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资料 > 统计公报

统计公报

 

2006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 东 省 统 计 局    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
2007年2月15日

  2006年,广东人民在省委和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坚决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加快改革开放,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开始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25968.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增幅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71.36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3430.62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10966.57亿元,增长12.2%。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7.1%,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1.2%,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1.1%,金融业增长10.8%,房地产业增长13.9%,其他服务业增长11.4%。人均生产总值达28077元,增长12.9%,按现行汇率折算为3509美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8%,其中,城市上涨1.8%,农村上涨1.6%。分类别看,食品类上升2.4%,烟酒及用品类上升1.1%,衣着类下降0.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升1.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升0.4%,交通和通信类上升0.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持平,居住类上升4.6%。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7%。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2.6%。其中,谷物上涨9.4%,蔬菜上涨3.6%,水果上涨5.4%,油料上涨6.9%,畜产品下跌0.8%。
  年末全省从业人员 5220万人,比上年增长3.9%。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 111.9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8.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36.2万人,登记失业率2.6%,比上年下降 0.01个百分点。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结构仍不合理;土地、能源等资源约束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生产成本增加;部分城市商品房价格上涨较快;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大。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67.10千公顷,比上年下降0.7%。糖蔗种植面积142.69千公顷,增长13.8%;油料种植面积316.02千公顷,下降0.6%;蔬菜种植面积1185.16千公顷,增长1.9%。
  全年粮食产量1387.60万吨,下降0.5%。糖蔗产量1123.64万吨,增长18.8%。油料产量77.57万吨,增长0.7%。蔬菜产量2643.79万吨,增长1.8%。水果产量893.47万吨,增长7.4%。茶叶产量4.74万吨,增长6.7%。
  全年肉类总产量392.75万吨,增长2.2%。其中猪肉产量259.53万吨,增长1.3%;禽肉产量118.78万吨,增长4.5%。全年水产品产量723.96万吨,增长4.1%。其中海水产品产量410.51万吨,淡水产品产量313.45万吨,分别增长3.2%和5.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2500.22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718.57亿元,增长18.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1783.71亿元,增长19.4%;股份制企业增加值3017.92亿元,增长26.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6714.18亿元,增长14.8%;集体工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4%和23.8%;民营企业增加值2274.88亿元,增长30.1%。全年轻工业增加值4293.27亿元,增长17.4%;重工业增加值6425.30亿元,增长18.9%。
  全年九大工业产业增加值7727.21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76.5%。其中,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石油及化学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增加值5195.49亿元,增长20.9%;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1694.65亿元,增长17.4%;森工造纸、医药、汽车三大潜力产业增加值837.06亿元,增长31.1%。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0.3%。高技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2685.33亿元,增长26.8%。
  全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4071.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0.6%;发电量2358.35亿千瓦时,增长6.6%;天然原油1337.78万吨,下降9.0%;天然气489469万立方米,增长9.4%;原油加工量2590.20万吨,增长13.4%;钢材产量1786.60万吨,增长27.6%,水泥8851.13万吨,增长11.5%;汽车55.54万辆,增长34.3%;集成电路72.35亿块,增长31.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5.2,比上年提高13.3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427.39亿元,增长21.6%;产品销售率为97.3%。实现利润总额1958.34亿元,增长24.8%。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4163个,比上年增长5.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759.46万平方米,增长7.0%;房屋竣工面积10529.27万平方米,增长5.0%。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增加值930.40亿元,比上年增长8.5%;实现利润总额72.45亿元,增长2.7%;利税总额184.09亿元,增长12.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16.89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026.18亿元,增长13.2%;更新改造投资1125.24亿元,增长21.1%;房地产开发投资1834.34亿元,增长22.4%。全年商品房销售额2490.64亿元,增长19.5%;商品房销售面积5106.44万平方米,增长9.0%;经加权后计算的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5314元/平方米,增长11.9%。从城乡看,城镇投资6610.47亿元,增长13.1%;农村投资1506.42亿元,增长35.7%。从投资主体看,全年国有经济投资2123.75亿元,增长5.5%;非国有经济投资5993.14亿元,增长21.2%。其中民营经济投资3048.73亿元,增长25.5%。
  从三次产业看,全年第一产业投资49.34亿元,增长69.6%。第二产业投资3236.05亿元,增长15.5%。其中工业投资3214.87亿元,增长17.3%。从工业内部看,九大产业投资1760.44亿元,增长21.7%。其中电子信息投资392.09亿元,增长40.6%;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投资302.83亿元,增长32.9%;纺织服装投资219.66亿元,增长29.3%;建筑材料投资217.89亿元,增长12.0%;汽车投资178.17亿元,增长32.6%;食品饮料投资77.56亿元,增长17.7%。其中高耗能工业投资192.70亿元,下降9.3%。第三产业投资4831.50亿元,增长17.1%。
  全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346.58亿元,增长10.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823.96亿元,增长21.0%;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712.66亿元,增长6.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643.32亿元,增长5.9%。城市建设投资769.29亿元,增长36.0%;文化产业投资342.10亿元,增长25.0%。
