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资料 >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

 

2016年广东农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2016年广东农业生产运行总体情况,指出目前农业生产中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2016年 农业经济 分析

 

  2016年,广东各地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和省的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强化落实省委、省政府“三农”决策部署,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时应对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力保全年农业生产平稳发展,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一、农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全年广东农业经济平稳增长,粮食生产稳定,农产品种植结构不断优化,水果、蔬菜产量稳步增长,林业发展速度加快,畜牧业产能有所回落。

  (一)农林牧渔业生产稳步增长。

  2016年,广东克服畜牧生产持续回落等不利因素影响,农业生产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全年广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76.91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781.0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和3.1%,增幅均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

  农业产业结构持续调整。林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加快,种植业、渔业生产稳定,牧业生产回落。2016年,种植业产值3137.30亿元,比上年增长3.5%,增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林业产值314.62亿元,增长6.2%,增幅提升0.8个百分点;牧业产值1216.38亿元,下降1.4%,降幅扩大0.8个百分点;渔业1196.73亿元,增长3.9%,增幅回落0.3个百分点;农林牧渔服务业211.87亿元,增长6.0%,增幅上升0.8个百分点。

  (二)农作物生产稳定。

  2016年,广东开春时节低温阴雨情况较为严重,薯类减产明显。农作物生产中后期温度适宜,光照充足,特别是广东农作物主产区粤西地区未遭受较大台风和干旱等严重自然灾害,有利于农作物丰产。全年粮食生产小幅增长,甘蔗、花生、蔬菜等农作物稳定增产。

  1.粮食产量小幅增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764万亩,比上年增长0.1%;粮食产量1360万吨,增长0.2%。其中,谷物、豆类产量增长,薯类产量略减。

  早稻生产好于预期,晚稻产量下降明显。2016年,全省早稻产量533万吨,比上年增产8万吨,同比增长1.6%。10月下旬,强台风“海马”正面袭击广东中东部地区,适逢晚稻灌浆期间,造成广东部分晚稻产区受灾严重。晚稻产量554万吨,减产9万吨,下降1.7%。受年初低温天气影响,薯类特别是马铃薯减产明显,薯类产量836万吨,下降0.3%,其中马铃薯产量111万吨,下降4.1%。

  2.经济作物稳定增产。与粮食作物相比,经济作物比较效应高,种植效益好,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呈现逐年上升的势头。2016年,全省油料作物面积569万亩,产量11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2.3%;蔬菜面积2112万亩,产量3580万吨,分别增长1.9%和4.1%;瓜类面积76万亩,产量137万吨,分别增长4.8%和6.2%。近年来,随着中药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中草药材发展提速,种植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全省中草药材播种面积37万亩,增长11.1%。甘蔗价格稳定,但种植成本不断上升,甘蔗种植效益走低,一定程度上影响蔗农的种植热情。全年全省甘蔗播种面积239万亩,下降1.7%;但2016年粤西地区气候条件利于甘蔗生长,甘蔗亩产增长明显,全年全省甘蔗产量1478万吨,增长1.7%。

  (三)水果产量稳中有升。

  全省各地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面向市场,优化水果产品结构,提升果类品质。各地大力发展特色水果种植,良种水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2016年末,全省园林水果实有面积1718万亩,比上年增长0.8%;全年水果产量1580万吨,增长3.9%。主要品种中,香蕉产量478万吨,增长5.7%;柑橘橙产量409万吨,增长1.3%;菠萝产量103万吨,增长6.1%;龙眼产量86万吨,增长4.4%。此外,随着消费需求的增加,番石榴的播种面积和产量都大幅增长,年末全省番石榴实有面积17万亩,产量33万吨,分别增长10.3%和16.6%。

  2016年,初春的低温霜冻天气影响了部分水果的收成,其中荔枝和梨减产明显。荔枝树抽花时期遭遇了低温天气,同时清明时节雨水影响了挂果率,致使全年全省荔枝产量下降,全年荔枝产量124万吨,比上年减产4万吨,下降3.4%。梨树种植稳定增长,年末梨树实有面积13万亩,增长2.8%;受低温多雨天气影响,梨树产量下降,全年全省梨产量11万吨,减少5千多吨,下降4.6%。

  (四)畜牧业生产持续回落。

  2016年,全省生猪产能回落明显。全年全省生猪出栏3531.94万头,比上年下降3.6%;猪肉产量264.38万吨,同比下降3.6%。生猪产能下降的原因:一是环评因素影响。全省各地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对生猪养殖的环保要求逐年提高,有计划的关停或者迁出不达标猪场,生猪养殖门槛提高,规模萎缩。与上年相比,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的生猪出栏降幅均超过10 个百分点;二是上一轮猪肉价格低位时间较长,对养殖户的养殖热情打击较大。面对新一轮猪价上涨行情,生猪养殖户补栏意愿仍显谨慎,全省年末生猪存栏2076.05万头,下降2.8%。

