”时期,广东六大高耗能行业累计完成投资11402.37亿元,年均增长14.0%。虽然年均增幅落后于整体投资,但仍比“十一五”明显上升了5.5个百分点。
从2015年的情况看,六大高耗能行业中,除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外,其他5个行业都保持一定程度的增长。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923.76亿元,增长5.6%;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投资258.70亿元,增长18.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487.01亿元,增长27.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823.84亿元,增长18.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246.13亿元,增长24.0%。
三、“十三五”广东投资展望及建议
“十三五”时期,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应遵循效益、创新、协调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提高高技术产业和公共事业等投资比例,加大技术改造投入、鼓励内涵式的投资方式,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一)影响投资运行的因素。
世界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大宗商品特别是钢铁、水泥等建筑材料的使用情况;储备项目的多少、资金的充裕程度、土地供应是否紧张等都对固定资产投资走势有所影响。
1.有利因素
(1)抓项目,开展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广东安排重点项目投资5000亿元以上,将建设深圳至中山通道、罗定至信宜等15条高速公路,将建设赣深客专、广汕、深茂等一批铁路,加快建设地铁和城际轨道交通,推进湛江机场、梅县机场迁建和韶关机场改扩建前期工作,建设港口、航道及配套产业园区,建设韩江高陂水利枢纽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一批重大环保项目和民生工程。将加快农业装备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农业公园和农业综合体,加强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完成山区2400公里中小河流治理,加快海堤达标加固工程建设。
(2)给政策,积极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投资。广东制定全国首创的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事后奖补的普惠性政策,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投资;加快扩产增效、设备更新和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投资,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2016年预计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3600亿元,同比增长25%以上。
(3)惠民生,加大文化产业、民生工程和保障性住房建设。2016年,计划建成15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在粤东西北地区建设或完善100个乡镇文体广场;支持1.3万公里农村光缆建设,推进54个试点县普惠金融“村村通”,乡村金融服务站和助农取款点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推进94个县级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强化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住房保障,建立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的模式,新开工7.85万套(户)棚户区改造工程,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含租赁补贴)2.18万套(户),完成12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启动2个区域性避风锚地、3个示范性渔港建设,新建10个近海气象观测站。
(4)讲科学,加强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建设。2016年,支持建设10个左右区域性、特色性的创业孵化基地;启动练江流域普宁、潮阳、潮南3个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建设,年底前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和污水集中处理厂等环保设施主体工程建设;启动15个示范县的镇村污水处理项目建设。
(5)重储备,发展潜力较大。在建的重点项目和前期预备项目比较多,到位资金和土地使用相对宽松,投资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区域协调发展将加大粤东西北投资力度,工业园区建设仍然需要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入。
2.不利因素
(1)世界经济不景气,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石油、钢铁、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影响投资意愿。
(2)房地产开发投资处于调整阶段。
(3)投资效果有所下降,投资率突破长期以来运行区间带来的担忧。
(4)广东特别是粤东西北缺乏大项目布局,项目规模普遍偏小。体制性上的因素也制约着粤东西北的投资发展,在投资准入、重大项目落地论证、土地拆迁赔偿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没有形成一套完整可操作性机制。
(5)在民间投资方面,超过一半来自房地产开发投资,制约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行业的因素仍然存在。主要受市场、资源以及体制上因素制约,国内市场已基本形成买方市场,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民间资本对投资收益预期更为谨慎,从而影响其进一步扩张。土地、环境等生产要素也正日益制约着民间投资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广东投资发展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也有诸多有利因素,因此,预计“十三五”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稳定、持续的增长态势,但增幅比“十二五”有所回落,完成投资在19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3%左右。
(二)政策和建议。
1.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发展高附加值产业。优化对外开放投资布局,高标准建设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化粤港澳合作,建设港澳优势产业集聚区和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着力构建“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和经贸合作中心,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海陆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参与境外港口等建设,抓好重大标志性工程和项目落地;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推进“一网三环”光缆骨干网扩容,加快农村光纤网络建设。
2.继续夯实经济发展基础,解决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破解发展不平衡难题,形成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省内外互联互通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夯实区域协调发展基础;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构建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项目建设和西江、北江航道扩能升级,统筹推动粤东、粤西港口建设和一体化发展。
3.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通过提升存量、优化增量,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推进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对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联动发展;通过节能减排、增加品种、改进工艺等技改来提高企业的内在发展动力。
4.引导更多资金投入环保、文化、排污等民生工程,建设美丽广东。发展文化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产业基地,实施基层公共文化场馆提升工程,加快县乡图书馆、文化馆改造建设,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地下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大“三旧”改造力度,加快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等;做好河流和城市内河涌污染整治,加快新一轮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乡(镇)村污水处理设施;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美丽海湾建设,推进湛茂阳沿海经济带、汕潮揭城市群等建设。
5.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认真落实投资项目准入负面清单、行政审批清单和政府监管清单管理,进一步优化网上备案管理以及并联审批;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企业直接融资,发展各类投资基金和股权众筹融资,解决资金不足等问题。
供稿单位:投资处
撰 稿:李两聪 马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