  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新建四级以上公路113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00公里;新(扩)建港口码头年吞吐量2853万吨。新增发电机组装机容量430万千瓦;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能力2380万千伏安。新增局用交换机容量181.88万门;新增数字蜂窝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1100万户。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18.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4.0%。其中县及县以上消费品零售额6855.83 亿元,增长15.4%;县以下零售额2262.25亿元,增长16.6%。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764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5.7%;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321.13亿元,增长16.4%;其他行业零售额154.61亿元,增长6.3%。
  从商品主要类别看,在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中,全年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677.59亿元,比上年增长33.1%;汽车类零售额589.61亿元,增长23.3%;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300.52亿元,增长9.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185.71亿元,增长16.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196.90亿元,增长25.6%;日用品类零售额93.23亿元,增长13.9%。
  全年批发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23450.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批发额15808.47亿元,增长15.6%;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销售额13178.46亿元,增长16.0%,其中批发额10658.76亿元,增长15.8%。全省100家重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630.44亿元,增长12.5 %,实现利润总额83.28亿元。
  年末拥有亿元商品交易市场298家,实现成交额2562.96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连锁企业165家,分店13942家,实现销售总额2416.09亿元,增长23.5%。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5272.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出口额3019.54亿美元,增长26.8%;进口额2252.70亿美元,增长18.7%。实现贸易顺差766.8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83.44亿美元。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800亿美元,增长50%;加工贸易出口2083.90亿美元,增长19.0%。从经营主体看,国有企业出口485.34亿美元,增长8.9%;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939.23亿美元,增长25.4%;私营企业出口472.80亿美元,增长57.9%。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2045.33亿美元,增长24.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044.39亿美元,增长25.0%;服装、纺织品出口354.6亿美元,增长61.1%;鞋类、家具及其零件、塑料制品等轻纺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2.6%、24.6%和12.6%。
  从进出口市场看,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保持较快增长。进出口贸易额中,香港1126.24亿美元,美国786.91亿美元,欧盟584.82亿美元,日本480.06亿美元,东盟441.48亿美元,分别增长25.2%、19.1%、19.6%、8.8%和19.6%。全年广东对香港、美国、日本、欧盟、东盟的出口额达2464.69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81.6%。对非洲、拉丁美洲、中东、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出口增势强劲,增速均超过40%。
  全年机电产品进口1407.42亿美元,增长22.8%;高新技术产品进口888亿美元,增长26.0%,分别占进口总额62.5%和39.4%。主要资源性产品进口量增长的有:原油1166万吨,增长3.1%;煤1261万吨,增长76.1%;棉纱76.7万吨,增长13.0%;铝材31.5万吨,增长16.4%。进口量减少的有:合成纤维纱线34.8万吨,下降4.4%;氧化铝28.1万吨,下降48.5%;成品油1011万吨,下降7.5%;初级形状的塑料909.5万吨,下降2.2%;钢材830.4万吨,下降15.8%;铜材79.2万吨,下降4.8%。
  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5.11亿美元,增长17.4%;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8452个,合同外资额245.68亿美元,分别增长0.8%和3.5%。全年外商投资企业项目平均规模291万美元,比上年增加8万美元。合同外资额千万美元以上新批和增资项目1007个,合同外资额153.47亿美元,增长14.1%,占全省合同外资总量的62.5%,比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
  截至2006年底,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2.82万个,合同外资额2895.4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73.65亿美元。工商登记注册的实有外商投资企业达6.2万家。
  第一产业合同外资额2.86亿美元,实际吸收外资1.15亿美元,分别增长23.8%和49.5%。第三产业合同外资额78.52亿美元,增长32.4%,拉动全省合同外资增长8.1个百分点; 实际利用外资35.41亿美元,增长37.7%,拉动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合同外资额164.30亿美元,下降6.6%,占全省合同外资总额的66.9%;实际利用外资108.54亿美元,增长11.7%,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74.8%。
  全年共有114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广东投资,实际投资额前10位国家和地区是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日本、萨摩亚、新加坡、澳门、台湾省、美国、开曼群岛和百慕大。实际投资增长较快的发达国家是:新加坡、西班牙、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分别增长50.7%、411.7%、26.8%、49.1%和46.1%。
  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合同21195个,合同金额50.0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9%和39.1%;营业额38.17亿美元,增长37.1%;年末在外人员2.78万人,派出劳务人员1.76万人次。经核准境外投资协议投资额6.39亿美元,中方投资额6.02亿美元。其中新设境外企业108家,协议投资额1.61亿美元;增资项目19个,增资金额4.77亿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197.39亿元,比上年增长17.1%。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4110.9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9%。其中,铁路331.62亿吨公里,增长3.7%;公路742.67亿吨公里,增长14.9%;水运2964.89亿吨公里,增长2.7%;民航18.60亿吨公里,增长6.6%;管道53.15亿吨公里,增长13.1%。
  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2699万吨,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33280万吨,增长20.8%。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193万TEU,增长20.7%。全年全省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4665万人次,增长11.7%;完成货邮吞吐量123.1万吨,增长13.5%。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周转量2245.0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9.9%。其中,铁路347.56亿人公里,增长6.0%;公路1212.76亿人公里,增长9.1%;水运12.14亿人公里,增长23.9%;民航672.60亿人公里,增长13.2%。
  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430.49万辆,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私人汽车304.02万辆,增长19.9%。民用轿车保有量达到184.61万辆,其中私人轿车156.52万辆。