  禽类养殖基本稳定。禽类养殖经过几年调整,基本已达到新的供需平衡状态。全年全省出售和自宰的肉用家禽97391.06万只,与上年持平,禽肉产量135.08万吨,增长0.2%。三鸟价格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但分化明显。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农产品价格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家禽价格下降0.5%。其中活鸡价格下降2.6%,活鸭、活鹅价格同比上升1.3%和4.5%。家禽存栏相对稳定,年末活家禽存栏32412.01万只,小幅下降0.1%。

  (五)渔业经济稳定发展。

  2016年,全省各级渔业部门积极采取多项措施,继续调整渔业品种结构,加快发展优势产品养殖,捕捞强度得到有效控制,确保渔业生产稳增长保质量。据省海洋与渔业厅统计,全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875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54万吨,下降0.9%;海水养殖产量314万吨,增长3.4%;淡水捕捞产量13万吨,增长0.7%;淡水养殖产量395万吨,增长2.1%。水产品养殖比重达80.9%,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二、农业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自然灾害对部分地区农业造成一定影响。

  2016年,广东气象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先后影响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对局部地区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较为严重的灾害:一是1月中下旬,广东地区受强冷空气影响,出现了大范围的极寒天气,影响了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生长,推迟了荔枝、龙眼等热带水果的抽花期,影响了水果产量;二是4-6月的华南前汛期,连续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农作物受损;三是台风带来的暴雨影响。年内共有4个台风影响广东,其中强台风“海马”从汕尾市登陆,台风过境期间,广东中东部地区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农业生产遭受损失。据农业部门统计,2016年受台风影响,汕尾、惠州、河源三市农作物受灾面积309万亩,成灾136万亩,绝收16万亩。

  (二)畜牧生产不乐观。

  生猪养殖规模萎缩。2016年上半年,生猪价格持续走高,饲料成本下降,养殖利润增长,但新一轮的猪价上涨并未提升养殖户的信心,补栏热情不高。进入下半年,生猪价格有所回落,但仔猪价格依然高企,养殖户补栏幅度放缓,生猪养殖规模持续走低,年末生猪存栏2076.05万头,同比下降2.8%;能繁殖母猪存栏220.34万头,下降1.8%。2015年新的《环境保护法》实施后,养猪行业的门槛进一步提高,高规格的环评标准加速了部分中小型生猪养殖户的退出,生猪养殖能否有所恢复,前景仍不明朗。

  禽类养殖稳中趋降。经过多年的深度调整,禽类养殖基本已达到新的动态平衡,供需相对稳定,禽肉、禽蛋价格平稳,禽类生产短期内出现较大幅增长的可能性较小。

  三、2017年农业经济走势预测与对策建议

  2017年,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不断纵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的进一步落实,如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疫情,广东农业经济可望继续保持稳定发展。针对当前广东农业发展形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进一步建立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长效投入机制,统筹农田水利、土地综合治理、道路交通和农田开发等项目建设。强化管理,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推进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形成功能齐全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组织力量开展科学规划认证,因地制宜的制定农业防洪、治水的长远规划,科学、统筹、合理地建设排水、抗旱设施。

  (二)合理规划养殖区域,积极引导畜禽养殖优化升级。

  根据地区差异合理利用土地,依照环境承载能力科学编制生猪养殖规划布局。探索新型饲料开发等生态养殖新技术、新模式,加快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步伐,促进商品有机肥生产企业发展,鼓励农业生产使用商品有机肥,减少养殖污染。加快推进养殖设施改造,推动养殖自动化、规模化建设。积极发展生态养殖、绿色养殖,从传统养殖方式中探索种养循环新模式,大力培育生态循环型家庭农场,就地就近配套适量的环保设施。加快发展和推广畜禽粪便污染综合利用技术,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防止疾病蔓延,促进养殖行业科学、环保、健康发展。构建新型养殖产业体系,以养殖为基础,发展畜禽产品精深加工业,延长生产的产业链条,提升养殖的附加价值,分散市场风险,保持养殖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因势利导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突出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有规划的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供给。统筹抓好土壤污染防治、化肥农药减量等各项工作,大力发展绿色种植、绿色养殖等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推动粮食主要生产地区、现代农业园区向绿色发展转型。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农作物新品种,把科技成果应用到农产品的加工、储藏、运输及安全检测当中。促进农业纵深延伸,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增加农业附加值。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综合素养,进一步激发农业发展活力。

 

 

  

供稿单位:农村经济统计处    

撰    稿:马彦君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