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资料 >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

 

2017年上半年广东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2017年上半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生产运行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指出广东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2017年全年广东工业经济发展趋势做出预判。

 

  关键词:上半年 工业经济 分析

 

  今年以来,广东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应对,主动作为,突出抓运行调度、企业帮扶、政策落地、环境优化等工作,上半年全省工业生产形势向好,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好于上年。

  一、全省工业运行态势总体向好

  (一)工业生产回暖。

  2017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5938.91亿元,同比增长7.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6月当月增长8.1%,增幅比上月提高2.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提高1.3个百分点。(见图1

  1  2016年以来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月度累计增速

                                                                                                                                                                             单位:%

 

  (二)民营工业持续保持较高增速。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8080.68亿元,同比增长11.9%,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0.2个、1.9个百分点,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高4.7个百分点,延续近年来较快增长的势头。上半年,民营工业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0.2%,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8个百分点。华为、vivooppo等大型民营工业企业近年来增速较高,对全省民营工业持续较快增长贡献较大。(见表1

  1  2017年上半年广东分类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单位:%

经济类型

2017

上半年

2017

一季度

2016

上半年

全省

7.2

7.1

6.7

民营企业

11.9

12.1

13.8

三资企业

3.5

3.2

1.4

国有控股企业

3.1

3.7

1.0

  

  (三)主要行业支撑作用较强。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4474.32亿元,同比增长8.4%,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是支撑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重要力量。

  制造业中,电子、电器、汽车三大支柱产业发展良好,上半年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且均高于上年同期。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累计增长13.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0.0%,汽车制造业增长13.2%,三大行业合计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4.0%,比上年同期提高10.4个百分点,合计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6个百分点,拉动率比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富士康集团扩产及华为、华为终端、oppo等增速较高对全省电子行业拉动大;电器行业中比亚迪股份公司市场好转、美的集团稳定增长,拉动电器行业较快增长;比亚迪汽车新能源大巴订单增多、广汽本田大型车比例较高,对全省汽车制造业贡献较高。(见表2

2  全省主要行业增加值增速情况

                                                                                                                                                                          单位:%

行业

2017

上半年

2017

1-5

2017

一季度

2016

上半年

全省

7.2

6.8

7.1

6.7

制造业

8.4

7.9

8.2

7.1

电子行业

13.2

13.1

13.1

11.0

电器行业

10.0

9.2

10.4

5.4

汽车行业

13.2

12.5

13.1

12.8

合计贡献率

64.0

66.0

67.1

53.6

合计拉动点数

4.6

4.5

4.8

3.6

  

  (四)转型升级不断推进。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新口径)累计完成增加值8404.15亿元,同比增长10.6%,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2.7%,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4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累计完成增加值4428.88亿元,增长14.2%,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7.8%,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优势传统产业累计完成增加值4011.86亿元,同比增长5.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5.2%,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传统产业增速有所回升,这是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改造后的恢复性增长。

  3  广东先进制造业及高技术制造业发展情况

                                                                                                                                                                             单位:%

类型

2017年上半年

2017年一季度

2016年上半年

全省增速

7.2

7.1

6.7

先进制造业增速(新口径)

10.6

10.7

9.6

先进制造业占比(新口径)

52.7

53.5

51.2

高技术制造业增速

14.2

14.1

11.0

高技术制造业占比

27.8

29.0

27.2

优势传统产业增速

5.2

4.3

4.1

优势传统产业占比

25.2

24.7

25.8

  注:从2017年上半年起,先进制造业采用新划定的统计范围进行汇总。

 

  (五)工业品出口情况明显好转。

  2017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8.2%,增幅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9.2个百分点(上年同期为下降1.0%),工业出口形势明显好于上年。

  二、全省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全省工业增速仍低于主要省份。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9%),但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19位,比上年同期下滑三位。在全国主要省份中,低于江苏(7.4%0.2个百分点,低于山东(7.7%0.5个百分点,低于浙江(7.7%0.5个百分点。

4  全国主要省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地区

2017年上半年

2016年上半年

增速(%

排位

增速(%

排位

全国

6.9

 

6.0

 

广东

7.2

19

6.7

16

江苏

7.4

17

7.8

10

山东

7.7

15

6.6

19

浙江

7.7

15

6.7

16

  

  (二)两大工业门类仍为负增长。

  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两大门类增加值增速均处于下降区间。2017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采矿业实现增加值329.59亿元,同比下降6.2%,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去产能及环保督查使得部分企业关停或减产;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1135.00亿元,同比下降3.0%,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电力行业中广东电网公司及南方电网公司上半年产值均下降。

  (三)三资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速仍偏低。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6326.78亿元,同比增长3.5%;国有控股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455.77亿元,增长3.1%,增速均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全年工业经济走势预判

  2017年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形势总体好于上年。下半年工业经济走势存在影响增长的制约因素。一方面,智能手机作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主要行业,随着智能手机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对全省工业增长拉动力会有所减弱;另一方面,车购置税减免政策逐步退出可能对汽车需求带来影响;此外,房地产市场受调控降温,对家具、家电及建材等相关行业产生一定影响。

  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工业用电量等先行指标看,上半年全省工业用电增长5.8%,明显好于上年同期(2.1%),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3.9,也比上年同期(98.0)有较大幅度增长;从行业发展情况来看,上半年全省主要制造业行业发展较好,对全省工业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综合各种因素考虑,预计2017年全年全省工业经济增速有望高于上年全年,扭转近年来持续下行的趋势。

 

 

                                                                                                                            供稿单位:工业交通统计处

                                                                                                                                   稿:王学良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