  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2644.17亿元,增长24.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9.48亿元,增长16.1%;电信业务总量2574.69亿元,增长24.9%。新增固定电话用户209.38万户,年末达到3639.34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936.47万户,乡村电话用户702.87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710.92万户,年末达到7117.53万户。年末全省互联网用户816.16万户。
  全年经广东口岸入境的国际游客1003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8%。旅游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12801.64万人次,增长10.7%。其中国际游客2021.91万人次,国内游客10779.73万人次,增长12.8%和10.3%。旅行社组团国内游1338.45万人次,增长14.4%;出境游256.39万人次,增长30.6%。旅游总收入2125亿元,增长12.9%。国际旅游(外汇)收入75.3亿美元,扣除汇率变动因素实际增长13.6%。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年末全省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3262.20亿元,比年初增加5180.24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677.19亿元,比年初增加2433.24亿元;企业存款余额13598.39亿元,比年初增加1682.35亿元。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5935.19亿元,比年初增加3073.85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4047.54亿元,比年初增加2611.26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4142.63亿元,比年初增加503.89亿元;房地产贷款余额5489.98亿元,比年初增加1058.16亿元。金融机构共实现盈利459.47亿元,增长1.1倍。
  年末全省境内证券市场(未含深圳)共有上市公司81家,股票85只,市价总值2678.10亿元。当年通过证券市场发行、配售股票共募集资金57.26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倍。其中,新发行股票(IPO)7只,筹资36.1亿元,增发及发行可转债股票4只,筹资21.16亿元。全年期货代理交易额15338.53亿元,比上年增长34.0%。
  全省共有各类保险公司41家,保险中介机构255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607.87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346.93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64.77亿元,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96.1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3%、18.7%和21.9%。在全年保费收入中,中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543.44亿元,增长20.3%;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64.43亿元,增长35.3%。共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159.02亿元,增长28.8%。其中,寿险业务给付38.22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给付19.95亿元,财产险业务赔款100.8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7.2%、14.8%和23.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省研究生教育招生1.86万人,比上年增长9.0%;在校研究生4.93万人,增长12.3%;毕业生1.25万人,增长31.9%。普通高等教育招生33.53万人,增长9.2 %;在校生100.86万人,增长15.3%;毕业生19.60万人,增长24.8%。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学校)招生47.78万人,增长17.0%;在校生118.94万人,增长14.6%;毕业生28.03万人,下降1.7%。普通高中招生60.77万人,增长6.7%;在校生163.46万人,增长9.7%;毕业生42.99万人,增长14.8%。初中招生170.69万人,增长4.9%;在校生475.83万人,增长2.8%;毕业生142.59万人,增长4.2%。小学招生155.64万人,在校生1056.99万人,毕业生175.45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7%。全省特殊教育招生3562人,在校生2593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19.29万人。
  年末全省县及县以上国有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情报和文献机构共358个;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技术开发机构1083个。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39万人,比上年增长10.2%;科技活动经费使用总额530亿元,增长16.2%;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90亿元,增长16.8%。民营科技企业8000家,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技工贸收入5500 亿元,增长18.1%。
  全年获省级科学技术奖290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622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45项,应用技术成果570项,软科学成果7项。全年申请专利量90886件,增长25.8%。其中发明专利21351件,增长65.7%。专利授权量43516件,增长17.9%。全年经各级科技行政部门登记技术合同14889件,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09.98亿元。全省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673家,新增766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5548亿元,增长30%。新增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 11 项。纳入省级财政支持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的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 54 项,总资助金额9425万元,项目总投资9.68亿元。全省拥有被认定国家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含深圳)27家,新增5 家。拥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6家。已建立省级工程研究(技术)中心408家,新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0家。
  全省信息化综合指数64.9,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全省共有国家检测中心10个,省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103个,产品检测实验室1326个。监督抽检产品69种,产品抽查合格率75.1%。共有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6个,截止年底共完成体系认证企业累计15362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94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88.89 万台件。制定、修订地方标准107项。全省共有气象观测站86个,气象天气雷达9部,卫星云图接收站点9个,已建成自动气象观测站729个。建成地震台站(省管)15个,地震遥测台网(省管)3个。全省共有海洋观测、监测站点224个。测绘部门共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图 10795幅,出版商品性地图及图书133种,出版地图78万本。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省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4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41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130个,博物馆、纪念馆148个。全省有广播电台22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和转播台21座,电视台24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6.4%和96.7%。有线电视用户1248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96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1.2%和95%。全年出版报纸37.39亿份,各类期刊2.09亿册,图书2.69亿册。全省共有综合档案馆143个,已开放各类档案399万卷、52万件。
  年末全省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6953个,比上年增加63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 2433个,妇幼保健机构124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5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1个,卫生监督所120个。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20.41万张,增长6.0%。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3.28万人,增长11.9%。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3.06万人,注册护士11.44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6782人,卫生监督所卫生技术人员2468人。全省共有乡镇卫生院1357个,乡镇卫生院床位3.76万张,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5.61万人。全省有123个县(市)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3048.07万人,比上年增长24.3%。
  全省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8人24人次破13项世界纪录;25人41人次获得33项世界冠军。1人1人次破1项亚洲纪录;55人71人次获得48项亚洲冠军。15人破24项次全国纪录;241人获得193项次全国冠军。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安全生产
  全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15.5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079.8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4%和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和6.4%。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市为36.2%,农村为48.6%。全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 2349.34亿元,比上年增长 12.6%。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6350元,增长 9.2 %。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4590.01万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3587.61万平方米。
  年末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972.3万人,比上年增长9.8 %。其中参保职工1728.8万人,增长10.5%;参保离退休人员243.5万人,增长5.3%。参加医疗保险1421.1万人,增长15.4%。其中参保职工1223.1万人,增长15.9%;参保退休人员198万人,增长9.8%。参加失业保险1213.9万人,增长7.4%。当年领取失业保险金31.5万人,比上年下降16.4%。参加工伤保险1868.2万人,增长16.4%;参加生育保险464.8万人,增长10.8%。全年征收社会保险基金781.1亿元,增长23.5%;年末基金累计结余1505.9亿元,增长32.4%。
  到2006年底,全省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达172.70万人,其中城镇38.93万人,农村133.77万人。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8.39万张,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员5.47万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973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822个。全省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40.87亿元,筹集福利资金17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11.26亿元。
  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66218起,比上年下降19.5%;死亡9861人,受伤67957人,直接经济损失3.44亿元,分别下降13.6%、13.6%和25.6%。其中,道路交通事故56171起,下降17.1%;死亡8828人,受伤67242人,直接经济损失1.33亿元,分别下降11.4%、13.3%和36.3%。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38,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5.90,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为1.61。
  十二、人口、资源与环境
  年末常住人口9304万人,出生率11.78‰,死亡率4.49‰,自然增长率7.29‰。年末常住人口的主要构成:男性占50.7%,女性占49.3%; 0-14岁人口占20.5%,15-64岁人口占72.1%,65岁及以上人口占7.4%;城镇人口占63.0%,乡村人口占37.0%。
  全年全省耕地面积减少81421.5公顷,增加11206.3公顷,当年净减少耕地70215.2公顷。其中,建设占用耕地9432.5公顷,灾毁耕地1633.9公顷,生态退耕160.7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实际占用耕地69260.3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9774.9公顷。
  全省全年水资源总量219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2368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2107.3毫米,比上年增加337.7毫米,比正常年份平均增加305.8毫米。全年人工增雨总量达12.5亿立方米。年末全省大型水库蓄水总量14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4.9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458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96亿立方米,增长8.6%;工业用水133.8亿立方米,与上年持平;农业用水228.2亿立方米,下降3.6%。全省人均用水量为495.2立方米。
  全省省级水质监控断面中,满足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60.3%,满足Ⅳ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12.6%,满足Ⅴ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14.4%。近岸海域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为17.3%,达到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为67.3%,达到三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为3.8%。
  截至2006年底,全省已找到的矿产种类共131种(含亚矿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共计97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37种,非金属矿产51种,水气矿产2种。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4处,其中金属矿产地8处,非金属矿产地5处,水气矿产地1处。
  全年平均灰霾天气日数75天,比上年增加12天;全年平均日照时数1622小时,比上年增加16小时,比正常年份平均减少160小时。21个地级以上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建成城市烟尘控制区144个,烟尘控制区面积3602平方公里。建成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235个,环境噪声达标面积1913平方公里。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99座,日处理污水能力725万立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为47%。建成符合标准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29座,日处理垃圾能力2.81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50 %。
  全年洪涝和干旱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7亿元,农作物受灾面积1281.29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187.15千公顷。全年发现赤潮9次,累计面积1800平方公里,直接经济损失110万元。发生各类地质灾害8688起,直接经济损失7.07亿元。
  全年完成宜林荒山造林、迹地更新、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126.61千公顷,其中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3400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147.58千公顷。全省共有生态示范区375个,其中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3个,总面积344.1万公顷。全省共有自然保护区306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总面积342.2万公顷。国家地质公园7个,地质遗迹保护区8个。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附表1:

2006年价格变动情况

 

 

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比上年升降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1.8

1.8

城市

101.8

1.8

农村

101.6

1.6

食品

102.4

2.4

粮食

101.8

1.8

肉禽及其制品

97.8

-2.2

油脂

100.1

0.1

97.9

-2.1

水产品

101.9

1.9

鲜菜

105.5

5.5

烟酒及用品

101.1

1.1

衣着

99.3

-0.7

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

101.7

1.7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0.4

0.4

交通和通讯

100.5

0.5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0.0

0.0

居住

104.6

4.6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101.5

1.5

城市

101.4

1.4

农村

101.6

1.6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102.6

2.6

化肥

101.5

1.5

农药

103.3

3.3

附表2:

2006年主要工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

一、农产品产量

 

 

 

粮食

万吨

1387.60

-0.5

稻谷

万吨

1104.30

-1.1

花生

万吨

76.54

0.9

糖蔗

万吨

1123.64

18.8

黄红麻

万吨

0.12

-12.5

烤烟

万吨

5.67

12.0

蔬菜

万吨

2643.79

1.8

茶叶

万吨

4.74

6.7

水果

万吨

893.47

7.4

肉类

万吨

392.75

2.2

水产品

万吨

723.96

4.1

海水产品

万吨

410.51

3.2

淡水产品

万吨

313.45

5.4

二、工业产品产量

 

 

 

原油加工量

万吨

2590.20

13.4

发电量

亿千瓦时

2358.35

6.6

成品糖

万吨

108.68

-4.9

软饮料

万吨

860.92

16.4

卷烟

万支

1092.03

3.7

中成药

万吨

11.97

7.7

万吨

35.22

-5.0

亿米

28.51

9.0

绒线

万吨

4.96

14.4

 

续表:

2006年主要工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

6167.00

83.7

服装

亿件

46.14

9.8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969.37

21.9

硫酸

万吨

148.48

-11.5

乙烯

万吨

136.45

142.8

化肥

万吨

29.44

-6.4

化学农药

万吨

1.23

5.0

发电设备

万千瓦

60.71

5.5

金属切削机床

万台

2.77

7.0

汽车

万辆

55.54

34.3

轿车

万辆

54.91

34.8

水泥

万吨

8851.13

11.5

粗钢

万吨

902.65

19.5

钢材

万吨

1786.60

27.6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28.76

-17.7

程控交换机

万线

1630.11

-30.6

微波通信设备

3094.00

234.1

微型电子计算机

万台

1783.59

8.3

半导体集成电路

亿块

72.35

31.7

房间空调器

万台

3722.55

9.6

彩色电视机

万台

4093.92

0.3

家用电冰箱

万台

650.47

17.4

家用洗衣机

万台

215.67

14.8

微波炉

万台

3446.42

13.9

激光视盘机

万台

7759.29

-5.3

  
    





 

相关链接: